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Rasoulof
主要演員:Missagh Zareh、Soheila Golestani
時間:2025
伊朗名導 Rasoulof 的劇情片,同時穿插真實抗議影像,令人想起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兩位具國際藝術高度的導演,作品同樣被自己的國家給禁播。(Rasoulof 更只是拍攝社運紀錄片,竟被判入獄、後來流亡歐洲⋯⋯)但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更代表德國強勢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以伊朗近年最大的示威運動「頭巾革命」為故事背景。真實世界中,女子 Amini 疑似沒戴好頭巾遭警方逮捕、後導致身亡,政府否定暴力、稱心臟病發,於是引發大規模運動。

鏡頭轉進一個中產家庭,即使快要接近位高權重,「調查法官」這一家夫婦,只能順應體系,否定了女兒們透過網路世界和親身經歷看到的暴力。
即使警方闖入校園大規模抓人揍人,看似慈父的男人仍不斷重複著「神」。
「神就是我們的律法!」
「出來反抗神的,都是不要命的。」
他藉著神的形象,為官方擦脂抹粉、更是說服自己。從體制的受害者、甚至差點反抗,在選擇向上爬成為「正義的法官」後,默不出聲,站得越高、越怕掉下來,變成反過來對家人施加壓力的加害者。

正值青春期尾段的姐妹,聽看著街上的人們高喊:「女性」、「生命」、「自由」(也是頭巾革命的真實口號),卻換來傷口與血。無法明白,試圖反抗父母的視角。
伊斯蘭教義認為,女性應保持端莊、避免男性的注意。而人體各式各樣的毛髮,在人類文化中,總是帶有「性」的聯想,頭髮是最顯著的部分。因此造就了頭巾文化。(但我想,這樣的教義也暗示了男性的無能——當女性展露其貌,男人是喪失思考、自控能力、只能被慾望無情控制般)
而母親,是被頭巾包裹馴服的受害兼加害者,她選擇進入了家庭,成為協助先生穩定一致價值觀的協調角色。
而拉動情節的那枝槍,原本用來自衛、防止對法官的報復;卻成了壓制自己人的武器。諷刺。

家庭中的三種角色,象徵了借用神形象的威權體制、多數不反抗的人、以及覺醒的公民。
看到這些事情,永遠憤恨。基本的人權,竟然至今還是有許多人被壓制著,那輕薄的頭巾,是沈重的羞辱。人們只是想要有一樣的基本權利,例如女人和男人一樣,可以露面上街、可以選擇自己的髮色、髮長(韓國仍在敵視短髮女子)。
伊朗遙遠嗎?既是又不,從小看籃球,總是在亞洲盃對上。

但文化與宗教強烈的差距,卻如兩個宇宙。我反感那些受害的加害者,我厭惡以神之名的惡,我痛恨被強取豪奪的人權自由。
by Rhy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