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國的風土,提煉出的異色。而那色,滿溢翻鍋爆炒的油香。終於,不再是面目駭人的鬼,<地慾廚房 Morte Cucina, 2025>裡吃相難看的人和鬼一樣可怕。
當然,早已不乏女性復仇電影,尤其不乏女性受侵犯的主題,而本片吸引人的是一種幽微的虐人且自虐的氣質,關於復仇的代價、慾望的代價。
女主角再次遇到仇人,但仇人根本不認得她,她煞費苦心,以收服對方的胃收了對方的命。緩慢豢養的過程,豢養出雙向的依賴和眷戀,那不見得是愛,而是對應到仇人「這麼快將她遺忘」的事實,和事到如今無法放手的執念。電影透過漫長等待的時間性、四處遷徙的空間性,舒展出女性的耐心,也是生了根的痛苦。而女性的「恨」也夠「狠」。為了復仇,再次與仇人發生親密關係,肉體仍會喘息、呻吟,但內心的厭惡要掐滅、要戰勝那本性的軟弱。性,從強要、不要,到片尾的主動去要,已然屍化的仇人,對比在那樣的性關係裡,女性的生不如死。
然而,這樣的復仇,就是正義嗎?會帶來快感嗎?
與這有關的問題,導演彭力·雲旦拿域安(Pen-Ek RATANARUANG)在映後座談提及,片中兩段的女性並不一定是同一個人。但若如此,不光是正義、快感的問題,連復仇也成了毫無來由;又若真如此,導演讓角色自己長出的故事(導演提及劇本創作的過程),到底指向怎樣的人性?
女性的動機成了謎團,男性的動機同樣也付之闕如。甚至,在這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裡,反倒更令人好奇男性心理:儘管口腹之慾、肉體情慾是如此直白赤裸,但明知繼續只有一死,其猶未悔的一往無前,他的執念不也與女主角同樣強烈?
片尾的鬼魂說,讓本片再度回到一種勸世文體,生生世世糾纏不盡。似乎沒有了絕對的仇、絕對的愛,更像是供需般的依存關係,比起性別、比起正義,是否將故事放進歷史文化的殤裡,會有更通暢的理解?
#地慾廚房 #Morte Cucina #彭力雲旦拿域安 #Pen-Ek RATANARUANG #女性復仇 #性侵 #性別 #食慾 #性慾 #鬼 #泰國 #執念 #正義
同場加映:
幸福有罪<親切的金子>:曠日廢時的復仇之路
集體暴力下的倖存者<她有話要說+花漾女子>:正義的代價
生前最後一餐你想吃什麼<五星饗魘>:為吃而死值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