起點:一台電腦、一個夢
還記得大學時,我最珍貴的財產就是一台老舊的筆電。宿舍的燈常常在深夜裡熄滅,只剩下螢幕的微光照亮鍵盤。那時候,我迷上寫程式,每一行代碼都像是一個謎題,而我沉醉於破解的快感。

可是在那段日子裡,我只想著「把事情做到最好」,卻從未想過「要怎麼讓更多人看見我的努力」。那時候的我,像是一個沉迷在木工坊裡的匠人,專注於雕琢每一個細節,卻不知道這些作品最終要被放在哪裡。
創業的第一步:孤獨的甜美
大學畢業後,我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創業。我們租了一個小小的辦公室,牆壁斑駁,桌椅東拼西湊,卻承載著滿滿的夢想。每天早上,我都比誰都早到,打開電腦,繼續沉浸在程式的世界裡。

創業的第一步,其實是一種孤獨的甜美。沒有客戶、沒有資金、甚至連父母都不太理解我們在做什麼。但正因為沒有人干擾,我可以盡情地追求「做到最好」的那種職人精神。
然而,問題很快出現了。產品寫得再好,如果沒有人知道,它依然是孤芳自賞。當第一個潛在客戶打來電話,問我:「你們能不能保證準時交付?」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創業不只是寫程式,而是要讓別人信任我們、選擇我們。
職人與經營者的分岔路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徹夜失眠的夜晚。那時候,公司剛接下第一個大專案。白天我拼命寫程式,晚上卻開始焦慮:我一個人能夠應付嗎?團隊能不能跟上?客戶會不會因為我們不夠專業而撤單?

我發現自己陷入一個矛盾:職人精神讓我想「親自把每一行程式都做到完美」,但現實卻告訴我:「你必須學會分工、學會管理,否則公司只會停留在個人工作室的規模。」
那是一條分岔路。我必須選擇:要繼續當一個專注於作品的職人,還是成為一個懂得經營的管理者?
這個選擇,讓我看見自己最深的恐懼——放手。因為放手,意味著我可能要看著別人犯錯;意味著成品可能不再是我心中「完美」的模樣;意味著我得接受「不在掌控之中」的結果。
第一次衝突:會議桌上的沉默
有一次,我召開了一次團隊會議。當我滔滔不絕講解程式架構時,抬頭卻發現大家的表情空白。有人在筆記本上亂畫,有人低頭玩手機。我心裡一陣火熱,忍不住脫口而出:「你們到底有沒有聽懂?!」

空氣瞬間凝固。會議室陷入一片沉默。後來,我才知道,大家不是聽不懂,而是不敢說出「不懂」。因為在我的眼裡,他們總是「不夠好」。
那天之後,我開始反思:領導不是把別人變成你自己,而是讓每個人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力量。當我學會問「你需要什麼幫助?」而不是「為什麼還沒做好?」時,團隊的氛圍才慢慢改變。
擴張的焦慮:從 1 到 100 的挑戰
當公司開始接更多專案,團隊人數從五個人變成二十個、五十個時,我常常覺得自己像是在駕駛一艘突然變大的船。浪一來,我就手忙腳亂。
有一次,客戶同時丟了三個大案子進來,我幾乎想要重新回到那種「一個人做到底」的狀態。但我知道不行。因為如果我不放手,團隊就沒有成長的機會。

那時候我常告訴自己:「從 0 到 1,需要的是堅持;但從 1 到 100,需要的是信任。」我必須學會信任團隊,哪怕結果不如我預期,哪怕過程會有失敗。因為唯有如此,這家公司才能真正「屬於大家」,而不是永遠綁在我一個人身上。
夜深人靜的對話:與自己的和解
很多人以為創業者最大的敵人是市場,其實不是。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夜深人靜時,我常問自己:「如果有一天公司倒了,我是不是一無所有?」這個問題曾經讓我焦慮到失眠。後來,我慢慢學會和自己對話:即使失敗,我也還是一個完整的人。我的價值,不只來自於公司的成敗,也來自於我在這段過程中成為了誰。

這種和自己的和解,讓我在面對挑戰時,不再那麼急著逃避。因為我知道,創業不是一場和市場的競爭,而是一場與自己心魔的拉扯。
經營與人生:最終的啟示
走過這些年,我越來越明白,經營公司就像經營人生。
一開始,我們都像職人,只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但到某個階段,我們會發現,人生不是「一個人做到完美」,而是「一群人一起前行」。你必須學會分工、信任、放手,甚至接受「不完美」。
而所謂的「經營」,不只是管理資源或人員,更是管理自己。當你能與自己的恐懼共處,能在挫折裡看見力量,能在放手裡學會信任,那麼,不管公司走到哪一步,你都已經是一個真正的經營者。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精選金句
- 「從 0 到 1,需要的是堅持;從 1 到 100,需要的是信任。」
- 「職人專注於作品,經營者則專注於人心。」
- 「放手,意味著接受不完美,卻也是成長的開始。」
- 「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
- 「領導,不是把別人變成你,而是幫他們成為自己。」
- 「管理公司之前,先學會管理自己。」
- 「創業的終點,不是規模,而是心的成長。」
- 「恐懼若不被接納,終將吞噬你。」
- 「經營不是一場數字遊戲,而是一場人生修煉。」
- 「價值,不只來自成敗,而來自於你在過程中成為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