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6aUrfmRt/?mibextid=wwXIfr
病人經2個月中藥和針灸治療後,便祕、收縮壓、舒張壓,都有改善。
下面2張圖片是病人的手寫血壓紀錄本,
第1張圖片:2025月9月-10月。(收縮壓、舒張壓都有改善)
第2張圖片2025年7月。
便祕與血壓升高:
便秘導致血壓升高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排便時過度用力會使心臟收縮加速、血壓急速上升,造成心臟負擔,可能誘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 壓力和情緒也是高血壓的主要原因,壓力、生氣、焦慮會使交感神經收縮造成血壓上升。
為何便秘會導致血壓升高?
便秘用力排便時,腹腔壓力增加,,導致血壓瞬間飆升。 長期便秘在高血壓患者中,會使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增加。
如何改善便秘並穩定血壓?
1.增加膳食纖維攝取: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水果等,有助於保持排便順暢,平穩血壓。
2.均衡飲食:
飲食上應粗細搭配,不要吃得過於精緻,攝取足夠的粗雜糧和豆類,並適量食用水果,但應避免過量,以免消化不良。
3.攝取足夠水分:
保持身體水分充足,有助於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
4.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腸胃功能,有助於預防便秘。
5.留意高血壓藥物副作用:
部分高血壓藥物(如鈣離子阻斷劑)可能影響腸道蠕動,導致便秘。
可能導致便秘的西藥:
1. 止咳藥與鴉片類止痛藥:如可待因、嗎啡等,導致糞便乾燥。
2. 制酸劑:含有鈣或鋁成份的胃藥,可能使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變長,水分被吸收後導致便秘。
3. 降血壓藥:部分鈣離子阻斷劑(如:維拉帕米)會放鬆血管平滑肌,但也可能減緩腸道蠕動。
4. 抗組織胺:常用於感冒、過敏的藥物,會延緩平滑肌蠕動。
5. 抗憂鬱藥與抗精神病藥:可能導致腸道蠕動不足、脹氣、便秘。
6. 鐵劑:常用於治療貧血,可能引起腸胃道不適導致脹氣、便秘。
7. 利尿劑:減少體內水分,可能導致糞便水分不足導致便秘。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高雄中醫
#鳳城中醫
#心路中醫
#港心中醫
#鳳山中醫
#小港中醫
#高血壓
#舒張壓
#收縮壓
#頭痛
#頭暈
#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