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強化學習》67/100 PPO vs DQN vs A2C 比較總覽 🧠 選對工具事半功倍!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AI時代系列(3) 機器學習三部曲: 📘 第三部:《強化學習 —— AI 的決策與進化》

67/100 第七週:📌 高階強化學習演算法

67.PPO vs DQN vs A2C 比較總覽 🧠 選對工具事半功倍!

🧠 選對工具事半功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在強化學習的世界裡,演算法的選擇就像挑選工具打怪——

你用劍砍樹,或拿斧頭對付怪獸,當然會事倍功半。

本單元我們將比較三種經典又常用的演算法:

✅ DQN:值基學習的鼻祖,離散動作首選

✅ A2C:同步 Actor-Critic,適合多環境並行

✅ PPO:當代最穩健的策略演算法,深受工業界青睞

透過比較你將學會:

什麼任務該用什麼方法?哪個策略更適合目前的挑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三大演算法是誰?

在強化學習的眾多演算法中,不同方法各有其適合的應用場景。

DQN(深度 Q 網路)屬於值基(Value-based)方法,特別適合處理離散動作空間的問題,例如 Atari 遊戲等經典案例。

**A2C(優勢型 Actor-Critic)**則結合了策略基與評估(Policy + Value),可支援多工作者並行訓練,適合需要較高訓練效率與穩定性的環境。

PPO(近端策略最佳化)屬於策略基(Policy Gradient)方法,以其高穩定性與易於調整的特性,廣泛應用於各種通用任務,特別是在連續控制或機器人控制領域表現優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架構與核心差異

在架構與核心機制上,DQN、A2C 與 PPO 各自展現出不同特色。DQN 主要設計在離散動作空間,採用隱式策略,透過 Q 值選取最大值決策,其更新核心為 Q 值迭代,屬於 off-policy,因此資料使用效率高,但穩定性中等,且多半在單一環境下訓練。A2C 屬於通用動作空間,使用顯式策略(Actor 直接輸出動作機率),同步更新策略與價值函數(Critic),屬 on-policy,資料利用率較低,但穩定性中偏高,且支援多工作者並行訓練。PPO 同樣支援通用動作空間,採用顯式策略結合剪裁比例限制更新幅度,屬於 on-policy,透過 mini-batch 反覆使用資料來提升效率,在穩定性上表現極高,且容易整合 batched 環境進行並行訓練,非常適合實務部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三者簡易原理圖

DQN:

狀態 → Q 網路 → 所有動作的 Q 值 → 選擇最大 Q

A2C:

狀態 → Actor(策略) → 機率分布取樣動作

→ Critic(值) → 評估 V(s)

PPO:

狀態 → Actor → 動作(取樣)

→ Critic → V(s)

+ 剪裁策略比 r(θ),限制策略更新幅度

在強化學習的核心流程上,DQN、A2C、PPO 具有明確的運作邏輯。

DQN 透過狀態輸入到 Q 網路,一次性輸出所有可能動作的 Q 值,再從中選擇具有最大 Q 值的動作執行,屬於典型的值基方法。

A2C 採用雙頭架構,狀態進入後,由 Actor(策略網路) 輸出動作機率分布,透過隨機取樣決定動作;同時 Critic(價值網路) 評估當前狀態的價值 𝑉(𝑠),協助 Actor 調整策略。

PPO 與 A2C 結構類似,狀態進入 Actor 產生取樣動作,Critic 提供

𝑉(𝑠)評估,關鍵差異在於 PPO 引入 剪裁的策略比 𝑟(𝜃)

來限制每次更新幅度,避免策略變動過大,大幅提升訓練穩定性,是目前實務應用最廣的強化學習演算法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比較範例與實務建議

強化學習演算法應用情境建議

Atari 類遊戲、OpenAI CartPole-v1

✅ 建議演算法:DQN

→ 簡單離散動作空間,收斂速度快。

多環境模擬訓練(分散 CPU)

✅ 建議演算法:A2C

→ 支援多進程並行訓練,提升樣本效率。

穩定連續控制(如機器人)

✅ 建議演算法:PPO

→ 高穩定性,良好支援連續動作空間。

學習精準策略模型

✅ 建議演算法:PPO > A2C

→ PPO 更新更穩定,適合多樣化實務任務。

資源有限快速實作

✅ 建議演算法:DQN

→ 單網路架構簡單,適用於 CPU/GPU 快速實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訓練難度與學習曲線對照

  • 初學者友善度:DQN ✅ 高;A2C 中;PPO 中偏高
  • 穩定性:DQN 中;A2C 中偏高;PPO ✅ 極高
  • 需要環境互動數:DQN 中;A2C 高(on-policy);PPO 中(可多輪訓練)
  • 超參數敏感度:DQN 中等;A2C 中等;PPO ✅ 較穩健、容錯高
  • 工業應用成熟度:DQN ✅ 廣泛應用;A2C 中;PPO ✅ 領先主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生活中的例子類比

從生活類比來看,DQN、A2C、PPO 三種演算法就像面對不同情境的學習方式。玩 RPG 遊戲 時,DQN 像是記住每隻怪物最怕的武器(Q 值最大),直接用最有效的方式打怪;A2C 則像根據過往經驗,結合敵人反應與環境來動態調整出招(值+策略雙管齊下);PPO 則在穩定升級的同時,也不斷嘗試新技能與策略,控制成長穩定又有探索性。在 學習開車 上,DQN 像是記住每次煞車的最佳時機,確保安全;A2C 同時練習油門控制與視野預判;PPO 則一邊觀察交通變化,一邊保持穩健靈活的反應。至於 投資選股,DQN 依靠歷史報酬記錄挑選報酬率最高的股票;A2C 綜合市場變動與個股價值一併考量;PPO 則透過多元配置、動態調整倉位,在波動中穩健成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挑戰與反思任務

1️⃣ 為什麼 DQN 容易出現「過高估計」(overestimation bias)?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

👉 原因說明

DQN 在更新 Q 值時,使用

Q(s,a)←r+γ⋅max⁡a′Q(s′,a′)

其中的 max 操作容易在估計值有誤差時,不斷偏向較高的估計,導致 Q 值偏高(overestimation bias)。尤其在隨機性較高或樣本不足時,這個問題更明顯。

👉 解決方法

Double DQN:使用兩個 Q 網路分別做選擇與評估,減少偏差。

Averaged DQN / Ensemble:用多個 Q 網路平均,降低估計誤差。

Dueling DQN:分離價值與優勢,幫助學習穩定。

Rainbow DQN:結合多種改進方案,大幅提升穩定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QN 僅能用於離散動作空間?你會怎麼修改它來應付連續空間?

👉 限制說明

DQN 的 Q 網路需要對每個可能動作輸出 Q 值,但連續動作空間幾乎無限,無法窮舉計算最大值。

👉 修改思路

使用 Actor-Critic 架構 (如 DDPG、TD3、SAC):

o 讓 Actor 直接輸出連續動作;

o Critic 負責評估 (s,a) 的 Q 值;

o 避免直接在連續空間做 max 操作。

Policy Gradient 方法(如 PPO):

o 直接學習動作機率分布;

o 天然適用於連續空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嘗試用 A2C 和 PPO 訓練 LunarLander-v2,比較它們的穩定性與收斂速度。你觀察到了哪些差異?可能原因是什麼?

👉 觀察重點

A2C

o 初期學習較快,容易上下震盪;

o 對學習率、參數較敏感;

o 多工作者時能較快收集樣本,但穩定性略差。

PPO

o 收斂速度稍慢,但曲線平穩;

o 因剪裁限制更新幅度,有效控制策略偏移;

o 更耐噪聲,適合較長期穩定訓練。

👉 可能原因

PPO 利用 clipped objective 限制了每次更新的幅度,讓學習不會因為某些極端樣本而劇烈波動。A2C 沒有這樣的限制,容易在高方差回報下出現大起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八、小結與啟示

DQN、A2C、PPO 是強化學習三大入門實用模型,各有特色

選擇演算法時,需根據任務特性、動作空間、環境資源與穩定性需求綜合判斷

PPO 因其穩定性與泛用性,在現代應用中成為最主流選擇

強化學習的「工具箱」越多元,面對問題就越有信心解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sen W的沙龍
10會員
274內容數
AIHANS沙龍是一個結合AI技術實戰、產業策略與自我成長的知識平台,主題涵蓋機器學習、生成式AI、創業經驗、財務規劃及哲學思辨。這裡不只提供系統化學習資源與實作案例,更強調理性思維與行動力的結合。無論你是AI初學者、創業者,還是追求人生升維的行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前進的方向與志同道合的夥伴。
Hansen 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5
SAC 演算法結合「最大熵強化學習」與雙 Q 結構,兼顧高效探索與穩定收斂。透過自動調整 α 平衡探索與利用,避免過早收斂,適合連續控制、自駕車與 RLHF 等應用,是當前最穩健主流方法之一。
2025/09/25
SAC 演算法結合「最大熵強化學習」與雙 Q 結構,兼顧高效探索與穩定收斂。透過自動調整 α 平衡探索與利用,避免過早收斂,適合連續控制、自駕車與 RLHF 等應用,是當前最穩健主流方法之一。
2025/09/25
TD3 在 DDPG 基礎上引入「雙 Q 網路、延遲更新、策略平滑」三大改進,有效解決過估計與不穩定問題。能在連續控制任務中提供更準確、更穩定的學習表現,已成為取代 DDPG 的主流強化學習方法。
2025/09/25
TD3 在 DDPG 基礎上引入「雙 Q 網路、延遲更新、策略平滑」三大改進,有效解決過估計與不穩定問題。能在連續控制任務中提供更準確、更穩定的學習表現,已成為取代 DDPG 的主流強化學習方法。
2025/09/25
PPO 透過剪裁目標函數控制策略更新幅度,結合 Value Loss 與 Entropy Bonus,兼顧穩定、準確與探索。透過適當設定 clip ε、GAE 與 mini-batch SGD,可避免震盪並提升效率,成為強化學習中最穩健高效的主流方法。
2025/09/25
PPO 透過剪裁目標函數控制策略更新幅度,結合 Value Loss 與 Entropy Bonus,兼顧穩定、準確與探索。透過適當設定 clip ε、GAE 與 mini-batch SGD,可避免震盪並提升效率,成為強化學習中最穩健高效的主流方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6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6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5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75 ,我們在給定句子 「 Transformers possess surprising emerging features 」的情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普及,瞭解AI工具的重要性。本文介紹AI工具的應用,分享最新的GPT-4o的功能和優勢,並提出AI與人類智慧相結合的見解。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普及,瞭解AI工具的重要性。本文介紹AI工具的應用,分享最新的GPT-4o的功能和優勢,並提出AI與人類智慧相結合的見解。
Thumbnail
先寫結論: AI真的很厲害,而且只會愈來愈厲害,但我們人類還是得繼續學習。而且因為AI工具的便利,人類學習將更貼近學習的本質---為了成長和幸福。 以往為了應付工業化進程而必須花大量時間反覆記誦或演練的重複性工作,將大量減少,也不再需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某些特定目標的應用技能工具,如:『文件繕打
Thumbnail
先寫結論: AI真的很厲害,而且只會愈來愈厲害,但我們人類還是得繼續學習。而且因為AI工具的便利,人類學習將更貼近學習的本質---為了成長和幸福。 以往為了應付工業化進程而必須花大量時間反覆記誦或演練的重複性工作,將大量減少,也不再需要花大量時間學習某些特定目標的應用技能工具,如:『文件繕打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冰兒報報|AI X DX|數位轉型2.0|DX 2.0|如何利用AI加速企業數位轉型
Thumbnail
冰兒報報|AI X DX|數位轉型2.0|DX 2.0|如何利用AI加速企業數位轉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