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 Mech Muse。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則足以震動科技圈的大新聞:Nvidia 投資 Intel 50 億美金,雙方將攜手開發 CPU + GPU 整合晶片 🚀🤝。這不只是股權上的聯姻,更是一次可能改寫 AI 運算格局的合作。讀完這篇文章,你將知道:
- 🤔 Nvidia 為什麼選擇投資 Intel?
- 🧩 CPU 與 GPU 之間的「資料搬運瓶頸」到底有多嚴重?
- 💻 未來的 x86 + RTX SOC,如何影響 AI PC 與資料中心?
- ⚔️ 這場強強聯手,會引來哪些挑戰與競爭?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拆解這場「矽片婚姻」。💍💻
Nvidia 入股 Intel:5 億美金背後的動機 💰
2025 年 9 月 18 日,Nvidia 宣布以每股 23.28 美元的價格,投資 Intel 50 億美元,成為約 4% 股東 📈。這不是單純的財務投資,而是一次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開發多代的 客製化 CPU,並針對 AI 與個人電腦市場推出整合方案。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關鍵,是 Intel 的 x86 CPU + Nvidia RTX GPU 的 SOC(系統單晶片)計畫。這意味著未來我們可能在一顆晶片裡同時看到 CPU 與 GPU,這種結合不僅能提升運算效率,也能在市場上形成差異化。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將透過 NVLink 高速互聯技術,讓 CPU 與 GPU 能更快交換資料。

Mech Muse 觀點:這筆投資,對 Nvidia 而言是「插旗」,對 Intel 而言是「續命」。一個是 AI 運算的王者,另一個是 x86 的守門人,雙方結盟,既是優勢互補,也是共同抗衡 AMD 與其他新勢力的關鍵。
CPU 與 GPU 的宿命之爭:資料搬運瓶頸 📦⚡
目前的 AI 運算,最大瓶頸其實不是算力不足,而是「搬運資料的速度」。在傳統架構下,CPU 必須先把資料送到 GPU 的顯存,GPU 才能開始運算。這段搬運的時間,就像是音樂會開始前還要先搬椅子,台下觀眾(AI 模型)等得心急如焚。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 AI 公司在硬體設計上,不斷強調「高頻寬記憶體」與「低延遲互聯」。如果 CPU 和 GPU 能直接共享一個記憶體池(memory pool),資料就不需要來回拷貝,整體效率將大幅提升。
Mech Muse 觀點:這就像樂團排練 🎵,如果每次小號手要樂譜都得跑去指揮那裡借,效率一定很差。把樂譜(資料)放在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螢幕上,整個演出就流暢許多。這次 Nvidia 與 Intel 的合作,就是要把「樂譜共享」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