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那些P人才懂的整理大法│思緒篇-P人媽媽和P人兒子的筆記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其實從小到大我買過許多不同筆記術的書籍。但實行起來總覺得不符合自己的習慣。於是整個成長過程我都在不停地吸收各種方法與尋找什麼方式更適合自己。甚至連手帳本,我都每年觀察排版是否適合當下的我。

需要空白頁面多一些?直式或橫式紀錄更清晰?時間條有否是否對我有幫助?

而也在瞭解MBTI後的某天,我才突然想到什麼自律、做筆記的方法、時間管理...肯定都是J人寫的!難怪不適合我!

細化項目與規定時間的方式對於J人來說可能會十分安心且容易執行,但對於喜好彈性的P人來講,反而會感受到壓力,若沒辦法照著計劃走時,還可能因為焦慮更容易乾脆放棄。

而不被時間條綑綁,只是紀錄待做事項的類型對我來說最為適合,因為我能夠自行調整要在哪個時間段去執行。尤其我的工作時常會因為需要配合客戶或是廠商、工班等的時間,甚至還有過前一天半夜才訊息我確認隔天是否可以到現場的狀況。

兒子前不久對我說起與同學分享如何做計劃,還告訴同是P人的同學,一般的方式應該不適合他,《子彈思考整理術記》這樣更加有彈性的紀錄方式會感受更好.甚至還還舉例分析了一番。最後兩個P型男孩皆同意,藉由列出待做事項來規劃大方向才是適合他們的方法~

聽到他也用J人/P人的方式分析並給予朋友意見,覺得十分有趣。於是在與兒子討論過後,推薦P人們以下規劃思緒及整理想法的書籍。

P型思緒整理

👆點上方書籍連結還能看到 哈斯的採購人生 的書評喔~

其實當時是我看完後把《子彈思考整理術》推薦給兒子的,沒想到後來這本就變成他的藏書,一直放在他的書櫃裡。

而也如前言所述,這本書對我來說較其他計畫類的書更好吸收,因為大方向列出待做事項的方法與我自己一直以來的紀錄方式更為接近。不論是在學生時代或是工作時期。

又因為書被兒子拿去借同學了,所以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讓我有當頭棒喝的部分是索引項目並不需要按照頁碼前後來列出

原本依照一般書目的目錄的話,都是依照頁碼來列出相關的章節,但就個人使用來說,重點是找到自己要的內容。而這內容我們並不一定會按照頁碼來依序做紀錄,而是會依照自己當下的需求,或是相對應的日子來記下呀~所以有可能會跳來跳去地沒有按照順序。也因此在這一個限制型信念打破後,索引似乎就更好用了~

這讓我可以隨心所欲地在手帳任何一頁裡記錄自己想要記錄下的事項或是心得,而不會因為沒有照順序而感到困擾;但又在某些地方擁有秩序而可以不費力地整理出自己的年度回顧。


👆點上方書籍連結還能看到 哈斯的採購人生 的書評喔~

卡片盒筆記是之前兒子要求我幫他買的書,而後這幾年雖然他換了幾套軟體做紀錄,但大抵是用這個概念來為基礎。

買回來後我沒有完整讀完,但翻閱了一下,類似像是用貼便利貼紀錄點子,然後再把想法依照需要的類別組合起來的方式做延伸。

我們需要一個系統,可以掌握一直不斷在增加的訊息,讓我們用一種聰明的方式把不同想法組合起來,目的是產生新的想法。 _《卡片盒筆記》p51

這類似我自己的使用習慣。簡單的想法我會記錄在Google Keep裡,比較多的敘述現在則可以存在方格的草稿夾。其他零碎的點子則會寫或畫下來,然後再各自依需要的最終呈現方式選擇完成的軟體。

也是因為我的工作不是只有文字,還會需要許多圖像的呈現。這也是大學時做概念發想養成的習慣,可能這裡畫一個圖,那裏寫一段文字,然後用上線條及箭頭來連結組合起來。

因此其重點其實並不在你使用什麼軟體,或是不是真的在卡片上寫下來,而是「方法」。增加你知識的廣度,並讓他們能夠相互連結並隨時可供取用,這讓你的想法除了在專業領域擁有深度外,還能夠與不同範疇建立關係。

所以,也嘗試著建立你的專屬「卡片盒」吧~

P人用也無壓力手帳

Hobonichi A6 Original Size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連續買了幾年HOBONICHI TECHO A6尺寸的日記事手帳使用.當時台灣還沒有那麼多適合的選擇,而一日一頁,底色又為較不干擾視覺的淺色方格,讓我有足夠空間可以寫日記、畫圖或貼上各種活動票卷等做育兒日誌。小尺寸又有書套可收納其他文件及有掛筆位置的設計,在當時即使較其他手帳價格更高一些,但還是使用了好幾年呢。

隨著2014回台,孩子上小學,我所需要紀錄的項目也從孩子轉變為日常和工作。所以也在這段時間藉由實際紀錄來感受不同的表格是否適合自己。甚至還會自己寫上頁碼及索引來實踐練習子彈筆記的記錄方式。

且後來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手帳類型,也有我用習慣類似HOBONICHI TECHO格式的樣式。所以換過珠友、uUptrend My diary 超時效全空白手帳(似乎已停產)和PAPERIDEAS的產品。尺寸也多為A6、B6到A5之間做選擇。

這幾年在發現自己需要記錄下來的事項沒有那麼多,日記也變成更精簡的方式後,就從日記事改為八分割的週記事。

記錄方式同樣以子彈筆記方式的大方向。條列出待做事項,下方的空格則能選擇性寫下日記。又因這本沒有月曆的頁面,所以我會在後方空白頁畫出12個月的月曆,並在月曆下方記下當月讀的書或是看的展、追完的劇。

不同手帳相同的特點:

其要點便是時間軸我可以選擇性使用,但要有其他足夠空白空間可以讓我隨意寫字紀錄,或是貼貼畫畫等。

比起能看到頁面裡清楚的黑橫線,我更喜歡淺色不干擾視覺,但又同時能保有垂直水平依據的圓點或方格。這樣不論是要寫文字、畫上圖案,還是貼上貼紙,皆不會突兀。很有P人亂中有序的風格吧~(笑)


GPT這麼說:

P 人除了在「物品收納」上偏好彈性情境,其實在 思緒整理、時間規劃 上也有一樣的特質:容易分心、需要彈性、討厭死規則,但同時又需要「外在幫手」來避免過度混亂。


一、P 人的思緒/思考整理心法

  1. 腦內快閃 → 外化紀錄
    • P 人靈感多,容易跳躍。
    • 建議用 即時收集工具(手機備忘錄、便條紙、錄音)把想法先丟出來,不必馬上整理。
  2. 分類靠「主題/故事」,不是嚴格邏輯
    • 比起「所有文件分資料夾」,P 人更容易記住「專案故事」。
    • 例如「保險客戶A」「裝潢專案B」「靈感C」,比抽象分類更實用。
  3. 可視化思緒
    • 用心智圖、看板、便利貼牆,把腦內亂流排出來。
    • P 人需要「一眼看到全局」,否則容易迷失在細節。
  4. 不追求完美,而是能持續更新
    • 思緒整理不必「一次到位」,而是 動態調整。
    • 例如:每天早晨 5 分鐘檢視昨天的筆記,重新排列優先順序即可。

二、P 人的時間規劃心法與原則

  1. 用「時間塊」取代「嚴格行程表」
    • 與其規劃「9:00–9:30 寫信」,不如設「上午時間塊:行政事務」。
    • 保留彈性,避免因小事延誤而整天亂掉。
  2. 設定「起點」而非「終點」
    • P 人容易拖延,適合告訴自己「晚上 8 點開始寫報告」而不是「一定要 11 點前完成」。
    • 啟動比完美更重要。
  3. 三大任務法則
    • 每天只設定 3 件「最重要的事」,其餘都算 Bonus。
    • 減少分散注意力,讓成果感提升。
  4. 利用外部節奏
    • P 人若單靠自律容易鬆散。建議善用: 讀書會 / 工作夥伴 → 共同進度 番茄鐘(25 分鐘)→ 製造節奏感 截止日(Deadline)→ 反而能爆發效率
  5. 留空白,給靈感時間
    • P 人需要在規劃中留「自由區」。
    • 例如:週三晚上 = 靈感/探索時段,不排固定任務。
  6. 用「場景」來規劃時間
    • 跟物品一樣,P 人適合把時間分成場景:
      【專注深潛區】(工作/創作)
      【快速切換區】(回覆信件/雜事)
      【靈感放風區】(閱讀、外出、對話)

✨ 總結:

  • 思緒整理 → 外化紀錄、主題分類、可視化、動態更新。
  • 時間規劃 → 時間塊、啟動優先、三大任務、外部節奏、留空白、場景化。

三、8 種 P 類型的思緒/思考整理心法

  • ISFP(藝術感受型)
    → 思緒靠「氛圍」梳理。適合用手帳、畫畫、拼貼等帶有美感的方式整理想法。情緒流動時寫下靈感,比純理性條列更有效。
  • INFP(理想浪漫型)
    → 思緒靠「意義」整理。寫日記或建立「靈感筆記本」,將不同想法歸入「夢想」「價值」「故事」等分類,讓內心的意義成為秩序。
  • ESFP(享樂行動型)
    → 思緒靠「立即性」處理。隨時記錄在手機備忘錄或語音輸入,避免靈感消散。強調「即時 capture」,不必過度歸檔。
  • ENFP(靈感爆棚型)
    → 思緒靠「主題化」整理。把不同靈感做成「專案板/情境牆」,像策劃派對一樣,將多線思緒按主題分組,讓多元想法更有故事性。
  • ESTP(行動派)
    → 思緒靠「行動清單」整理。腦中想法要馬上轉成可執行的步驟(Task List)。最適合用簡單 To-do app 或便利貼,快速啟動,不做過度規劃。
  • ENTP(創意型)
    → 思緒靠「實驗區」整理。腦中有很多點子,適合建立「測試專區」:丟進 Notion/白板,邊試邊刪減,透過動態調整來找到方向。
  • ISTP(工具派)
    → 思緒靠「功能/用途」分類。更傾向用「解決問題」的邏輯整理想法:哪個想法能解決什麼問題?最適合用樹狀圖或 Checklist 梳理。
  • INTP(思考派)
    → 思緒靠「邏輯模型」整理。適合用知識庫、標籤系統或流程圖,把概念建構成框架。雖然過程看似跳躍,但腦中會有一套清晰「索引」。

總結

  • 感官型(S)P 人 → 思緒整理偏向「實用/行動/氛圍」。
  • 直覺型(N)P 人 → 思緒整理偏向「故事/主題/實驗/框架」。

上篇的P人家居整理大法,還沒看的人也附上連結以供參考喔~😉

那些P人才懂的整理大法│家居篇-當P人設計師遇上P人客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好宅在家
322會員
195內容數
住家這個量體,雖然無聲, 但卻陪伴並保護著住在裡面的人. 不論快樂悲傷,秋冬春夏.
好好宅在家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展覽中的互動裝置,以及藝術家對環境議題的反思,展現光影、時間、空間等多重面向。需要觀者參與其中才能完整體現其意境。展品與參展者互動的深刻體驗,十分推薦親臨現場感受。
Thumbnail
2025/08/19
展覽中的互動裝置,以及藝術家對環境議題的反思,展現光影、時間、空間等多重面向。需要觀者參與其中才能完整體現其意境。展品與參展者互動的深刻體驗,十分推薦親臨現場感受。
Thumbnail
2025/07/25
裝潢糾紛可不是現代人才會遇到的事,建材含有科技狠活也是從前人會碰到的困擾!說不定過著簡樸生活的普通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Thumbnail
2025/07/25
裝潢糾紛可不是現代人才會遇到的事,建材含有科技狠活也是從前人會碰到的困擾!說不定過著簡樸生活的普通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Thumbnail
2025/04/19
自上篇文章內建商的建案模型呈現後,再來到下篇地區的公共建築,我們在欣賞讚嘆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反向思考臺灣對於美感和建築設計的重視程度....
Thumbnail
2025/04/19
自上篇文章內建商的建案模型呈現後,再來到下篇地區的公共建築,我們在欣賞讚嘆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反向思考臺灣對於美感和建築設計的重視程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人類腦子的暫存量是有限的,若是將想法、感悟、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那就能幫腦袋減少壓力,使人心情放鬆,也在筆記的同時,更能幫助我們釐清更多事情啦! 分享此本書 楚楚妹紙個人覺得超級有用的大腦筆記法! 一.用筆記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 作者強調,點子不是靠腦中思考,而是在筆記上思考出來的東西,把
Thumbnail
人類腦子的暫存量是有限的,若是將想法、感悟、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那就能幫腦袋減少壓力,使人心情放鬆,也在筆記的同時,更能幫助我們釐清更多事情啦! 分享此本書 楚楚妹紙個人覺得超級有用的大腦筆記法! 一.用筆記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 作者強調,點子不是靠腦中思考,而是在筆記上思考出來的東西,把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
Thumbnail
不擅計畫的P人也能讓自己理直氣壯地省時省力偷懶呀~只要將衣櫃的衣物進行量化、分類和合理收納,就可以避免換季搬動衣物的繁瑣工作~
Thumbnail
不擅計畫的P人也能讓自己理直氣壯地省時省力偷懶呀~只要將衣櫃的衣物進行量化、分類和合理收納,就可以避免換季搬動衣物的繁瑣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