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1週
前言
對一個國家而言,人口結構的發展有一定的模式,在亞洲,血緣的凝聚力尤其高,「家庭」是推動社會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之一,提供勞力、生兒育女、老年照護、組成社區組成都市;國家的制度,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讓這些「家庭」的作用取得一定程度的平衡,然而人口結構的變化,雖然不是不可預期,但是卻迅速而且沉默,同時之間,不斷更新的商業模式,也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一切生活。
社會住宅,共生住宅,智慧住宅,CCRC長照系統,隨著制度與科技發展,也出現了不同以往的住宅型態,本計畫也希望能透過調查與分析,整合現有的概念,提出一個系統性的居住模式,同時揭發與因應在未來即將浮出檯面的問題。
動機目的
是家庭嗎,現在或許是,但20年30年後呢,隨著「不與子女同住的高齡者增加」,「未婚者增加」,「離婚者增加」,獨居戶的成長,家庭很可能不再是主流,因此上述關於家庭之於國家社會的作用,就會產生許多斷層,包括照護系統不足,少子化,撫養比等問題,而這些斷層所產生的成本,也會由政府吸收,最終還是反饋在人民身上,當負擔越來越大,新的世代又會再次回到上述三個起因,產生惡性循環。
面對不可逆的人口結構變化,要做的化許是想辦法演緩其惡化,以未來的角度重新制定可行的方案。就建築而言,在這樣的循環當中,所扮演的,是作為銜接人與生活的角色,配合居住者的性質不同,最大化讓其有效率有品質的生活乃是目標之一。
在台灣,現階段社會住宅與長照系統,大部分都是由政府發起,並且是服務相對弱勢的族群,這樣的標籤化,會使得社會大眾認為這樣的建設或系統是一種輔助,是為了幫助某些群體所制定的,可是就上述的社會問題而言,影響到的是所有人,因此欲透過重思考居住模式,結合未來可能的發展脈絡,讓人們切身感受到趨勢變化,感受到它們應背負的社會責任。
議題分析
首當其衝的是老年人口比率的和生育率的問題,然而問題是現階段兩者都無法直接被解決,一個原因是,戰後嬰兒朝,也就是在1945年至1955年出生的人,將在2020至2030年間進入75歲的高齡,屆時會造成更嚴重的財政壓力,火葬場不足,扶養比增加等等,另一個原因,是就算總生育率改善,出生人數也不會增加,反而還會減少,這是為甚麼呢? 因為未來有機會成為母親的女孩,受到目前為止少子化的影響,人數正在逐漸減少的緣故。在這樣的趨勢下,多數的負擔就會壓在青壯年人口身上,制度面臨轉型,公司行號以及學校等機構,也會直接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關於老人安養,目前國內外都有所謂的「連續性長期照顧服務體系」(CCRC),主要的規劃就是針對從居家到安寧,老年照護的長期規劃,但相對而言,成本就會高出許多,因此美國與日本正在嘗試的「合作型的CCRC」,就是擴大了所觸及的族群,其實目的也就在於增加受照護者與年輕族群的接觸,同時減少成本。
最生活化的不外乎是,平台與模式的進化,例如Uber,雖然有它的爭議,但他的確運用科技,改變了原有的思維及運作方式,或著使用Netflix,取代購買或租用DVD。網路將所有數據、文件串聯全球,大數據、演算法、集體智慧、軟體即服務,再加上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這樣的模式若反應在現實中,同時它配人口變化也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關於「存在機率」中的門檻人口,(用於計算經營謀一事業所需的最低人口數),人口減少與消費型態轉變,造成部分的產業規模縮減與轉型,因此如何串聯商業和居住, 創造完整的生活圈也是一項課題。
預期成果
- 配合即將轉變的居住型態,能否將單純的獨居連同生活型態一並轉換成更有效率的模式。
- 根據《未來地圖》的網路商業模式,或許能嘗試給予年輕的居住者一個彈性的工作平台空間。
- 以美國發起的「合作型CCRC」作為延伸,嘗試將照護機能連同獨居與商業融入社區之中。
面對高齡、少子化等人口的變動,學者們之所以稱之為「寧靜危機」,是因為多數時候人們感受不到短時間所造成的差異,就好像慢性病一樣;該計畫希望能透過一套整合方案,以實用性甚至批判性的角度,讓民眾意識到,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並嘗試思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