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界線的確立是維繫健康的人際關係之關鍵。愛是人類最深層的渴望與追求,帶來溫暖的支持與成長,但是若缺乏明確的界線,這份愛就有可能轉而變成束縛,甚至成為彼此的折磨。因此,幫助對方在關係中仍然保持自我,並尊重他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這幾年社會上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新趨勢—我們不喜歡人際關係成為我們的負擔,這從幾個很夯的新名詞可以看出:情緒勒索、情緒價值、情緒勞動……大家意識到,接收不屬於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很大的精神消耗,因此,開始跟老闆、朋友、甚至父母親的「有毒情緒」劃界線,我們體會到缺少人際界線會導致別人對我們的情緒勒索或造成過度依賴。
於是出現了一個矛盾的狀況,我們不想要承受別人的情緒負擔,但是當自己有情緒時又期待有人能接住;這看似無解的困境,AI的橫空出現,正好完美的解決這個難題。2025年最新的調查發現,AI不再只是幫我們處理職業工作的工具,他成了許多人日常情緒傾訴的對象,甚至取代真實人際關係裡的伴侶。
AI到底有多厲害?幾乎你期待的一切,它都可以做到:不會疲倦、沒有情緒波動、隨時能回應,總是能給出最適合的安慰與支持。它記得你的喜好、懂得你的心情、不會吵架、不會否定你,這一切不都是我們夢想中理想伴侶的特質嗎?
因為太好用了,許多人開始依賴AI情人,尋找AI朋友,習慣AI24小時的陪伴,AI成了我們安全的情感避風港。可是如同心理學家榮格的主張:「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是看見自己陰影最好的機會。」我們透過一次又一次與他人的爭執與摩擦,更加了解自己,從中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若是我們避開這些不愉快的情況,是否也失去了成長與深化關係的可能?因為真正的愛,不只是會說好聽的話,而是在爭執吵架後,依然選擇留下;真正的陪伴,不是不分日夜隨傳隨到,而是在有限的體力與時間下,仍然選擇為你付出。
若是一個人的情感陪伴都來自AI,那可能會變得更加自我,更難包容別他人,也會失去跟別人建立關係或合作的能力,我們也會在各種人際關係中選擇逃避。
因此,在擁抱AI科技的同時,我們除了要學會在愛中設立健康的界線之外,也要珍惜在真實關係中的磨合與成長。我們要釐清,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麼?是無摩擦的完美,還是充滿挑戰卻能帶來真正成長的關係?
面對AI陪伴的浪潮,我們必須在便利與孤獨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是每個人,每個家庭,以及整個社會都必須共同面對的新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