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班:適合小五~國二,以深究閱讀作為課程基底,含括科普知識/國際時事/人文史地/社會議題...等相關主題,並增加生活經驗以培養國語文的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 試上/報名連結:
私訊粉專 ---
2020/03/21、04/11(六)13:30~15:00
這是關於「COVID-19(武漢肺炎)」最後一堂。
我們藉由新聞和影片,試著了解目前國際的疫情蔓延的狀況,與對於命名的觀點,分類出「武漢肺炎、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與「COVID-19、新冠肺炎」個別的支持/反對論點。再以議論文的方式寫作,進行論證,支持自己的觀點與思考。
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選擇其中一項來進行辯證,
而是讓孩子能根據自己的想法,與自我對話,
且以客觀事實與主觀感受加以描述,表達最真實的想法。
老師反思:的確論述這個議題有點挑戰,加上結合國際時事(需有大量先備知識),孩子們需要的引導比較多,下次也許能就更生活化的議題,進行議論會更貼近孩子的日常。
|孩要寫、孩想寫|
【我想稱呼它為「武漢肺炎」】幸恩
現在武漢肺炎疫情嚴重,而這個肺炎的發源地在武漢,當地曾遭遇了封城、限制進出......等緊急措施。臺灣也因為疫情影響死了五個人,但台灣是目前世界上少數還在上學的國家。
對於COVID-19的命名,我覺得雖然很好,但我認為這個病毒應該要叫武漢肺炎,因為肺炎的發源地在武漢,也紀念武漢肺炎地區的居民。因為這樣所以我認為這個名字並沒有歧視的意味。
因為WHO建議命名不能對人或國有有冒犯性,但我覺得並沒有,因為當地就是肺炎的發源地,所以命名不會有歧視。
雖然這個命名可能會成為國際衝突,但只要能讓疫情減緩,就不會有命名問題了。希望疫情可以在六月時減緩,才可以讓世界變回原本的模樣。
【我想稱呼它為「COVID-19」】賴佑
現在武漢肺炎發展的現況是全世界有一百多萬人確診,八萬多人死亡。全世界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美國現在已經有十四萬到十五萬多人確認,死了一萬四千多人;而臺灣確診人數才四百人,死亡人數只有五人,影響的是大多數國家的小朋友都不能去上學。
對於COVID-19(武漢肺炎)的命名,我認為應該要命名叫COVID-19比較好,因為是WHO稱呼它叫做COVID-19,所以比較合適。
我命名的理由是沒什麼特別的想法,我過去沒有特別的經驗影響我對命名的看法,但是因為WHO說它叫做COVID-19,所以我也叫它COVID-19,不認同叫武漢肺炎的原因是會有歧視的感覺。
希望疫情早點結束,也希望不要再有人因為疫情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