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產業巨震:Nvidia計畫千億美元投資OpenAI,台灣微軟看好產業正向循環
全球AI產業再度掀起震撼彈,外電傳出晶片巨頭Nvidia計畫豪擲上千億美元投資OpenAI,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今日受訪時表示,這項投資不僅反映全球產業對AI的高度信心,更將推動AI應用與基礎設施形成良性循環。
卞志祥指出,從近兩三年的產業發展軌跡可見,投資焦點先是落在基礎設施,隨後轉向平台,再到應用。如今Nvidia再度大手筆回到基礎設施的投資,代表市場已經看見平台與應用層面的巨大效益,尤其在Agent應用對產業與社會產生深遠影響之後,基礎算力的投入將進一步支撐AI生態系持續成長。
微軟與OpenAI長期維持緊密的策略合作關係,涵蓋技術與資源共享。卞志祥強調,AI模型的發展沒有「絕對領先者」,不同產業、不同應用場景都需要差異化的模型與算力,因此微軟的角色是成為「平台架構者」。目前Azure AI上已有超過一萬種模型可供選擇,並能依照客戶需求推薦最適合的模型。🔑 關鍵字: Nvidia、OpenAI、千億美元投資、台灣微軟、AI生態系、平台架構、Agent應用
📝 摘要: Nvidia計畫千億美元投資OpenAI,台灣微軟總經理認為此舉將推動AI產業形成基礎設施-平台-應用的正向循環,微軟將持續扮演平台架構者角色,提供多元化AI模型服務。
🇺🇸 H-1B大門緊縮,「愛因斯坦簽證」成美國夢新出路
許多科技人畢生目標就是能夠在美國工作,拿到H-1B工作簽證,但現在川普只讓最頂尖高薪的人才透過這個門路進來美國。美國政府最新行政命令,將H-1B申請人的簽證申請費從不到1萬美元,提高到10萬美元,在一片混亂中,移民專家為合格的申請人指出一條可能的側門,就是O-1或「愛因斯坦」簽證。
H-1B每年有超過40萬人申請,名額只有8.5萬人,透過抽籤系統決定,而美國每年發放的O-1簽證數量沒有上限。O-1簽證的申請人,可以支付約2,800美元的加急處理費,在15天內收到決定,不必等待春季H-1B抽籤。O-1簽證允許具有「傑出能力」的移民在美國工作最多三年,可以續簽。
但要拿到這個身份,簡直需要有如愛因斯坦一樣傑出,必須滿足八大標準中的至少三個:得過獎、專業協會評判有傑出成就、出版物上發表過研究、被主要媒體報導、擔任過評審、原創研究貢獻、在頂尖企業工作過,且要提出高薪證據。一名IBM軟體工程師分享,他花了六年時間累積AI領域的工作經驗、研究論文和評審經驗,最終成功獲得O-1簽證。
🔑 關鍵字: H-1B簽證、O-1愛因斯坦簽證、川普政策、科技人才、移民門檻、傑出能力認證
📝 摘要: 美國大幅提高H-1B簽證申請費至10萬美元,促使科技人才轉向申請O-1「愛因斯坦簽證」,該簽證無名額限制但需證明傑出能力,成為高技能移民的新選擇。
🍪 歐盟研議簡化Cookie規則,使用者同意機制面臨重大變革
人們造訪過的網站會建立稱為Cookie的小型文字檔案,歐盟在2002年通過、2009年修訂的《電子隱私指令》,要求網站在瀏覽器儲存Cookie之前必須徵得使用者同意,因此至今許多網站出現有關Cookie的橫幅提示。然而,多數人為了方便,一鍵選擇同意,並未了解其中真正用意。
Keller and Heckman律師事務所的律師Peter Craddock指出:「過多的同意請求反而扼殺『同意』的意義。人們習慣於對所有事物一再點擊同意,於是可能不再細讀那些條款。」
如今,Cookie技術成為歐盟執委會簡化科技監管的重點之一,他們計劃在12月提案,取消對數位科技公司的繁瑣要求。歐盟執委會考慮調整Cookie規則,納入更多例外情況,或者確保使用者只需要在瀏覽器一次性設定Cookie偏好,不再需要每次造訪網站都要重新確認。
丹麥建議取消針對「技術上必要功能」或「簡單統計」的Cookie同意橫幅,認為這類Cookie收集屬於「無害」。產業界則建議將Cookie規則納入《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採取基於風險的方式,允許企業根據資料處理風險程度調整隱私保護措施。
🔑 關鍵字: Cookie規則、歐盟電子隱私指令、GDPR、同意機制、隱私保護、科技監管簡化
📝 摘要: 歐盟正研議簡化Cookie同意機制,計劃減少繁瑣的同意請求,可能採用一次性設定或基於風險的管理方式,以平衡使用者體驗與隱私保護。
🇰🇷 韓國成美國「繳稅王」,對等關稅增幅高達4,614%
大韓商工會議所最新調查顯示,2025年第二季,韓國輸美商品遭課徵的關稅高達33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貿易夥伴中排名第六,且增幅高達4,614%,居全球之冠。
根據分析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的關稅總額排名,2025年第二季韓國商品遭重課33億美元關稅,排名第六,僅次於中國(259億美元)、墨西哥(55億美元)、日本(47億美元)、德國(35億美元)和越南(33億美元)。
更驚人的是,與川普上任前的2024年第四季相比,韓國輸美商品遭徵收的關稅增幅達到4,614%,遠遠高於其他美國貿易夥伴。加拿大以1,850%增幅排名第二、墨西哥增幅則為1,681%,位居第三。
7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韓國達成貿易協議,同意將韓國的對等關稅稅率從原本的25%降至15%,韓方則允諾將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以進一步鞏固韓美經濟同盟。
🔑 關鍵字: 韓美貿易、對等關稅、川普政策、貿易協議、關稅增幅、經濟同盟
📝 摘要: 韓國成為美國關稅增幅最高的貿易夥伴,第二季關稅達33億美元,增幅4,614%,雙方已達成協議將關稅從25%降至15%,韓國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
🔮 未來趨勢展望
基於今日科技新聞的發展脈絡,我們可以預見以下幾個重要趨勢:
🤖 AI產業整合加速
Nvidia對OpenAI的千億美元投資預示著AI產業將進入更深度的垂直整合階段。從晶片製造、模型開發到應用服務的完整生態鏈將更加緊密結合,形成強大的競爭壁壘。未來將出現更多跨領域的策略合作,推動AI技術的快速迭代與商業化。
🌏 全球人才流動重塑
美國H-1B政策的收緊和O-1簽證的興起,將重新定義全球科技人才的流動模式。高技能人才將更加注重個人品牌建設和專業聲譽累積,同時也可能促使其他國家推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吸引政策,形成新的全球人才競爭格局。
🛡️ 隱私監管趨向務實
歐盟Cookie規則的簡化反映了監管機構在隱私保護與用戶體驗之間尋求平衡的務實態度。未來的數位監管將更加注重基於風險的管理方式,減少形式化的合規要求,轉向更有效的實質性保護機制。
💼 貿易政策影響深化
韓美貿易關稅的劇烈變化顯示,地緣政治將持續深刻影響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格局。企業需要更加靈活的供應鏈策略和風險管理機制,同時各國間的經濟外交將成為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變數。
這些趨勢共同指向一個更加複雜、互聯且快速變化的全球科技生態系統,企業和個人都需要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和前瞻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