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幾十年,誰沒遇過幾百幾千種問題。
但只有一種問題,換了幾份工作幾家公司都會遇到
為什麼兩個本質上要協作的部門,卻永遠合不來?
舉個千古不滅的例證,產品部門 vs. 業務部。
以下開放回應
“沒有人會怪自己啊!”
“當然啊,因為立基點不同嘛!”
“我們這麼努力在做了,沒成績都是因為你們沒做好該做的事”
.
.
.
這是大多數人看到或遇到這個問題的反應
但我想問的是:然後呢 ?
其實,每個人都多少知道這個現象存在,但知道這個問題之後,大多數人在憤怒及嗤之以鼻之後就停止了思考,就好像知道問題就能解決問題一樣。但如果想在一群雞中當隻出色的鳳凰,發現問題是最沒幫助的技能之一。而這條鐵律相信在職場滾動多年的大家一定都了解。
解決問題才是價值所在。
如果只是要發現問題,那我找記者就好了。
在持續思考之下,大家應該不難發現,每個團隊都在與公司共存亡,從內勤單位,研發部門,技術部門,行銷部門,產品部門至業務部門。而在利益共同的情況下,明明最該互相配合的產品部門及業務部門,為什麼永遠合不來?總是指著對方的鼻子說對方不是?
其實這個問題不只發生在產品及業務部門,RD之於PM,行銷之於業務,也都有著一樣淒美的故事。
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看看。
- 指標設定問題
- 服務對象問題
指標設定問題
在1950年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提出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目標管理的概念之後,延伸了兩個知名的目標管理理論:
關鍵績效指標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以及
目標與關鍵結果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但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公司或是部門主管,對於這些目標設定的觀念一知半解。導致目標是設定了,但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更衍生出其他問題,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事。
而經典的誤設內部關鍵指標之一,就是單純以 ”自己能夠控制的關鍵結果” 作為評量指標。而這也是導致今天要討論的 ”協作部門間反而紛爭不斷” 的第一個原因。
也正因為目標設定的重要程度舉足輕重,所以當團隊的評量指標一旦設定完成,團隊的結果和命運基本上就已經被抵定了。
舉例來說吧,
以一個代理外國產品的公司為例,
業務部門的關鍵結果是『業績達標』
產品及行銷部門的關鍵結果是『在時限內照計劃案如期完成』
技術及維修部門的關鍵結果是『在時限內將產品回復功能正常』
當產品行銷部門設定『在時限內照計劃案如期完成』是唯一指標時,會發生什麼事呢?
不難想像,我們只能期待有個堪用的行銷支援。
像是一場絲毫無法加分的行銷活動,或是一份彩色但質感低落的文宣,一串密密麻麻卻沒有重點的產品介紹,甚至是一個思考不周全的贈獎活動,不只燒錢,還增加業務更多麻煩。
當技術維修部門設定『在時限內將產品回復功能正常』作為唯一指標時,機器一般都能在時限內回復正常。但機器真的好了嗎?我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在公司檢測沒問題的機器,送回客戶手上就出問題的比例並不低。
因此,當業務部門設定“業績達標”是唯一指標,而業績又無法達標被檢討時,業務會說:你看就是這樣,品牌都沒做,產品知名度太低,價格又太高,維修品質又差,我是客戶我也不會買……blah blah blah,不斷的翻舊帳,似乎過去所有的問題都是導致這個月業績不達標的主要原因。
而這類指標約束的,只是結果。反而讓你無法掌控局勢。
互相協作的三個部門,業務-技術-行銷,因為各自設定了不完整的指標,導致產出有缺陷,最後缺陷爆炸而影響到終端(業績),衍生出最糟糕的結果。覺得你害我,我害他,他害你,三邊陷入無解的負能量循環。
這樣說起來,隊友互相仇視,只是剛好而已。
那指標該如何設定?未來我會分享一篇指標設定的邏輯及方式,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我。我們先繼續看第二個角度。
服務對象問題
各位有聽過下面這種問題討論嗎?
“業務為什麼老是跟客戶合不來?”
“為什麼業務和客戶老是指著鼻子在對罵?”
幾乎沒有!
但為什麼今天討論的問題卻這麼難解?幾乎每個人都遇過!
而且無論換了幾份工作幾間公司,都遇到一樣的問題?
講到這部分,我覺得我們得先退一萬步來說說,什麼是商業?
商業的原型,其實只是單純的利益交換。簡單說,就是A提供能力,去解決B的問題,而獲得相對應的報酬C。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業務(A)為客戶服務或諮詢,為客戶(B)提供方案或產品解決問題,而客戶支付費用(C)。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OK!那我們拉回來,大家也可以自己想想公司各部門的立場。
到底, 我們提供了能力也收了報酬,是為了解決誰的問題?
而這個思考,只需要回推一~二層就可以。(否則最後一定扯到宇宙大爆炸或是生命的起源去XD)
以業務部門來說,很簡單。業務的本質是銷售,沒有客戶,就無需銷售,就沒有業務存在的必要。
所以業務服務的對象,自然就是客戶。這題很簡單。
那對內勤部門來說呢?
財務,業務助理,訂貨負責人…etc.,本質是處理業務帶回來的訂單的後續事務。所以內勤服務的對象就是,業務。
那公司呢?公司提供了薪資,產品,場地環境,來讓員工們貢獻能力,進而獲得員工努力帶回來的營業額。所以公司服務的對象是員工嗎?當然是!現在有多少國際大企業及新創公司願意下越來越多功夫來照顧員工!
當責任脈絡成型(如下圖),一切就很清楚了。
但這裡要釐清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服務,不代表位階。良好協作,而是組織存在的前提。
就像新人在學習當業務的第一課,一定會被教導:業務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協助客戶解決問題,一定要尊重客戶,但你們彼此絕對是平等的。
(至少在我手上會教)
雖然內勤、行銷、維修部門是對業務服務/負責,是協助業務解決問題,但彼此之間也絕對是平等的。假設今天沒有這些部門做後盾支援,那業務手上的產品還能賣嗎?
(可能有人會想說當然可以賣,我自己全部包下來做就好了。但這可不能算是業務,不過恭喜,因為這樣叫老闆了XD)
這個邏輯觀念清晰了之後,我們就可以回頭看看現況。
在絕大多數的公司,各部門間的關係是獨立且認為對方是增加自己工作loading的幫凶。會如此對立的關係導因於,大家對於自己部門在公司的定位和誰是你的服務/負責對象不夠清楚,或是說,眼光放得過於淺短。
但我們該怎麼期待這件事的發生呢?要求部門裡的每個人都要能替服務對象多想?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太奢侈了?
觀念及文化的改變都需要時間,而部門主管是改變現狀最重要的推手。我會建議,部門主管都必須導入服務對象的概念。
因為這項觀念的改變,除了讓我們日常的routine work有更明確的目標及明確的對象外,更能跳脫目前的表現水平,到達下一個階段的動態平衡。
同樣的道理,這也就是為什麼擁有”跨部門思考能力“的人才總是比較容易被老闆看到。不是因為他們腦袋比較好或是工作特別認真,單純只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讓工作效益最大化“。
假若現在你所處的公司中,這類的問題層出不窮,也搞得部門裡的每個人怒氣滿點時,不妨從自己開始,冷靜十秒,並退兩層想想。
當你是組員,嘗試提升自己,讓自己有更高維度的思維來解決現有問題,而當你是Team Leader,已經具備決策的權限時,不如積極回顧以上兩個面向,試圖找出改變現狀的突破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