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人就是這樣吧?在短暫的生命中奢望永恆,遂把一切事物都添加上時間的記號,哪個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一輩子』,那句話也會因此迸射出詩一般的光彩。 —— 給亞亞的信【06】你有一個天使變成的媽媽
《給亞亞的信》創作時間橫跨五年,原發表在新浪部落格「水噹噹」,前不久終於集結成冊,內文採書信體,由一封封主角(主述者「我」)給未來孩子亞亞的信所構成,內容包括對人生、愛情、工作等等體悟,風格獨特、誠摯感人。
不過,請注意,如果想看溫馨勵志類的家書,還是去找劉墉的作品吧,因為《給亞亞的信》太過真實了,血淋淋地呈現出這世界的原貌,真實地讓人膽顫心驚,即便它是用半寓言的寫法,讀起來有時還是讓人心痛。
回頭來說,《給亞亞的信》各單元獨立成篇,每則故事短而完整,容易抓到脈落;力道飽滿,你可以從裡面看到這個世界,也可以看到歷經成長與幻滅、興許還帶著點憤怒的自己。
……你姨婆笑著說,她每次都用筷子把這種毛毛蟲夾起來,拿到火上烤。我皺著眉頭說:「怎麼這麼殘忍呢?」姨婆不好意思的笑著說:「沒有啦!其實這種毛毛蟲要是爬到人的手上,皮膚會很癢。」
在人類的世界裡,你對另一個人撓癢癢,最多只會被判性騷擾,可是要是你不幸身為一隻毛毛蟲,那你的下場就是被活活燒死。如果你問為什麼要那麼殘忍?我不得不告訴你,因為他會害人的皮膚,很癢很癢。
——給亞亞的信【03】傷心的蟑螂
再者,雖然是「給亞亞的信」,但與其說這些信是寫給作者未來的孩子,不如說是寫給作者自己。
怎麼說呢?每個人都有多種人格,面對不同的人,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面相,比如對父母的叛逆、對老板的懦弱、對朋友的大方、對孩子的溫柔、對陌生人的防備等等,其中必然會有一個是自己最喜歡、最珍視的自我。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在夢裡的我中了樂透,成了憶萬富翁。親愛的亞亞,你知道在夢裡我拿這些錢去做什麼嗎?(中略)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呢?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呢?沒有,沒有,在我變成有錢人的夢裡,我完全沒有想到他們。
當我醒來之後意識到這一點,我哭了好久,我終於了解自己永遠都不可能變成那個我渴望變成的『他』,我永遠都是我。
——給亞亞的信【12】也許我們可以
他把擔心、憐惜的心情化做文字,給亞亞看的同時,也給自己看,自己為自己打氣,並讓讀者也受到觸動。
既然是寫給自己,所以毫無掩飾,可以說他就這樣赤身裸體地把自己的一切剖開站在眾人的目光之下,這時候膚色、身材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它展露出來的那顆單純真摯、害羞善良的心,還有他心中的那個世界。
我在想,之前的讀友為什麼會有那樣負面的評論?
其一,因為不是一口氣讀下來,而是拆開來讀,難免陷入見樹不見林的遺憾;在此我建議大家最好看實體書,然後從頭讀到尾。
其二,跟他們期待的走向南轅北轍--作者都說他不是林良也不是麥克阿瑟了,難道你還期待看到什麼溫暖勵志的小故事嗎?就像是拿動作片的要求來看文藝片一樣,自然會失望。
當然,《給亞亞的信》本來就是比較特別的作品,寫作技巧或許不夠圓熟,邏輯或許不夠完整,行文也過於隨性,卻突顯出、卻有著比這些更難能可貴的東西:初心。
在我而言,它的讀者群與其說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亞亞設定的年紀?),不如說是對人生已經有一定體悟的中老年,或者乾脆改編成繪本給小朋友,因為青少年往前看,只看自己想看的、不易看到別人;老人回頭看,會從別人的作品印證自己的人生;而,只有孩子們,不是用腦袋來理解這個世界。
從孩子的眼睛裡,你看到的是什麼?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看似荒謬,卻可能是最真實的。
講了那麼多,再來列舉我喜歡的幾個單元:
五、忘記月亮的作家 p.29
七、小麻雀啾啾啾 p.43
十四、小小國 p.135
十五、兔天使小羽 p.143
二十、請你想一想 p.175
最後,大家知道當水溫高到一個程度,乍碰之下,會以為它是冰的嗎?
這才是《給亞亞的信》的溫度,能烙下疤痕、能讓人流淚的「燙」。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叫小小國,小小國裡住著許多快樂的小男孩與小女孩。他們彼此真誠的活著,開心的笑著,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日子過的開心的不得了。
(略)這個世界害怕一但這個世界變成小小國,那自己就會不見了,於是他決定每隔十五年就要把一些小男孩和小女孩抓出小小國,這樣小小國的人才不會那麼多!
小小國的小朋友們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被抓出小小國後,便漸漸地不那麼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了,而知道這個事實的小朋友們,每天一睡醒便會發現自己不在原來的床上,同時越來越不記得回家的路。 ——給亞亞的信【14】小小國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