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神探四部曲(2):為何罪犯會犯罪?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第一篇我們討論過,如何提高兒童對於危險事件的察覺,這一篇要來探討最為爭議的「罪犯」本身——罪犯的形成?家庭?教育?腦部異常?行為衝動背後的原因?

 

「幾乎所有罪犯都是有跡可循的」

 

前面提到的衝動三部曲:「孩童時期虐待動物或弱小、超過正常年齡的尿床、玩火」,是出自於1963年精神病學家John Macdonald提出的「麥克唐納三元素」(Macdomnald triad),廣為人知但也備受爭議——「因為尿床並不能作為準確的預測,玩火跟虐待動物在男孩中常見,並且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如焦慮或受了同年齡孩子的影響。」(《天生變態》P.152)

 

那麼,罪犯是天生或後天呢?

 

答案是都有,人的一切都是「天性跟環境互相作用的結果」。

 

先天的部分,要先知道基因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人類染色體上存在著約兩萬組基因……其中由四種鹼基TACG兩兩成對,在46條染色體構成上就包含了超過600萬對鹼基對。其中有些變化,形成不致命的突變,稱為SNPs(單核苷酸多態性),迄今人類身上已經發現超過兩千萬種SNPs;這當中有的關係到控制神經傳導物質的催化和抑制媒介,就像車子的油門跟剎車一樣。

 

血清素與憂鬱症、躁鬱症、睡眠、思覺失調症、幻覺、恐慌與心理變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血清素的分解脢叫做「MAO-A」(單胺氧化酶A),由MAO基因生產,這基因有個催化媒介,分為長短兩種,短的跟攻擊性行為有關,被稱為『戰士基因』」(《天生變態》P.113)

 

「戰士基因會造成好勝心與暴力行為,是造成心理變態的潛在條件之一。」(《天生變態》P.120)

 

此基因男性遺傳率高於女性,且受睪固酮引響,這也是為何男性罪犯較多的原因。但除了血清素,腦內還有太多成分會影響到行為:多巴胺催產素血管加壓素,甚至連腦中杏仁核對於壓力啟動憤怒反應、是否能被大腦前額葉及時壓制,都是關鍵。單獨只看一項「戰士基因」並不能完全推斷。

 

「大多數繁複的適應性行為,並非只由某條基因調控……沒有任何一條單獨的基因可以決定人天生暴力或行事被動。」(《天生變態》P.131)

 

單獨一項基因不能作為全部的解釋,這在《破案神探:首部曲》當中也有同樣的描述:

 

1966年,理查史派克在南芝加哥一處屋內殺了8名護理學校的學生,被判了好幾個無期徒刑。他下手殘酷,所以許多醫療和心理團體對他進行各種推測。剛開始,有人表示他的基因多了一個Y染色體,認為這樣會增加攻擊及反社會行為。這種風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流行。

 

一百多年前,當時的行為學者利用顱相學(phrenology)研究頭顱的形狀,預測性格和心智能力。近期,研究者認為腦波圖如果出現14Hz和6Hz的「陽性棘波」,就是嚴重人格失序的證據。法庭上人們為XYY爭論不休,但不容辯駁的是:許多人都有這種基因特徵,但沒有超乎異常的攻擊或是反社會行為。為了平息眾議,醫師對史派克進行詳細的檢查,結果發現他的基因完全正常,根本沒有多出來的Y基因。(《破案神探:首部曲》P.129)

 

而且,人類的基因庫當中會保留著這樣的基因:

 

然而,這些特殊基因並非全然壞處。2009年杜克大學進行的研究「這些基因的孩子,神經突觸內存留有更活躍的血清素,會表現出對壓力更好的因應力」(《天生變態》P.154)

 

除此之外,暴力行為還跟後天的環境、教養,有極大的關係:

 

「如果一個孩子在兩歲時,控制倫理道德的眼眶皮質(大腦情緒皮質Limbic部分)受到損傷,他可能會無法建立是非觀念;如果損傷出現在8歲,那麼這人的眼框皮質還可以幫助大腦其他部位判斷是非,但因為眼框皮質還參與抑制衝動部分,所以可能永遠都無法抑制而自己不斷犯錯。如果出現在少年或成年後,可明辨是非、可抑制衝動;但在充滿壓力的情況下,這個人很容易突破忍耐的界線,衝動行事。」(《天生變態》P.147)

 

大腦皮質要穩定需長達20年的時間,其中重要的結論是:「20歲前是神經傳導物質有關的精神類疾病,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首次出現明顯症狀的時候。」(《天生變態》P.150)這時候的外界刺激也是極大的:升學考試、戀愛、求職壓力、入伍……等,這也是為什麼在社會新聞上看到的罪犯可能會落在這個年齡層。

 

黑暗從何而來?

 

然而,要如何讓這些人在孩童時期就受到的正確的對待?唯有用「光明、積極、充滿愛」的態度,才能讓其不至枯萎,順利綻放。並不是讓孩子生長在無壓力的環境,或是給予過多的幼兒學齡前「操控」:音樂、遊戲、特定飲食,這些長期追蹤下,對於兒童的行為——空間任務處理、注意力集中、手眼協調幾乎沒有作用。當然也不是極端跟暴力的方式,而是要認清:「孩子會按照自己的方式長大,除非你用強權毀掉他」(《天生變態》P.156)

 

這裡由腦科學家詹姆法隆(Jim Fallon)提出全新的「心理變態三元素」,對於黑暗從何而來提出解釋:

 

1.眼眶皮質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前額葉皮質功能低下。

2.基因出現多處高風險突變(其中最有名的為戰士基因)。

3.童年早期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天生變態》P.157)

 

這是英美的情況,但仍有不同社會背景的影響。

 

在亞洲國家,其實是不同的。尤其日本,犯下「突發型」罪犯的高材生、「想要殺人試試看」的殺人青少年,可能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 P.92)

                     

而原因相當多:

 

「無力又遙遠的父親、要求過多無法放手的母親」、「無法靈巧地反抗又缺乏溝通橋梁、誤以為如果不殺人就無法獲得解放跟自由的孩子」、「想要被愛、被認同的渴望被捨棄,依存網路而生的心理困境」,甚至是「現代社會人群孤立,人際關係交流不足」等等。(《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P.96、P.113、 P.144)

 

在震驚日本的「秋葉原無差別殺害事件」,25歲的兇手加藤智大駕著小貨車衝撞路人,並且用刀砍殺,造成7死10傷,逮捕時說著:「想殺人,誰都可以」、「世界上一切都很煩」、「想要獨佔新聞版面」。回顧他的成長過程,只有八個字:「過度保護、奪其意志」可言。

 

「出身菁英的父母,很愛孩子,也很有教育熱忱;但就因為是這樣努力又幹勁拼命的父母,才讓孩子痛苦」、「不給孩子零用錢,因為不想養成亂花錢的習慣」、「不准交女朋友、不能帶朋友到家裡玩」(《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P.31)

 

適度地給零用錢,表達除了愛,還有讓孩子體驗獨立跟自決的心情。但「小男孩」變「男人」對母親的衝擊,不要說性教育了,嚴格到連朋友都不能互動,妨礙了孩子學習自由交流、促使成長獨立離開父母的機會。

 

這在我矢志要做幼齡家庭性教育的推動路上,就常常遇到這樣的質疑:

 

raw-image

 

 

甚至連最近淪為網友笑柄的「健康課本書頁開闔」爭議:

 

raw-image

 

想到其他同樣保護幾近過度的家庭,脫離現實的心靈對於性的扭曲解讀,不禁汗流浹背阿...

 

raw-image

 

再看到加害者其他的童年過程:

 

「過度的斥責,甚至曾有過吃飯吃到一半,情緒激動的母親把飯菜都倒在報紙上,加害者一邊哭著一邊吃掉」、「甩巴掌是家常便飯」……當然,父母使用體罰是便利有效的聽話方法,但一習慣了之後,本來父母也需要在教養中嘗試跟學習溝通,便失去了這個機會;更可怕的是極端過度責罰,孩子所學到的是「必要時使用暴力也沒關係」。

 

加害者上了青春期之後,反而開始對母親拳腳相向,接著就是升學的失敗、職場的失敗、甚至有著網路依存問題卻發言不受重視、毫無朋友回應。最終一切就如同加速衝撞的車子,朝著悲劇一去不返。2015年2月2日,東京最高裁判所對加藤宣判死刑判決定讞,加藤智大目前已羈押在東京拘置所等待執行死刑。高度宰制卻又虐待著孩子,製造出的扭曲心靈,還有這樣的個案:

 

艾德蒙肯培,「大學女學生殺手」,他15歲時槍殺祖父母后被判入獄,接著又以高超的智能騙過假釋規定,又陸續殺害殺害8人,最後他將母親斬首後才自首。

 

在一個強暴或殺人連續犯的形成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或許要屬於幻想的角色。對於大部分因性而殺人的兇手而言,從幻想到現實要經過幾個階段;這期間還常常受色情刊物、對動物做的病態實驗和殘害別人得到刺激。在另一個層次上,艾德最大的幻想是擺脫那專制而虐待他的母親,而他的殺戮行為都可以放在這個脈絡下來分析。(《破案神探:首部曲》 P.116)

 

隨著活躍的程度越高,幻想也越來越精緻。從上一次犯罪到下一次、從前一個行為層次到下一個層次,看到對細節的沉迷與下一次的犯罪要如何「改進」。(《破案神探:首部曲》 P.136)

 

該怎麼做?幻想之前、家庭之內

 

如果這些罪犯所發展的危險性為人所識,而且試圖採取幾個有效的方法處理他的感受,那又會如何呢?等到他動手殺害第一個人時,已經為時已晚了。如果任何努力有實行的希望,那必須在更早的階段就啟動才行,必須在幻想成為現實之前。(《破案神探:首部曲》P.138)

 

那麼,我們對於危險性有甚麼對策?我們如何及早介入心靈不穩或性格缺失的案件中?不幸的是,這沒有迅速或簡單的答案。在許多例子中,社會秩序和紀律的第一線已變成執法範圍,而非家庭。社會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我們進入社會時,已經來不及提供任何幫助了。我們能做的頂多是不讓更多的壞事發生。

 

如果你認為解決之道在於學校,也要求太多了。希望那些負擔已經夠重的老師們能一天7小時的時間改變他,有可能做到,也有可能做不到。而一天當中剩下的那十幾個小時又如何?(《破案神探:首部曲》P.360)

 

也就是必須在家庭之內!這是你我都可以開始做起的!

 

在這之前,可以做的太多了!

 

在人格形成期能有一個重要的模範成年人在身旁,可以有極大的不同。(破案神探第一部曲 P.360)

 

我們教導家長,防範壞人侵犯兒女的最佳武器就是自尊自重。性掠食者最常向缺乏自尊自重的人下手,他們覺得這些人好上鉤、容易照他們的目的改變;也很容易使她們脫離朋友、家人和固有的價值觀。(《破案神探:第三部曲》 P.183)

 

「真正優良的教養可以戰勝先天不足的基因。」(《天生變態》P.311)

 

「包容孩子的情感與表現,特別是負面的情緒。能被接受是非常重要的。」(《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P.150)

 

尤其面對哭鬧不休失去理智的小孩,所謂的「別被杏仁核綁架」:「父母可以代替小孩,將感情言語話,緊抱著他說:一定很難過吧!很懊悔吧!很痛吧!」(《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 P.152)這是一個將前額葉啟動,壓制杏仁核暴衝的重要方法;另外還有「擁抱孩子」,可以讓腦中催產素上升,柔和情緒與增加連結感。

 

神戶酒鬼薔薇事件中,未成年兇手造成 2 人死亡、3 人重傷,對象都是小學生。其中破壞屍體,將頭顱掛在學校門口,並附上他一封挑釁警方的犯罪聲明信件,衝擊了整個日本社會。

 

「加害者少年曾經說過,不記得感受過父母肌膚上的溫暖,只記得被阿嬤抱過。阿嬤過世後他開始殺貓。」(《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P.207)

 

而整個社會可以怎麼做?

 

更主動關切、更及早通報察覺的異常、鄰居的、班級的。甚至美國聯邦調查局希望推動計畫,以至少十年的時間、以投入波斯灣戰爭同等的金額跟資源去從事計畫,這是有史以來最有效的長期反犯罪計畫。(《破案神探:首部曲》 P.360)

 

這是無止境的漫長旅程。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破案神探四部曲(1):家長必看的二部曲「兒童安全」

 


 

封面圖片來源:tinker.af

編輯:熊編

 

    279會員
    68內容數
    我是小劉醫師,將在這裡盡情的說故事、聊育兒與講醫院八卦(我是否講了不該講的話?),打造一個女醫師兼媽媽兼人妻的秘密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劉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現在逛街也是個體力活……</p>
    <p>我希望藉由這系列文,整理科學實證對於罪犯變態心理的理解。「心理側寫」為何?這是一種「看透兇手內心」的行為科學,用來在悲劇刑事案件發生時,根據現場物證與案發過程,縮小兇嫌的可能類型目標。</p>
    <p>體檢前不能吃東西但又飢腸轆轆?看我的妙招……</p>
    <p>比恐怖片還恐怖的是……</p>
    <p>咦,我剛剛要幹嘛?</p>
    <p>在分離焦慮搖滾區,你/你家的小孩是哪一種?</p>
    <p>現在逛街也是個體力活……</p>
    <p>我希望藉由這系列文,整理科學實證對於罪犯變態心理的理解。「心理側寫」為何?這是一種「看透兇手內心」的行為科學,用來在悲劇刑事案件發生時,根據現場物證與案發過程,縮小兇嫌的可能類型目標。</p>
    <p>體檢前不能吃東西但又飢腸轆轆?看我的妙招……</p>
    <p>比恐怖片還恐怖的是……</p>
    <p>咦,我剛剛要幹嘛?</p>
    <p>在分離焦慮搖滾區,你/你家的小孩是哪一種?</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
    Thumbnail
    去年底相當熱門的紀錄片, 以隨處可見的台灣日常生活為背景, 描述一段修補家庭關係的故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關於宗教神棍詐騙的事件,最常見的是『上天堂』、『去西方極樂世界』、『消災解惡去業帳』、『靈修』。 在遇到這些事情先了解以下幾點: 一、上天堂和去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用『錢』和『拉下線』還有『集點數』來取得『門票』,為什麼呢? 因為以上只有人類才會這樣子做的行為。 二、所謂靈修簡單來說是讓自己的能量
    Thumbnail
    系列作第二冊《破案神探二部曲》以探討兒童與性犯罪為主軸,延伸相關案例及安全防護方法;而塞德利.艾萊殺害蘇珊妮.柯林斯的案件,被害者家屬長期努力為被害者發聲的過程也相當動容,讓我特別想推薦本書給大家。
    Thumbnail
    我不知道大眾對法律人的印象如何、認為他們擁有怎樣的信念,但我對「真相」與「正義」,始終是疑惑、搖擺不定的。看到被害人所受到的苦難,以及特定人或利益團體的冷言冷語時,覺得「人權」聽來格外戲謔;看到因種族、階級、性別等結構性的歧視、冤抑時,又是滿滿的氣憤與無奈。
    Thumbnail
    《破案神探2》是關於1980-81的真實連續殺人事件,除此之外,故事中的FBI探員也都是真有其人,而非杜撰人物。影集是由大衛芬奇擔任主要導演,在第一季有十集,第二季九集。除了謀殺案件與連續殺人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三名,分別是FBI探員霍頓·福特、比爾·坦奇和溫蒂·卡爾博士。
    Thumbnail
    Netflix影集《破案神探》的女主角藍本人物,首度揭露參與「行為科學組」的驚奇歷程!在學術期刊發表受暴婦女訪談研究,竟接到FBI來電邀請加入辦案;奉派前往外地警局支援調查,卻被警察誤認為冒牌探員?!
    Thumbnail
    時報出版 此破案神探系列目前在新北圖書館有四集,每一本都可以獨立閱讀。此書講述FBI首位犯罪剖繪專家“約翰.道格拉斯”的破案故事,內容都是真實發生在美國社會的恐怖刑事案件,而透過他的敘述讓我們知道:人皆有弱點,即便是狡詐的凶嫌,要抓到他們依然有機可循。透過行為模式的追蹤和訪談監獄加害者們,並分類其行
    Thumbnail
    <p>帶領美國聯邦調查局緝凶專案小組,破案專家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偵查案件既不分析指紋,也不檢測DNA,卻能憑著他率先研發的「犯罪剖繪」辦案手法,分析歸納犯罪現場、犯罪形態以及被害人的特性,進而準確研判嫌犯的年齡區間、所屬族群、生活習性等重要特徵,指引警方緝兇方向,在毫無頭緒的重大案件中找到隱藏在暗處的線索,迅速逮捕幕後真兇。</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
    Thumbnail
    去年底相當熱門的紀錄片, 以隨處可見的台灣日常生活為背景, 描述一段修補家庭關係的故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關於宗教神棍詐騙的事件,最常見的是『上天堂』、『去西方極樂世界』、『消災解惡去業帳』、『靈修』。 在遇到這些事情先了解以下幾點: 一、上天堂和去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用『錢』和『拉下線』還有『集點數』來取得『門票』,為什麼呢? 因為以上只有人類才會這樣子做的行為。 二、所謂靈修簡單來說是讓自己的能量
    Thumbnail
    系列作第二冊《破案神探二部曲》以探討兒童與性犯罪為主軸,延伸相關案例及安全防護方法;而塞德利.艾萊殺害蘇珊妮.柯林斯的案件,被害者家屬長期努力為被害者發聲的過程也相當動容,讓我特別想推薦本書給大家。
    Thumbnail
    我不知道大眾對法律人的印象如何、認為他們擁有怎樣的信念,但我對「真相」與「正義」,始終是疑惑、搖擺不定的。看到被害人所受到的苦難,以及特定人或利益團體的冷言冷語時,覺得「人權」聽來格外戲謔;看到因種族、階級、性別等結構性的歧視、冤抑時,又是滿滿的氣憤與無奈。
    Thumbnail
    《破案神探2》是關於1980-81的真實連續殺人事件,除此之外,故事中的FBI探員也都是真有其人,而非杜撰人物。影集是由大衛芬奇擔任主要導演,在第一季有十集,第二季九集。除了謀殺案件與連續殺人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三名,分別是FBI探員霍頓·福特、比爾·坦奇和溫蒂·卡爾博士。
    Thumbnail
    Netflix影集《破案神探》的女主角藍本人物,首度揭露參與「行為科學組」的驚奇歷程!在學術期刊發表受暴婦女訪談研究,竟接到FBI來電邀請加入辦案;奉派前往外地警局支援調查,卻被警察誤認為冒牌探員?!
    Thumbnail
    時報出版 此破案神探系列目前在新北圖書館有四集,每一本都可以獨立閱讀。此書講述FBI首位犯罪剖繪專家“約翰.道格拉斯”的破案故事,內容都是真實發生在美國社會的恐怖刑事案件,而透過他的敘述讓我們知道:人皆有弱點,即便是狡詐的凶嫌,要抓到他們依然有機可循。透過行為模式的追蹤和訪談監獄加害者們,並分類其行
    Thumbnail
    <p>帶領美國聯邦調查局緝凶專案小組,破案專家約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偵查案件既不分析指紋,也不檢測DNA,卻能憑著他率先研發的「犯罪剖繪」辦案手法,分析歸納犯罪現場、犯罪形態以及被害人的特性,進而準確研判嫌犯的年齡區間、所屬族群、生活習性等重要特徵,指引警方緝兇方向,在毫無頭緒的重大案件中找到隱藏在暗處的線索,迅速逮捕幕後真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