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幸福有罪│親切的金子 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 (200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披了復仇外衣而各擁不同內核:<我要復仇>講述在命運面前人實際上無從選擇、<原罪犯>則明白了人的禽獸本質和道德的可悲,<親切的金子>看似是最接近「復仇」的,而這看似的「表相」正是窺探本片的關鍵詞。
金子代表著眾「表相」的集合體。她在投案後回到現場模擬惡行,脫下口罩刻意建立自己就是兇手的印象,記者們卻震懾於她的美貌。介入這個世界我們主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觀眾」,受集體意識的內化總輕易地將美好與醜惡分成兩個陣營,一如前個句子將「美」「好」和「醜」「惡」慣性相連並將「美好」、「醜惡」視為反義的約定俗成,我們從不質疑潛意識的這種價值體系,<親切的金子>則做出「美,為何不能成惡」的思考。表相與本質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因果,也沒有一定的好壞對錯,卻是社會大多數不負責任的「觀眾」莫名給出的審判,我們看著表相認定他人就是我們以為的那樣,逃避人與世界的複雜性,也因為真相的複雜是人所無法承受的......
相關閱讀-朴贊郁「復仇三部曲」:
李英愛復仇作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論寫作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30會員
240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大仲馬的基度山行走的是快意恩仇的復仇之路,但若他發現親手揭示的正義的竟是種罪惡的輪迴,這樣的真相卻又叫人情何以堪? 被莫名監禁的吳大秀初始瘋狂的叫罵、哀求看守人說出自己被囚禁的理由,畫外音的自白是:「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會被囚禁15年,會比較容易忍受嗎?」;因為「已知」而在人心中劃下一道可以碰觸..
如何讓觀眾認同一個角色?通常使用「第一人稱」是最直接的方法,台詞中無數次的我我我,就像催眠一樣對觀眾下了暗示,我們透過他的眼睛去看而同樣懵懂,聽見他赤裸的自述而產生同情,當觀眾以為理解了這個角色,其實卻反倒是打開自己讓角色鑽進腦中主宰了我們。我們與吳大秀的關係,也是如此。
<我要復仇>是個名副其實的魔幻寫實之作,將真實放大到近乎荒謬,卻很像新聞上那種獵奇的地方軼聞,有些哭笑不得的矛盾感又在不自覺中重疊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如同歐巴桑才清掉亂貼的小廣告就撞上來張貼的小混混,兩者對看的那個瞬間、雙雙別過頭假裝沒事的潛意識,幾乎就是我們所運作的宇宙......
野,是香港電影的特色之一,武打動作類型完全體現這股血性,做過各種大場面的好萊塢也要甘拜下風、也會瞠目結舌,只因那樣的壯闊全出於人的氣魄,回歸一個一個的「人」,單單是這樣的肉身能達到怎樣的極限、運作出怎樣的精巧,心智又得直面多大的恐懼、撐得住幾次差之毫理失之千里的計較?
「任何人都可能是你,而我一直是任何人」史密斯對尼歐如是說,詭辯般的句子卻捕捉兩者互文的精妙,三部曲中身為彼此對立面的兩人成為了共生關係,沉浸虛擬世界的人們也將被定義自己的力量所控制;只要感覺對了,幻想就能成為現實,當虛擬和真實沒有了界線,信仰真實、尋找真實的事物將毫無意義,你若不再是以前的你、也不會
拍謝少年有首很有口氣的歌名如是説:「兄弟沒夢不應該」,但若擁有夢想就該一如阿茂,是一份關於夢的終極情懷,這種鐵錚錚的老派浪漫,未知是否還存活在這個時代,「年輕」卻絕對難以明白,唯有為了夢想老過、死過,才能領略揮霍所有的那份奢侈和勇氣......
大仲馬的基度山行走的是快意恩仇的復仇之路,但若他發現親手揭示的正義的竟是種罪惡的輪迴,這樣的真相卻又叫人情何以堪? 被莫名監禁的吳大秀初始瘋狂的叫罵、哀求看守人說出自己被囚禁的理由,畫外音的自白是:「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會被囚禁15年,會比較容易忍受嗎?」;因為「已知」而在人心中劃下一道可以碰觸..
如何讓觀眾認同一個角色?通常使用「第一人稱」是最直接的方法,台詞中無數次的我我我,就像催眠一樣對觀眾下了暗示,我們透過他的眼睛去看而同樣懵懂,聽見他赤裸的自述而產生同情,當觀眾以為理解了這個角色,其實卻反倒是打開自己讓角色鑽進腦中主宰了我們。我們與吳大秀的關係,也是如此。
<我要復仇>是個名副其實的魔幻寫實之作,將真實放大到近乎荒謬,卻很像新聞上那種獵奇的地方軼聞,有些哭笑不得的矛盾感又在不自覺中重疊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如同歐巴桑才清掉亂貼的小廣告就撞上來張貼的小混混,兩者對看的那個瞬間、雙雙別過頭假裝沒事的潛意識,幾乎就是我們所運作的宇宙......
野,是香港電影的特色之一,武打動作類型完全體現這股血性,做過各種大場面的好萊塢也要甘拜下風、也會瞠目結舌,只因那樣的壯闊全出於人的氣魄,回歸一個一個的「人」,單單是這樣的肉身能達到怎樣的極限、運作出怎樣的精巧,心智又得直面多大的恐懼、撐得住幾次差之毫理失之千里的計較?
「任何人都可能是你,而我一直是任何人」史密斯對尼歐如是說,詭辯般的句子卻捕捉兩者互文的精妙,三部曲中身為彼此對立面的兩人成為了共生關係,沉浸虛擬世界的人們也將被定義自己的力量所控制;只要感覺對了,幻想就能成為現實,當虛擬和真實沒有了界線,信仰真實、尋找真實的事物將毫無意義,你若不再是以前的你、也不會
拍謝少年有首很有口氣的歌名如是説:「兄弟沒夢不應該」,但若擁有夢想就該一如阿茂,是一份關於夢的終極情懷,這種鐵錚錚的老派浪漫,未知是否還存活在這個時代,「年輕」卻絕對難以明白,唯有為了夢想老過、死過,才能領略揮霍所有的那份奢侈和勇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幸福者退讓原則」強調幸福的人應遠離爛人爛事,避免因與生活不幸者糾纏而損失更多。 這些人因無所失去,常以怨懟拖他人陷入痛苦。 與其爭高低,不如保持距離,守護自己的幸福。 這不是冷漠,而是對自己負責的智慧。 人生短暫,應專注值得的人事,微笑祝福後瀟灑轉身,避免不必要情緒消耗,活出更幸福的生活。
有時候心底會突然昇起一個聲音:啊!好幸福啊! 小小的聲音,或者說是一個感覺,意識層的我用語言將之形容出來,幸福的感覺。 幸福通常出現在微不足道的時刻,現在努力思考的我也舉不出例子。不過今天下午工作時發生一件讓我感到幸福的事情,當時我想著,啊!錄個影記錄此刻的幸福好了。 這些幸福如碎片般散落在生
Thumbnail
追求真正的學習與幸福:從成長心態到善行實踐,探討內在動機與幸福感之間的深層連結。學習不應只為成績,而應著重於過程與成長;幸福的來源也不僅限於物質,更在於人際連結與善行。
Thumbnail
#此書蘊含死生、關懷大自然等多面向的深邃思考,堅持幸福理想的追求,足以增長智慧,確是一本成長過程不宜錯過的童話。 (一)由兒童劇至童話 童話的寫作特色是想像豐富、淺顯有趣,其閱讀對象為孩子們,不過童話的主題內涵和表現形式的結合如果達到藝術的高度,非但不讓人覺得「幼稚」,也能夠吸引成年讀者,百看不
Thumbnail
那些爛事都只是污泥,撐到最後,原本唯利是圖也能因境轉識,開出聖潔蓮花! 不是你以為的道德規範才是正道;而是,傳統意義下的爛人,看他如何因應當下,便活出他生命的尊貴⋯⋯ 極自私的人從不考慮他人,為他做再大的犧牲,也不會感謝你。 可是,壓抑過頭的人會做出殘忍的事,甚至傷及無辜,但他仍一副可愛的模樣⋯⋯
Thumbnail
突破傳統愛情劇的劇本,藉由角色性別處境置換,探討婚姻中的性別不平等和家族矛盾。劇本透露了對婚姻價值觀的重新思考,並提出對於性別平等和幸福婚姻的反思。
Thumbnail
千萬不要否定我們一路以來所有的選擇,妳要繼續選擇,別停下腳步,如果無法改變未來,那就創造下一個未來,別被惡夢打敗,一定要照亮未來。--《雖然不是英雄》福歸拄
許多關於《惡女訂製服》的影評,著重在「惡女」,以及她的「復仇」。本篇文章嘗試從影片內容闡述,為什麼女主角其實不能算是惡女,而且她原本,也沒有一定要復仇。
原本以為是一部看綠茶搶走另一半的戲碼,殊不知那背後要表達的情緒後勁這麼強(太震撼) 簡慶芬這角色。從開始的綠茶婊到後面的堅強到令人心疼。只為了得到認同得到愛。於是她創造了個“敵人”。好讓自己能在比較中得到優越感? 原本以為瑞掰咖的人設會是活出自我的新時代女性。但導演不走那套。。。。
Thumbnail
用雙面女形容珍妮佛,直觀的說法是指她外表乖巧內心卻無比兇殘,但另一方面,彷彿也指涉了她身心同時處在被害與加害之間的矛盾,那些無助,哭泣,歇斯底里,某種程度而言之所以這樣逼真,也許不全然是演戲,而是她內在痛苦的反應。
Thumbnail
「幸福者退讓原則」強調幸福的人應遠離爛人爛事,避免因與生活不幸者糾纏而損失更多。 這些人因無所失去,常以怨懟拖他人陷入痛苦。 與其爭高低,不如保持距離,守護自己的幸福。 這不是冷漠,而是對自己負責的智慧。 人生短暫,應專注值得的人事,微笑祝福後瀟灑轉身,避免不必要情緒消耗,活出更幸福的生活。
有時候心底會突然昇起一個聲音:啊!好幸福啊! 小小的聲音,或者說是一個感覺,意識層的我用語言將之形容出來,幸福的感覺。 幸福通常出現在微不足道的時刻,現在努力思考的我也舉不出例子。不過今天下午工作時發生一件讓我感到幸福的事情,當時我想著,啊!錄個影記錄此刻的幸福好了。 這些幸福如碎片般散落在生
Thumbnail
追求真正的學習與幸福:從成長心態到善行實踐,探討內在動機與幸福感之間的深層連結。學習不應只為成績,而應著重於過程與成長;幸福的來源也不僅限於物質,更在於人際連結與善行。
Thumbnail
#此書蘊含死生、關懷大自然等多面向的深邃思考,堅持幸福理想的追求,足以增長智慧,確是一本成長過程不宜錯過的童話。 (一)由兒童劇至童話 童話的寫作特色是想像豐富、淺顯有趣,其閱讀對象為孩子們,不過童話的主題內涵和表現形式的結合如果達到藝術的高度,非但不讓人覺得「幼稚」,也能夠吸引成年讀者,百看不
Thumbnail
那些爛事都只是污泥,撐到最後,原本唯利是圖也能因境轉識,開出聖潔蓮花! 不是你以為的道德規範才是正道;而是,傳統意義下的爛人,看他如何因應當下,便活出他生命的尊貴⋯⋯ 極自私的人從不考慮他人,為他做再大的犧牲,也不會感謝你。 可是,壓抑過頭的人會做出殘忍的事,甚至傷及無辜,但他仍一副可愛的模樣⋯⋯
Thumbnail
突破傳統愛情劇的劇本,藉由角色性別處境置換,探討婚姻中的性別不平等和家族矛盾。劇本透露了對婚姻價值觀的重新思考,並提出對於性別平等和幸福婚姻的反思。
Thumbnail
千萬不要否定我們一路以來所有的選擇,妳要繼續選擇,別停下腳步,如果無法改變未來,那就創造下一個未來,別被惡夢打敗,一定要照亮未來。--《雖然不是英雄》福歸拄
許多關於《惡女訂製服》的影評,著重在「惡女」,以及她的「復仇」。本篇文章嘗試從影片內容闡述,為什麼女主角其實不能算是惡女,而且她原本,也沒有一定要復仇。
原本以為是一部看綠茶搶走另一半的戲碼,殊不知那背後要表達的情緒後勁這麼強(太震撼) 簡慶芬這角色。從開始的綠茶婊到後面的堅強到令人心疼。只為了得到認同得到愛。於是她創造了個“敵人”。好讓自己能在比較中得到優越感? 原本以為瑞掰咖的人設會是活出自我的新時代女性。但導演不走那套。。。。
Thumbnail
用雙面女形容珍妮佛,直觀的說法是指她外表乖巧內心卻無比兇殘,但另一方面,彷彿也指涉了她身心同時處在被害與加害之間的矛盾,那些無助,哭泣,歇斯底里,某種程度而言之所以這樣逼真,也許不全然是演戲,而是她內在痛苦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