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派做為一種可能(四):溝通與交換意見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社會存在多元價值,所以需要溝通。然而到底什麼是溝通?

 

許多世界級大師曾對此提出各種高見,近年「溝通倫理」也夯得很,是超級顯學,但我們要跳過大師和理論,用最「去專有名詞化」的語言來談這個問題。為什麼?

 

因為有次開國際會議,有學者對我說:「你研究德行倫理?現在最當道的是溝通倫理啦!溝通理論才有搞頭啦!」林杯聽了就起賭爛,所以不幫他們宣傳、業配,本文直接省略所有人名和理論名稱!超爽!

 

那我們要從哪邊談起呢?就從「聽不懂人話」開始吧。

 

人話

 

前面幾篇提到了資源的差異,以及多元的價值主張。價值主張是人思考與行動的出發點,如果對於其他不同價值主張缺乏理解,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會發生衝突。因此我們總說要持寬容的態度傾聽,努力促成對於彼此立場的理解。

 

而語言就是我們主要的溝通工具,如果不用語言溝通,那就要以暴力(也算是一種肢體語言)解決了。但暴力解決有其風險,你可能會打輸,所以保守一點,還是想辦法用語言溝通好了。

 

整體來講,語言是種很好用的東西,而且幾乎「人人都有」,但我們使用的共通語言還是存在著細微的差異。

 

以台灣式的「國語」為例,我們因為出身背景的不同,用詞和發音或有差別,雖然可運用有共識的符號進行基本溝通,但也會使用特殊詞彙和發音來「畫線」,突顯自身的價值觀與所屬群體。這代表有時我們會想辦法讓對方懂(像是老師要教學生時),有時則是想讓對方不懂(像老師炫耀專有名詞來強調權威時)。

 

所以問題來了,當你打算使用語言來溝通(讓彼此互「懂」)時,對方可能把語言當成盾牌(想讓你不「懂」),這時溝通就可能當機。

 

此外,就算雙方有意「互懂」,也使用共同符號,但因為價值主張不同,講了半天,還是認為對方「不懂」,甚至講到最後,感覺自己也好像變不懂了。因此有某流派認為,我們當代社會看來有熱烈的公共討論,好像人人都企圖透過溝通來建構共識,但從來就沒有真正達成什麼共識,大家討論(或吵了)半天之後停下來,往往是因為累了,或發現值得吵的新議題。

 

也就是說,我們都在裝討論,裝客觀,裝共識,但大家打完收工回家之後,沒有什麼改變。

 

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呢?還是用暴力解決比較好?左右派還真的都提出類似的想法,有點暴力,有點壞。

 

有些左派的想法是,人可以建構一個溝通的大平台,人人在這大平台上,用這大平台的規則來互動,那就沒有問題啦!一定能達成共識der。但這大平台由誰來建呢?左派。為什麼是左派?因為左派的理念是世界上最棒的真理。如果人家不接受呢?就教育他們接受,或是打到他們接受囉!想辦法讓人人都擠到大平台上,這樣我們就能有滿滿的大平台。

 

好,左派這套有點說服力,但也讓人擔憂,因為硬搞下去,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其結果會有點像右派裡集權主義的那票人。右派也的確有這種「我最精英我最對,我的價值觀大無敵」的單一大平台想法,因此左右兩造都會用教育和暴力來蓋平台。

 

但事情發展到現在,效果好像都不是很好。不是搞到整個平台倒掉,就是搞了六七十年,依然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上去大平台。在大平台上的人雖然可能是相對多數,他們也常憤怒的指責不上平台的人是「聽不懂人話」,但鬧到最後,往往是大平台上的人越來越少,變成普通平台、小平台。

 

為什麼?因為建構大平台的基本符號原理(慣用的語言和文法)太白痴,難以提升,又或是大平台底下的價值基礎有問題,不再對應時代的需求,甚至根本是錯的(如馬克思經濟學)。

 

這種大平台理論,都是精英主義、父權主義思維。本系列最前面提過,左派意見領袖也都是社會精英,就是精英都自建一個大平台,然後希望所有人都要加。然後這些大平台都不夠好,不像臉書絕大多數人都加。

 

小平台

 

好,拉回來,要建一個大平台沒那麼容易,那還有其他方法「講人話」、「懂人話」嗎?

 

有些學者主張,人的溝通不需要大平台,只要一點點「小共識」就好,像是依賴「共同理性」,採取尊重、先聆聽他人意見的價值立場,尊守簡單的溝通法則,就可以慢慢建構出更多的共識,不斷累積這種共識,世界就祥和了。

 

我還是不講他們是誰,就說是「小平台」理論好了。小平台理論看來不錯,穆斯林與黑死金屬也有機會產生共識,只要他們接受上面的出發點(小共識)。不過我們馬上可以追問,做為其理論根本的「共同理性」,真的存在嗎?像是1+1=2?

 

我可以直接講結論:學界還在吵。雖然「很可能有」,但明指有或沒有,都有成千上百的學者會跳出來戰說:「我要打爆你們這些逆賊!」因為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為了世界的祥和,我只能先跳過這個議題。

 

但我們能確定的是「大家還在吵」,所以這代表連「小共識」也不太有共識。舉例來說,像許多人認為共同理性來自於人類生理條件,特別是腦,又因為結構類似,所以我們會有相近的需求(像是都要吃東西來獲取熱量),並產生出相近的反應(肚子餓就心情不好)。因此我們可以從人類的共同需求(繁衍與生存),來發展出一些最基本的小平台。

 

不過細心的人,一定會發現上面的推論過程有點太樂觀,漏掉很多小細節。人類的腦是「很像」沒錯,但就科學角度來看,還是有著一些差異,這些差異就算再小,也會造成反應上的巨大落差。因此就算大家都要繁衍與生存,這兩的目標化為實際指涉時,也可能有難以化解的矛盾。

 

這個也落差,那個也落差,怎麼辦?

 

腦還算是比較「實在」的東西,就別說是「尊重」、「聆聽」這種混了一大堆現成價值觀的概念了。假設某位女士拚死硬擠出一條十公分的乳溝,我到底是要盯著看才算尊重?不看才是尊重?還是要小看一秒算尊重?拿條絲巾幫她擋一下?

 

談到這就夠了。這派搞不下去der,別說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他們自己的徒子徒孫可能也不太知道自己師父在說什麼。

 

那還有出路嗎?

 

交換意見

 

或許我們應該從手段目的之關係來重構思考脈絡。我們之所以要溝通,是為了建立共識,因此「建立共識」看起來是我們的共同目標。但這邊有個邏輯問題:如果都還沒有開始溝通,怎麼會知道我們有共同目標咧?

 

或許把「溝通」改成「交換意見」會好一點。透過表達的過程,我有機會接觸你的整套意見,我也展現我的整套意見。雙方能不能弄懂彼此的主張,是否建立共識,都是其次,「交換意見」這事的確是存在著的。這可以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

 

如果把交換意見當成目的,那我們所有向外的表達行動都可以對應到這種企圖。如果把交換意見當成手段,那就代表我們可以透過這種活動來達成一些什麼。那是要達成什麼?

 

不知道。

 

但我們都知道的確有很多人想表述意見,並和別人交換意見。不管是為了建立共識或壓迫對方,交換意見的行動的確存在,而且沒有明確的形式:不會像大小平台派說要守什麼規矩。有時交換意見的A方都在講,B方都在聽,而且B頂多是「嗯嗯嗯嗯嗯」的回應,最後說:「我要去洗澡了,掰。」(使用者下線)

 

這也算是交換意見。有沒有共識,不重要,但你知道他們在交換意見。

 

因此對於一個肯認社會資源差異,知道存在多元價值,也瞭解到行為原則的多樣性的右派來說,交換意見的行動可能替自己創造更多價值(說服一些人),也可能造成損失(罵幹哩娘被暴打,還被判有罪),那麼對自己來說,就有好好經營、投入的價值。

 

好啦好啦,我們要切回政治面了,但再給我一點段落說明「交換意見」。

 

整體來看,交換意見是普遍的社會活動,更是社會「合作」活動(應該有第二個人存在,當然你要和初音交換意見也行,但初音也是別人做的吧,你等於是在和他們交換意見),這就會符合行為者倫理學的價值模組:「交換意見」的行動可能發展出專屬的德行(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追求其卓越標準的過程中,我們可能獲得非常高度的內在價值。

 

也就是說,交換意見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直接指向什麼「共識」,而是對當事者本身造成正面影響,讓他覺得快樂或滿足,可謂提升「已識」。這種滿足不是來自於可量化的結果(如「說服五個人接受你的意見」),而是透過「認真的行動」。

 

講得太玄啦!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傳統的左派或右派,會認為公開溝通或公共事務討論會導向一個或少數幾個客觀的焦點;所有人會從自身的主觀想法和價值出發,一邊討論一邊修正,正反合正反合提升,然後大家一起達到高峰。阿斯~~

 

但改良版的右派會認為,這種交換意見(討論)的過程就算是各說各話,沒有共識,更無法聚焦,但只要當事人(指主體,不是「被交換意見」的客體那邊)有意識的提升自我的「交換技術」,就可能在這過程中獲得一些內在價值。

 

像是死肥宅和正妹傳LINE,就算正妹一直嗯嗯嗯嗯然後去洗澡,肥宅只要有努力掙扎過,他還是能獲得一些價值或自我提升。

 

這種價值當然很自爽,但在無法確定存在「一起爽」的可能性之下,這種自爽已經能改善自我的處境。隨著對於交換意見行動的投入資源增加、技術提升、產出提高,行為者就會進入一種「擬客觀化」的情境,他們可能在某個階段突然成為價值的主導者,創造出自己的「擬平台」。

 

又講得太難啦!就是肥宅纏到最後,如果真的「交換意見的技術」能隨經驗有效提升,他就會從死肥宅變成「有趣的胖子」、「好笑的胖子」、「有喜感的傢伙」、「很像熊本熊的那個」,狀況就不一樣了。

 

虧妹高手,也是從得罪妹高手開始練起的,沒人天生就擅長交換意見,你只是沒看到他吃屎的過程而已。到這邊,就可以一秒回到政治上。

 

政治上的虧

 

在政治上,各種社群會交換意見,爭奪政治資源的重分配。那什麼樣的交換意見模式比較好呢?這標準先是自訂的,等到自己發現交換意見的效率越來越低落,越來越沒人鳥,產生的價值越來越少,這社群如果還想追求卓越,那就必須改變交換意見的方式。他們可以自己想解決方案,也可以抄人的,反正怎麼樣改,要不要改,要提升還是墮落,都是他自家的事。

 

我就舉最近總統府對同婚的反應:總統府秘書長出來開記者會發言回應,然後總統透過臉書「放話」,這是總統府當前「公開」交換意見的常見方式之一(當然「私下」可能對於各權力單位還有其他交換,但於此先略過不談­)。

 

好,秘書長開記者會,總統用臉書發表意見,這我們現在都已經習慣了,不會覺得有啥怪怪的地方。但還是有人覺得怪怪的。同一天晚上,我開車時聽到陳揮文的節目,他似乎對於這種交換意見的方式很不滿,認為有失大體,認為只在臉書發言不入流。

 

因為我聽一下就轉走了,所以不清楚他的詳細理由是什麼,也許是認為總統應該出來親自講話,或是用發言人,不應該用秘書長,也不應該用臉書發表意見。但不論他的主張是什麼,他顯然認為這種交換意見的方式有違某種常模(很可能是過往總統建構的常模),而破壞這種常模,將妨礙總統府這個單位追求卓越。

 

但是,這樣的現有模式,真的會防礙追求卓越嗎?或是更能創造卓越呢?我要強調,我也不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但如果是我主持總統府的公關事務,我也一樣會用臉書發表文字內容,至於由誰開記者會,則尊重總統的想法。為什麼呢?因為百姓在意的是資訊的快速準確傳播,不是你的什麼傳統派頭、威嚴。

 

但這種行動模式可能隨時會變。現在是臉書,將來可能像美國一樣變成推特,又或是下一個世代的網路社群軟體,反正什麼好用,什麼大家都用,就用吧。這樣看來好像有點效用導向,但其實不太一樣。

 

過往的右派,或說傳統的右派,會分成兩種價值標準,第一種是看重手段、形式或義務本身的價值,很重視儀節、傳統、派頭。另一派看重積效,何者客觀績效高,就勝出囉。

 

但以「交換意見」為思考主軸的右派,反而會從主觀角度出發,不太講客觀,或者說,很必要時,才會參考客觀原則或方式。他們也不會太看重具體手段,而是講求方法的「演化」。政客所採用的行為模式可能會隨環境不斷演進,以前發電報,後來有廣播,再來是電視,現在是網路直播,這些手段之間的關係不是斷裂或取代,而是演化出來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自我價值,特別是不可量化的價值部分。

 

於此我們可以拉回來,做個結論。

 

這個世界很多元,有各種價值主張,這會讓我們想要透過溝通行動追求之間的共識,找出一個最棒的價值觀。但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有待確認的價值觀,而且是對人類理性相對樂觀的價值觀。

 

另一種想法,是右派風格的,但和其他左右派都不同。他們認為這個世界有各種差別,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在溝通,但其實只是交換意見,最後都還是回歸本位的內在價值思考。雖然可能一直是各說各話,但為了提升我們自身的價值,我們會觀察,會偷學別人,這也同樣可以推動行為模式的演化,往某種相類的標準前進。

 

講共識,真的太樂觀,但講「我想爽」,大家就好像能懂,以自己的方法去「懂」,然後偷看人家的爽法是不是更好,有什麼可以偷抄的地方。每個人依然是獨立的個體,又能不斷的成長。這模式不是很好嗎?就算沒有共識,大家也可以吐嘈求進步。

 

但這種想法有個地方不太好,那就是:弱勢團體該怎麼辦?

 

他們可能連偷學的機會與能力都沒有,就被其他社群吃掉了。這是右派理論最大的難題,我們也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面對這個困境。

 

 

系列回顧:

右派做為一種可能(一):理論的空隙

右派做為一種可能(二):從差異到資源

右派做為一種可能(三):從資源到多元

 

 


本期因編輯工作失誤導致文章延遲發布,在此致歉 Orz


《渣誌》:一人雜誌社

raw-image

封面圖片:賈克-路易・大衛所繪的法國大革命網球廳宣誓。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的各種立法議會中,革命派和保王派分坐左右,為後世「左派」、「右派」的濫觴。

編輯:宅編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渣文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只要是有裁判角色的運動競賽,就會有誤判,但有時意圖以科技方式或其他技術減少誤判率,甚至取消、降低裁判權威時,就會碰到強大的阻力,並收到這類「聖旨」:「誤判是比賽的一部分」,或「裁判也是比賽的一部分」。</p>
<p>前一篇裡頭,我們提到一種教學上的可能性,就是用「生命」來教的。這可以說是種示範教學,「以身試法」的那種示範。好,那就這個角度來看,會有好老師與壞老師之別嗎?</p>
<p>這篇要來談談是否有可能出現「個人的宗教」。「個人的宗教」和前面提過的「開廟」不太一樣,是指「我自己創一個宗教,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信也沒關係」。</p>
<p>廢話不多說,但是講太明會被吉,所以點到為止:我覺得錢最多的那個會贏。錢之外呢?「中華大聖人」會贏。</p>
<p>資源的不均,會影響權利(right)與權力(power)的不均,一切「分別心」就從這邊開始。那右派會怎麼看這個議題呢?</p>
<p>放水球系列的最後一篇,談解決方案,同時深入看一下這中間的「德行」問題。</p>
<p>只要是有裁判角色的運動競賽,就會有誤判,但有時意圖以科技方式或其他技術減少誤判率,甚至取消、降低裁判權威時,就會碰到強大的阻力,並收到這類「聖旨」:「誤判是比賽的一部分」,或「裁判也是比賽的一部分」。</p>
<p>前一篇裡頭,我們提到一種教學上的可能性,就是用「生命」來教的。這可以說是種示範教學,「以身試法」的那種示範。好,那就這個角度來看,會有好老師與壞老師之別嗎?</p>
<p>這篇要來談談是否有可能出現「個人的宗教」。「個人的宗教」和前面提過的「開廟」不太一樣,是指「我自己創一個宗教,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信也沒關係」。</p>
<p>廢話不多說,但是講太明會被吉,所以點到為止:我覺得錢最多的那個會贏。錢之外呢?「中華大聖人」會贏。</p>
<p>資源的不均,會影響權利(right)與權力(power)的不均,一切「分別心」就從這邊開始。那右派會怎麼看這個議題呢?</p>
<p>放水球系列的最後一篇,談解決方案,同時深入看一下這中間的「德行」問題。</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從高松機場展開的四國之旅,它獨特的步調,讓我體會了一場截然不同的日本旅行體驗。這樣的旅行方式好比一場暫停與重啟生活步調的悟道之旅。
Thumbnail
🎉新連載上線! 突然出現的轉學生竟然是異世界勇者,但第一天上學就大喊 「🫓蔥花米菓要滅亡了~~!💦」究竟是什麼意思……?? 來自OO大陸的他們又為什麼會輾轉來到地球宇宙呢~ 想知道軟Q勇者們穿越來地球後會發生什麼事,請追蹤後續更新唷! 喜歡的朋友也歡迎轉發甘溫甘蝦~🙏
Thumbnail
在荷蘭議會選舉中,極右派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政黨PVV成為最大贏家,可能贏得最多席位的可能性,反映出選民對移民問題日益擔憂。本文介紹了PVV黨魁維爾德斯的主張以及荷蘭政治版圖的最新動向,並提及其他主要參選人的資料。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美國期中選舉,川普與共和黨不如預期並沒有掀起浪潮,拜登與民主黨沒有出現兵敗如山倒。過去共和黨偏向保守,維持美國現狀,而民主黨要改變現狀,如今兩黨異位,對國家目前狀態的態度,左派現在更偏向保持美國現狀,更著重防止美國衰退,而共和黨更想要改變美國社會與政治界的基因,所以它被認為是比較激進的黨派的結果。
  遺產稅,是一項左右派時有爭論的題目。而遺產稅在台灣也經過幾次的演變,從中可以看出不同著眼點的考量。 制度流變   在遺產稅立法初期採用的即是累進稅率制,可以看出背後量能課稅的原則,希望能達到財富重新分配、增加政府財源等目的,最高邊際稅率曾達70%(民39年)。這樣的稅制其實可以看出追求「平等」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從高松機場展開的四國之旅,它獨特的步調,讓我體會了一場截然不同的日本旅行體驗。這樣的旅行方式好比一場暫停與重啟生活步調的悟道之旅。
Thumbnail
🎉新連載上線! 突然出現的轉學生竟然是異世界勇者,但第一天上學就大喊 「🫓蔥花米菓要滅亡了~~!💦」究竟是什麼意思……?? 來自OO大陸的他們又為什麼會輾轉來到地球宇宙呢~ 想知道軟Q勇者們穿越來地球後會發生什麼事,請追蹤後續更新唷! 喜歡的朋友也歡迎轉發甘溫甘蝦~🙏
Thumbnail
在荷蘭議會選舉中,極右派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政黨PVV成為最大贏家,可能贏得最多席位的可能性,反映出選民對移民問題日益擔憂。本文介紹了PVV黨魁維爾德斯的主張以及荷蘭政治版圖的最新動向,並提及其他主要參選人的資料。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美國期中選舉,川普與共和黨不如預期並沒有掀起浪潮,拜登與民主黨沒有出現兵敗如山倒。過去共和黨偏向保守,維持美國現狀,而民主黨要改變現狀,如今兩黨異位,對國家目前狀態的態度,左派現在更偏向保持美國現狀,更著重防止美國衰退,而共和黨更想要改變美國社會與政治界的基因,所以它被認為是比較激進的黨派的結果。
  遺產稅,是一項左右派時有爭論的題目。而遺產稅在台灣也經過幾次的演變,從中可以看出不同著眼點的考量。 制度流變   在遺產稅立法初期採用的即是累進稅率制,可以看出背後量能課稅的原則,希望能達到財富重新分配、增加政府財源等目的,最高邊際稅率曾達70%(民39年)。這樣的稅制其實可以看出追求「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