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週我都會整理一些數據,現在每週都會生成"暗黑股市指標"的檔案,供自己以及朋友參考。
1️⃣股價淨值比PBR
譬如說PBR(股價淨值比,P/B Ratio),這是什麼概念?
淨值 = 車子的帳面價值。原價100萬的車,開了3年,扣掉折舊後,帳面價值剩70萬。
股價 = 市場開價。賣家在中古車行標價80萬。
上述例子中,股價淨值比(PBR) = 80萬÷70萬 = 1.14
以圖就是...股價淨值比(PBR) < 1 (低於淨值)
例如車子標價20萬,但帳面價值70萬,可能是:車況有問題、急售、市況不好,從投資角度來說:可能撿便宜,但要小心有隱藏問題,像是維修超級貴。
有位朋友開過一款漫畫城市獵人開的mini,很便宜,但是一撞到,維修的錢會超過車價,有一天晚上接到朋友發生車禍的電話,因為這款車一剎車就是鎖死,剛好下雨就打滑,拖去車廠一問,因為骨董車零件稀有,維修超過車價,就直接0元轉給修車行處理了。
下圖就是股價淨值比(PBR)最低的前十年,而且剛好都是KY的股票,這也是為什麼我不碰KY的原因。

2️⃣籌碼變動:10%大股東
一般是看三大法人、分點、董監,但還有一個也蠻有趣的,就是10%大股東。
譬如說累積過去12個月變動量,大→小排序,變動次數6次以上才顯示。
材料-KY居然高達34.5萬張,是大股東買進的嗎?
(113_10應為114_10)

仔細一看不是。
過去有11個月份是賣出,只有今年6月大幅度增加35.3萬張,一查相關新聞,才知道是「一拆十」。引用相關報導:「材料-KY(4763)今年6月進行股票分割,在股票一拆為十的激勵措施下,原以為股價會迎來題材加持,卻仍在半年內從88元迅速滑落至約57元、跌幅逾3成。」
第二家愛山林(2540),如下圖,三月份增加1.46萬張,查了一下新聞應該是增資,這就沒啥好看的,但是10月(右邊的紅框)增加了約18.19萬張,這麼短時間應該不會是增資。
(113_10應為114_10)

查了一下董監持股變動,就是這個數字,所以主要是10%大股東增加的那一筆,與董監持股變動相當。
難道是董監看好公司發展,所以大量增持?

再到goodinfo.tw網站查看,多了約18.19萬張,怎麼持股%沒啥增加。
所以,股本一定也增加了,既然不太可能短時間又增資,那就是配發股票股利。
這就沒啥看頭了。
✅結論
將數字排序之後,兩邊極端的數字通常都沒啥好看的,譬如說增持大量股票,通常不是增資,就是配發股息,這些屬於「被動增持」,並不是我覺得公司發展大好或其他正向理由而增持。
不過,看看這些數據也還蠻好玩的,每一週挑個三五間來看,累積下來也可以增加許多財務方面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