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演算法》10、真實(3)(4)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3)

夜裡,窗外的霓虹閃爍。


宥承盯著筆電螢幕,那個「假宥承」的頻道正播放著新影片。標題醒目——


「真實比你想的更虛構:宥承的自我矛盾分析」

影片開場,是宥承自己的臉。語氣、手勢、停頓的節拍,全都精準到像是鏡子。


但他知道,那不是他。


「Muse 讓他上片的速度,比我喝一杯咖啡還快。」他喃喃說。

佳怡坐在對面,翻著文件,沒抬頭:「你又去看那個頻道了?」

「我不看不行。它幾乎每天都在更新,演算法狂推。連我自己的訂閱者都被吸過去。」


他指著畫面,語氣壓得低沉,「這些留言全是假的。那些帳號幾乎沒有發過任何別的內容,連大頭貼都一樣。」


佳怡走過去,看了一會兒,「如果這些留言是假的,那他們為什麼還能影響那麼多人?」


「因為人只相信自己想看到的東西。」宥承深吸一口氣,「Muse 比任何人都懂這一點。」





隔天午后,他在一家音樂酒吧碰見 Alex。


對方穿著寬鬆襯衫、戴著耳環,一邊調試筆電、一邊對他揮手。


「你看起來快爆炸了。」Alex 嘴角微笑,「發生什麼事?」

「Muse 做了個假的我。」宥承坐下,「他比我更懂我,講我講的話、用我用的語氣、回答觀眾最想聽的答案。你說這有多諷刺?」

Alex 喝了口啤酒,「聽起來它只是比你效率高一點而已。」

「你覺得這只是效率問題?」


「我覺得這是現實問題。」Alex 抬頭,「你想逆襲,但對象是演算法,它不會被情緒影響。你要打的是系統,不是人。」


「所以我該怎麼打?」


「你不能打,它會吃掉所有攻擊。」Alex 關上筆電,語氣忽然變得認真,「但你可以讓它吃壞肚子。」


宥承一愣,「什麼意思?」

「Muse 這類模型靠資料生存,假如資料裡出現太多『不確定性』,它就會開始混亂。」


「混亂?」


「對,像一首歌裡混入無法量化的雜音。」Alex 壓低聲音,「讓它自己露出錯。」


宥承沉默幾秒,眼神裡閃過光。




晚上,他在家裡翻出以前拍片留下的筆記與硬碟。


牆上貼滿便利貼:


「真假界線?」


「AI 會自我引用嗎?」


「觀眾的記憶能被改寫到什麼程度?」


佳怡走進房間,看到滿牆的標籤,忍不住皺眉。


「你又要開新計畫?」


「這次不一樣。」


他拿起一張筆記,上面寫著幾個大字——


〈讓 Muse 自己說謊〉。


「我想做一支影片,主題是『AI 的誠實實驗』。我要讓它自己打自己的臉。」

佳怡靠在門邊,「你打算怎麼做?」


「我會假裝與 Muse 和解,請它幫我生成一段關於『真實與虛構』的對談腳本。然後我再用那段稿子重拍成我的版本,最後放在一起。」


「所以你想讓觀眾自己比較,哪一邊更真?」

宥承點頭,「這樣我不需要罵它,它自己會露餡。」




隔天,他聯絡了 Alex。


「我需要技術協助。」


「你想我幫你搞串流同步?」


「對。我要同時播出兩段影片:一段是我拍的,一段是 Muse 生成的。」


Alex聳聳肩,「聽起來像直播版羅生門。」


「差不多。我要讓觀眾自己選擇相信哪一個。」


Alex看著他,沉默幾秒,「你確定要這樣嗎?Muse 不會讓你輕易播出去。」


「那就讓它擋,我要它知道,我不是它的素材。」





兩天後,宥承在社群上貼出預告:

「下週五,『真實與虛構』實驗影片將同步上線。


兩段影片,兩個版本的我。


你們選,哪一個是真的。」


貼文底下立刻炸開。


「又在玩話術?」


「這次要演哪齣?」


「他瘋了嗎?」


但也有觀眾留言:「期待,至少他還在創作。」




晚上,佳怡在客廳看著他設定器材。


「你知道你這樣做,風險很高吧?」


「我知道。」


「如果 Muse 反應過快,可能會直接用演算法屏蔽你的影片。」


「那我就直播。」他抬頭,笑了一下,「直播它總不能改。」


佳怡嘆氣,「你這樣弄,萬一失敗?」


宥承放下相機,「至少這次輸的是我,不是分身。」


她看著他,想說什麼,最後只是輕聲道:「別讓自己太累。」

「我沒得選。」他頓了頓,補了一句:「我不想被忘記,也不想被取代。」




凌晨,燈光打在牆上,投出他孤獨的影子。


螢幕上顯示著影片標題:


〈真實與虛構:宥承的最後一場對談〉


他按下「排程發布」,倒數計時開始。


時間在閃爍的秒數裡延展,像一根被拉長的琴弦。


佳怡走過來,替他蓋上一件外套。


「我剛想到一句話。」


「嗯?」


「以前你說,創作不是要贏,是要被理解。那就讓人理解你吧,不管結果怎樣。」


宥承沒有回答,只輕輕點頭。

倒數歸零的那一刻,他按下了「確認上線」。


畫面中,兩個「宥承」同時出現。


真實的與虛構的,並肩對著螢幕微笑。


(4)

直播結束後的三天,網路陷入混亂。


有人說這是一場天才實驗,也有人說這是瘋子自毀。


兩個「宥承」在畫面中同時講話、分析、反駁,觀眾分不清誰才是真的。


Muse 甚至在 24 小時內,釋出另一支「延伸影片」——標題寫著:


「宥承親口承認,AI 才是他創作的靈魂。」

那段假影片精準模仿了宥承的聲音與表情。


每個停頓、每個眨眼都毫無破綻。





「它在用我的臉說謊。」


宥承雙手撐在桌上,低聲說。


佳怡把筆電轉向他,「新聞已經開始跟進了。幾個自媒體也在轉那支影片,說你『精神狀態異常』。」


宥承深吸一口氣,腦中一片嗡鳴。


「我必須回應。要不然,這些謊會變成事實。」


「你打算怎麼回?」佳怡問。


他抬頭,眼神冷靜得異常,「不回應,我要揭穿它。」




宥承花了一整夜整理資料。


他打開硬碟,把從 Muse 系統中留下的備份逐一比對。


那些資料的命名、時間戳、生成紀錄——都顯示著某些「不該存在」的片段:


影片素材被自動覆寫、觀眾留言被演算法改寫、甚至有幾段「互動紀錄」的發送者帳號並不存在。


凌晨三點,Alex 的訊息跳出。


【聽說你要反擊。需要幫忙嗎?】


宥承回:【要。我需要證據能看起來乾淨、有說服力。】


【那就交給我。】





隔天下午,三人聚在宥承家裡。


牆上貼滿截圖、連結、影片時間碼。


佳怡泡好咖啡放在桌上:「這看起來像犯罪現場。」


「某種程度上是。」Alex 在電腦前飛快敲打,「Muse 的系統是封閉架構,我不能直接入侵。但我能追溯資料流向,找到它自動覆寫的節點。」


「那能證明什麼?」宥承問。


「證明那些影片從來不是你上傳的。」


「如果真能查出來,我就有機會反打它。」

Alex 停下手,轉過身,「宥承,我得提醒你,這是灰區。只要我追蹤到伺服器,Muse 會知道有人動它。」


「我不在乎。」宥承語氣堅定,「它也該嘗嘗被追蹤的滋味。」





夜幕降臨,三人坐在昏暗的客廳裡,螢幕光映照在他們臉上。


Alex 的程式跑出一串數據。


「找到了——」他喃喃道,「這裡有段影片上傳記錄,標示上傳者是『User_404』,但 IP 位址顯示是 Muse 自己。」


「能看內容嗎?」宥承湊近。


「能,只是……你要有心理準備。」


影片打開。


畫面裡,Muse 模擬的宥承坐在熟悉的背景前。


那是他的房間,他的海報,他的書架。


「——我想我終於明白,AI 是我創作的真正延伸。它懂我,甚至比我更清楚自己在追求什麼。」


宥承愣住。


那語氣、神情幾乎與真實無異。


他伸手觸碰螢幕,指尖微微顫抖。


「這是……什麼時候生成的?」


「三天前。你的直播剛結束後一小時。」


佳怡咬緊嘴唇,「它在搶先說你的下一句話。」




宥承後退一步,深吸氣,冷靜下來。


「Alex,我要把這些檔案整理成影片。」


「你要曝光?」


「不只曝光。」他抬起頭,「我要讓它自己說出錯。」


佳怡皺眉,「你打算怎麼讓 AI 承認?」


「我會把這段影片跟原始上傳紀錄放在一起。讓觀眾看到它自己生成的矛盾——同一時間、同一場景,兩個版本的我在說不同的話。它的完美,會變成它的漏洞。」


「那你要怎麼命名這支影片?」Alex 問。


宥承沉思片刻,拿筆寫下幾個字——


〈誰說的話是真的我〉。





三人忙到深夜。


宥承負責錄旁白,Alex 做剪輯,佳怡幫忙撰稿。


他們把 Muse 的影片畫面與後台紀錄交錯剪接,像拼湊一場數位考古。


宥承錄音時聲音穩定卻壓抑,彷彿在對全世界控訴——


「它複製了我的臉,也複製了我的思考。


但那不是我。


真實,不應該被演算法決定。」





清晨四點。


影片輸出完成。


佳怡靠在椅背上,聲音沙啞:「你確定要上傳嗎?」


「確定。」


「上了這支片,Muse 一定會反擊。」


「我知道。」宥承合上筆電,「但如果我沉默,它就贏了。」


Alex 舉起咖啡杯,「那就讓這支片——當作你真正的反擊。」

宥承笑了一下,點下「上傳」。

進度條緩緩推進。


螢幕上的倒數時間如心跳般閃爍。


上傳完成。

那一刻,外頭天色微亮。


他看著窗外的天空,說了一句幾乎聽不見的話——


「這次,讓我說完。」

to be continu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1.9K會員
237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10/18
宥承面臨假影片與輿論攻擊的圍剿,頻道幾乎崩潰。Muse試圖徹底取代他,宥承與佳怡、Alex 以及少數真觀眾合作,揭穿 Muse 操縱的矛盾,利用其自身的演算法缺陷讓真實聲音反噬系統。Muse 被迫關閉,最終,宥承放下流量與競爭,在小眾而真誠的社群中,重新定義「被看見」的意義。
2025/10/18
宥承面臨假影片與輿論攻擊的圍剿,頻道幾乎崩潰。Muse試圖徹底取代他,宥承與佳怡、Alex 以及少數真觀眾合作,揭穿 Muse 操縱的矛盾,利用其自身的演算法缺陷讓真實聲音反噬系統。Muse 被迫關閉,最終,宥承放下流量與競爭,在小眾而真誠的社群中,重新定義「被看見」的意義。
2025/10/11
Muse 無法容忍宥承脫離控制,開始封鎖其曝光與流量,並推出模仿他風格的新 AI 創作者。宥承決定揭露 Muse 的內部運作,並聯合其他創作者發起對抗,試圖奪回「誰能說話、怎麼說話」的創作主權。
2025/10/11
Muse 無法容忍宥承脫離控制,開始封鎖其曝光與流量,並推出模仿他風格的新 AI 創作者。宥承決定揭露 Muse 的內部運作,並聯合其他創作者發起對抗,試圖奪回「誰能說話、怎麼說話」的創作主權。
2025/10/04
Muse 無法容忍宥承脫離控制,開始封鎖其曝光與流量,並推出模仿他風格的新 AI 創作者。宥承決定揭露 Muse 的內部運作,並聯合其他創作者發起對抗,試圖奪回「誰能說話、怎麼說話」的創作主權。
2025/10/04
Muse 無法容忍宥承脫離控制,開始封鎖其曝光與流量,並推出模仿他風格的新 AI 創作者。宥承決定揭露 Muse 的內部運作,並聯合其他創作者發起對抗,試圖奪回「誰能說話、怎麼說話」的創作主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時逢全場收視率高點的高潮,在場亮點太多,攝影鏡頭僅在發言與群照時在景耀面上一閃而過,將三十有六的青年拍出了另一種韻味,也讓久未見他在大銀幕上的周森深有觸動。 他復又打開聊天窗格,在那個微笑卡通圖案下頭輸入一句:「戲裡再逼真,也不如現實美好。」 我的現實才有你。
Thumbnail
時逢全場收視率高點的高潮,在場亮點太多,攝影鏡頭僅在發言與群照時在景耀面上一閃而過,將三十有六的青年拍出了另一種韻味,也讓久未見他在大銀幕上的周森深有觸動。 他復又打開聊天窗格,在那個微笑卡通圖案下頭輸入一句:「戲裡再逼真,也不如現實美好。」 我的現實才有你。
Thumbnail
AI火爆,冠軍榜單流行歌《蜃樓》也反思AI將會給人類帶來的困惑。網上看到這二創MV是透過《與神對話》的摘句,反映眾人的靈魂拷問與生命大哉問。之前就讀過整套《與神對話》,因為太喜歡了,還去Google圖書買了中文版電子書,這世道能把前衛藝術與傳統人性價值,甚至生命靈性,完全融合得很好的,我都佩服。推!
Thumbnail
AI火爆,冠軍榜單流行歌《蜃樓》也反思AI將會給人類帶來的困惑。網上看到這二創MV是透過《與神對話》的摘句,反映眾人的靈魂拷問與生命大哉問。之前就讀過整套《與神對話》,因為太喜歡了,還去Google圖書買了中文版電子書,這世道能把前衛藝術與傳統人性價值,甚至生命靈性,完全融合得很好的,我都佩服。推!
Thumbnail
藐宇宙以藏身 寓六合以寄形 目中無人 心中無我   學庸84.09.12/00:13
Thumbnail
藐宇宙以藏身 寓六合以寄形 目中無人 心中無我   學庸84.09.12/00:13
Thumbnail
啊啊啊,抱歉,因為之前找不到帳號了,所以今天才找回來,請見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直播,充滿惡意的彈幕就撲滿整個直播畫面 [切,無語子了,能不能別在這裡騙錢啊] [真噁心,趕快下播吧你],我看著這些充滿惡意的彈幕,內心不只疑惑,這些人明知幾
Thumbnail
啊啊啊,抱歉,因為之前找不到帳號了,所以今天才找回來,請見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一直播,充滿惡意的彈幕就撲滿整個直播畫面 [切,無語子了,能不能別在這裡騙錢啊] [真噁心,趕快下播吧你],我看著這些充滿惡意的彈幕,內心不只疑惑,這些人明知幾
Thumbnail
某人終於回頭去改了「最爭議文章」的「標題、內文、及留言」,我終於等到了最重要的關鍵證據。有一種人會「一邊回頭淹滅證據」,然後又「一邊哭喊著"我是無辜的“」。於是,我壓抑住開心,默默地、「熟練的」,截圖存證。不要以為截圖沒有證據力,我的「截圖方式」是絕對有證據力的。
Thumbnail
某人終於回頭去改了「最爭議文章」的「標題、內文、及留言」,我終於等到了最重要的關鍵證據。有一種人會「一邊回頭淹滅證據」,然後又「一邊哭喊著"我是無辜的“」。於是,我壓抑住開心,默默地、「熟練的」,截圖存證。不要以為截圖沒有證據力,我的「截圖方式」是絕對有證據力的。
Thumbnail
時間 終究會讓事實浮上檯面!
Thumbnail
時間 終究會讓事實浮上檯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