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寫出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及時行樂,在某個夏天與陌生友人重逢之後,酒精對我而言,像是人生的轉捩點。
原本以為酒精是與朋友聚會的催化劑,在微醺的狀態下,鬆開大家日常的緊繃;沒想到,在某個仲夏之夜,乾一杯之後,人生開始截然不同。
前幾年,到異地旅遊時,偶然與不太熟的友人巧遇,抱著敘舊心態,約好晚上在某間酒吧見面。在幾杯生啤之後,點燃彼此間的火花,從工作聊到生活、從時事講到歷史、從過去說到未來;始料未及的是,這場重逢後的酒精相會竟然成為我人生的轉捩點,讓我重拾對人生的熱情。
Recollection
身為牡羊座,我一直都對生活保持「過多」的熱情:喜歡探索這個世界,所以花光好幾年打工的積蓄,獨身到歐洲探險;熱愛嘗試不同事物,所以體驗過打工換宿、離島工作;也樂於投入新挑戰,所以走過一些百岳,也毅然決然調至外勤單位。然而,刻骨銘心的一段感情讓我傷痕累累,加上職場生活的保守穩定與家庭關係的起起伏伏,這種過熱的生活態度逐漸降溫,活地現實,也活地安於現狀,卻活成長輩視角下的乖寶寶。我也始終記得,當時在日本工作的好友回台,看見我對生活繳械投降的態度,她很生氣,甚至斥責了一番。
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一年半,把時間軸拉至那次的盛夏夜,那幾杯生啤有著下蠱般的魔力,讓我在半醉半醒之間走到人生的轉彎處,甚至已經流轉過好多次的春夏秋冬,在啤酒、清酒、燒酒與葡萄酒之間,點燃生活的熱情,釀出人生的靈感。
不知不覺,這酒也釀了好幾年,趁著這個主題,記錄這段奇妙的緣分。
第一杯,生啤。
如同前面所述,這段重逢的緣分是起源生啤。

口感豐富、鮮美的生啤,就像是為我那一灘死水的生活打了滿滿的氣。
講到生啤,就不自覺想起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我要準時下班》,腦中浮現新垣結衣與吉高由里子在喝下第一口生啤的滿足,白天積累的窒息情緒終於獲得紓解。
在我滔滔不絕說著日劇、居酒屋、生啤時,這位朋友也分享過去與日本夥伴共事的回憶,我們從日本聊到彼此的旅行紀錄,當我說著勇闖歐洲時的所見所聞時,她驚訝地表示,不知道我是個這麼勇敢的人。
這個反應讓我疑惑,過去總是被朋友認為勇敢的人,竟然在一個陌生朋友的印象是個溫文儒雅的女生?
甚至讓我開始反省,難道這就是無可避免的社會化嗎?我是不是也成為行屍走肉的上班族,就像日劇一樣,靠著下班後的一杯生啤,就能繼續像個機器無情地運轉著。
第二杯,台啤。
旅程結束,各自回到彼此的日常。隔了好長一段時間,兩個人才有空約出來進行酒精療癒(笑)

那次我們選了不起眼的熱炒店,點了最經典的台啤。
金牌台啤精緻的啤酒花,伴隨著輕盈的麥芽香氣,與那晚沈重的話題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們更新彼此的近況,聊著聊著,我突襲式地坦白和當時的男友分手了。
她非常訝異,她對男生的印象很好,我們看起來也挺般配,而且也覺得在一起的時間不短,怎麼就這樣呢?
我也喃喃地回應,穩定之後看似美好,但總覺得仍有什麼讓我卻步、讓我逃避。
她大概能理解我,沒有指責,也沒有繼續追問,只向我舉起酒杯,說聲:敬新的人生際遇!
那晚乾杯之後,我決定申請研究所,真的開啟人生的新篇章。
第三杯,紅酒。

相比於啤酒的沁涼感,紅酒則帶有苦澀感,彷彿是暗示著又更接近「大人」的樣子。
我常稱呼這段友誼像是失而復得,過去怎麼就不會玩在一起呢?或許是這幾年所經歷的人生跌宕,才讓我們的頻率愈趨相似。
不知道為何,對於老式西餐廳一直存在著憧憬,開始工作之後,每年生日都會找朋友一起陪我解鎖「新」的老牌餐廳。
在 31 歲生日,拉著這位朋友相約紅屋牛排慶生,酒精依舊是我們見面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我們都點了與牛排呼應的紅酒,聊著新一年(老一歲)的人生計劃。
「Cheers!」輕聲乾杯之後,我決定留職停薪,到澳洲追尋從小到大的留學夢。
Reflection
回顧著這段奇妙的際遇,不禁讓我想起丹麥電影《醉好的時光》,以一場親身的酒精實驗,「化解」大叔們的中年危機。

「人類血液裡缺乏0.05% 酒精,好讓自己放鬆且充滿自信。」
千篇一律、令人枯燥的中年生活,與飲酒後的解放心態,這場荒謬的實驗細膩地描繪不同的人生狀態,甚至也給了戲劇性的結局(非常有意思,推薦!)
而我,某種程度也成為這場酒精實驗的樣本,乾杯之後,意外牽起八竿子打不著的緣分,甚至找回到那個對某部分生活依舊抱有英雄主義浪漫的牡羊座,在理智與醉意之間,釀出人生的靈感,喚起生活的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