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分兩種,一種是中規中矩、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確幸,另一種則是輕狂轟烈、遊走在脫序邊緣的自由。
青春跟愛情,就像是商場裡買一送一的打包好禮,在我們還搞不懂青春的真正意義、以及愛情的各類常識之前,這兩樣東西就已經衝擊進我們的生命裡。而往後我們會花上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來不斷緬懷這一段記憶。
上大學之前,我的青春屬於中規中矩的小確幸那一類。國中住校、高中在國外跟爸媽住,我在大人的監管下好好的長大了。放學下課後,我不能跟其他同學一樣去商場鬼晃,而是趕快回家,一路睡到晚上吃飯、或者用電腦看動漫寫同人文,完全就是「現代大家閨秀」的模樣。
上大學之後,我的青春搖身一變,成為了在脫序邊緣試探的自由冒險。不為什麼,就因為離了家,大人的監管終於鞭長莫及,那一瞬間,才真的萌生了一點自由意志。
我在異鄉幹過很多荒唐事,三更半夜去公園玩鬼故事大會、禮拜二在家開轟趴到天明、朋友喝酒喝到吐血、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跑給警察追……每一件回憶都是青春的寶藏,被逐漸老去的我珍重地收在了回憶的寶箱裡。
我有一片備忘板,現在就放在房間的窗台上,上面夾滿了我從青春冒險裡搜刮回來的「實體戰利品」。比如,一個人去西班牙Ibiza島度假時,酒吧小哥遞來的搭訕紙條(我還是第一次收到搭訕紙條呢!);比如,在巴黎搭地鐵的車票;比如,在北京和那個少年看過的電影票;比如,在遊戲業工作時,某場國際賽事的員工入場證......
上面所有的東西,大多都來自2015到2017年,也就是我剛畢業、剛踏進真實世界的那幾年。我心中所認定的青春,也就是這3年的光景了。那是我感到最自由的3年,而青春和自由,總是脫不了干係。
大家最津津樂道的青春經典劇情——「學生時代被父母師長干涉的虐戀」。乍聽之下是一個被體制及大人的權威壓制的悲劇,但撥開內裡,其實是在說一對年輕人不顧一切也要獲得戀愛自由的故事。
青春裡,最雋永的就是這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自由。
到2018年以後,我的備忘板上,就沒幾樣東西是我真心滿懷欣喜地放上去的了。雖然說來有些殘酷,但日常生活慢慢變成了司空見慣的、日復一日的齒輪運轉,工作、吃飯、睡覺、娛樂、朋友聚會……「新東西」不再像以前那樣「又新又美好」,很多新東西反而代表著「麻煩」。
換新工作?又要重新調整生活作息。認識新朋友?成年後的友情,只留下了那麼一絲絲暢所欲言的空間,我們時刻想著不要為難、耽誤到對方,也深怕對方為難、耽誤到我們。
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被馬不停蹄的社會體驗給磨去了童趣與單純,我們不再欣賞藍天中白雲奇妙的形狀,也不再留意翠綠的樹葉與角落的小花。
我們被自己的煩惱與疲倦給淹沒,再也沒力氣關心別人的煩惱與疲倦。
只有當緬懷起青春時,那種蓬勃的生命力與好奇心,才彷彿一首遺忘許久的歌,再度輕柔飛揚地迴盪在我們腦海中。我們記起了,那份覺得世界很新奇可貴的求知慾;我們記起了,那敏感而直白的情感;我們記起了,曾經懷抱的夢想、個性裡最原本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