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務|桃影 2020|用攝影機記下世代的吶喊與嘶吼,滴下的汗與淚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劇照/桃園電影節
以一個電影愛好者的角度來說,如果在 2020 年桃園電影節只能選擇觀賞一部電影,我認為日本導演市川崑在 1968 年拍攝的運動紀錄片《青春: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下稱《青春》),會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要介紹《青春》,先要快速簡介市川崑。市川崑是日本電影代表人物之一,與黑澤明、溝口健二等名導同在 1950 年代享譽國際,作品多為文學改編電影,代表作有《炎上》(1958)、《犬神家一族》(1976)等片,並曾以改編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同名小說而成的《鍵》(1959),在 1960 年坎城影展與安東尼奧尼經典作品《情事》(L'Avventura)並列評審團大獎。然而,若要提到市川崑最廣為觀眾所知的作品,則可能是獲得 1965 年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大獎的運動紀錄片《東京奧運 1964》(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東京奧運 1964》是紀錄 1964 年東京奧運的官方紀錄片,直覺上應以紀實價值為主,卻獲得電影藝術界的高度肯定,不僅在坎城影展進行國際首映,並於英國影藝學院獎斬獲獎項,2020 年 6 月下旬,標準收藏(CC)還將其從 53 部奧運紀錄片中獨立選出,重新發行數位修復影碟。比對影史上另一套知名的奧運紀錄片,由納粹德國導演 Leni Riefenstahl 拍攝之上下兩集的《奧林匹亞》(Olympia,1938),市川崑在美學上更著重呈現失敗者的身影。當 Riefenstahl 以兩部《奧林匹亞》淋漓盡致地展現力與美,崇拜如古希臘英雄人物一般的完美肉體姿態,市川崑卻不時用詼諧手法打破劍拔弩張的氛圍,更帶觀眾望向那些痛苦的、掙扎的失敗者們。
汗水與淚水在他的鏡頭下被重視,打破莊嚴的競賽氣氛,市川崑觀看賽事的角度帶有人文主義對和諧的思考,也為戰後重建的日本社會留下註腳。
《青春: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劇照/桃園電影節
這般敏銳的人文思維,被市川崑帶向他較鮮為人知的另一部運動紀錄片作品:《青春: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青春》於 1968 年首映,是為明治百年藝術祭紀念作品,以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甲子園)為背景拍攝。有別於當代觀眾熟悉的紀錄片敘事,慣以明確的角色(有時是導演自己)去觀察背景議題,《青春》不將焦點鎖在特定人物,而是盡力將光環分散在當年參加大賽的兩千多所學校之所有選手群像,他們遍布日本國內各地,從訓練、賽場廝殺,到結果成敗,市川崑分散拍攝不同學校的片段剪影,蒐集一個整體印象,並予以感性書寫,讓觀眾同時能理解每個參賽者背後的故事是各自獨一無二的。
電影也理所當然地梳理夏季甲子園簡史。第一屆全國中學棒球錦標賽在 1915 年由朝日新聞舉辦,當時場地選擇在大阪的豐中棒球場,僅有十所學校參賽。一直到 1924 年的第十屆比賽,才更換至如今廣為人知的甲子園球場舉辦。1942 年,因二次世界大戰之故,比賽連續四年取消,直到 1946 年復辦,眾多曾在甲子園綻放青春光芒的明星選手,當時相繼在戰場上去世。電影拍攝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市川崑亦在紀錄過程中帶觀眾看到些許戰後痕跡,將之視為歷史之一部分銘記。
賽事過程已經提供強健的戲劇張力,紀錄片在此時可以不需要完整的故事,如同真實人生亦不必然擁有起承轉合或強制昇華的英雄旅程。《青春》一部分動人之處在於,每個真實片段的集錦都像是碎片,而在敘事過程中,這些碎片就直指甲子園的母題:時間。對於競賽選手而言的,無可逃避的時間,淚水與笑聲,甲子園的土壤,高強度競賽的意義向來不只是對個人、對技藝本身的極限探索,而是對於時間即將結束的恐懼感。
年輕選手攬起太多不見得重要的情感標的:學校的榮譽、教練的期待、對自己的期勉、對隊友的承諾,這些情感標的都只能發生在一份特定的時間段,剝開所有被搭建的情感幻境之後,殘留下來的本質,就是對無法停止時間流動的焦慮。青春極美,但亦是如此纖細易逝,轉眼間,少年都已經成為在開賽前發表無趣致詞的長官。競賽過後,「這一年的青春已然結束」,透過定格畫面,市川崑的攝影機在結尾封存時間一瞬,也為這部作品的人文面向找到絕佳的切點。
《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劇照/桃園電影節
可以與《青春》參照觀看的,是本屆桃園電影節的開幕片,紀念夏季甲子園競賽 100 週年的《甲子園:夢想競技場》(Koshien: Japan’s Field of Dreams,2019)。該片由 NHK 出品,正巧是《青春》拍攝五十年後的另一部紀念作品。NHK 是日本紀錄片重鎮,除了自製節目外,也常在國際各地的紀錄片提案大會尋找理想作品,《甲子園:夢想競技場》由美日混血導演山崎艾瑪執導,敘事描繪明確的人物故事,直接挑選橫濱隼人高中的明星教練水谷哲也做為主要人物,以他帶隊訓練、前進甲子園,甚至是他的家庭、職涯與棒球的羈絆,來做甲子園百年的註腳。
《甲子園:夢想競技場》的敘事特色是當代觀眾更熟悉的人物主導,配合長期跟拍、大量訪談,再擺放人物字卡、說明字卡,以更接近專題報導的形式呈現出高中棒球選手的喜怒哀樂,而水谷哲也教練的故事則是貫穿整部電影。當然,深度訪談可以帶來更多知性內容,對於棒球題材有興趣的觀眾,自然可以從《甲子園:夢想競技場》當中獲取樂趣,不管是最基本的角色故事,或是日本甲子園文化當中,從訓練到競賽的諸多細節。
然而,兩相對照之下,卻也更顯現出市川崑五十年前在《東京奧運 1964》與《青春》兩片中捕捉到的時代側寫之可貴。一個發生在所有參與者之上的共同印象,透過市川崑的觀點,被以敏銳的攝影機筆觸記錄下來,每一張臉孔的樣貌與故事都是模糊的,但縈繞在他們之中的氛圍卻清晰可見。這種敏感的作者風格如何正面記錄一個時代、一個重要事件的內涵,也正是與觀看人物故事大相逕庭的美學表現。
跨越五十來年,賽場少年如今都已白頭。紀錄片影像個別記下何種視野,在兩片並陳的機緣下,留待觀眾再入戲院發掘。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惡人自有惡人磨,那出於善意的惡行呢?「死亡天使」自有「死亡天使」折磨。人際中難以面對的挑撥離間惡角、同性之間的競爭與吸引與排斥、虛實曖昧心魔孳生的共振中,電影侷限而緊繃的人物、空間、情節,有著精煉卻多層次的詩意。
作為看長片遠多於短片的人,同時也在思考著,我想看什麼樣的短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短片?除了未來(或已經是)劇情長片、紀錄片導演的「練手」、養成之外,短片結構無法像長片那麼複雜,亮點、刺點、甜蜜點也無法流長或洶湧,它有什麼以小搏大的優勢嗎?
喜歡復仇/逆襲類型電影的不容錯過。揉雜了《攻擊 13 號警局》乃至《七武士》、外太空回到老西部的跳躍,同時結合當代技術物-政治-反殖民的探究與主張⋯⋯
處理身體畸形恐懼、病態追求「完美」的韓國女性醫學美容現象,和其中的性/性別問題稍嫌粗淺,但 3D 動畫本身的獵奇感,從科幻驚悚到韓國羅曼史再回到身體恐怖類型拼貼的奇觀,醞釀到了結尾仍是頗具趣味的淋漓狂想。
在愛情裡沒有誰輸誰贏,贏也得是雙贏,輸了肯定是兩敗俱傷。《2046》說過:「愛情講究的是時機,時機是很難拿捏的」。不斷錯過表白時機的烏龜,要怎麼讓兔子愛上她呢?陳導深知王家衛式「求敗」之美,畢竟,在「愛,無能」時,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慢了一點,又或者快了一點,時機是很難拿捏的。
不停地尋訪、不斷地再創造,將母親、不倫之性與地獄圖結合,寺山修司都是為了標誌、甚至榮耀母親缺席的存在。但每創造一個新的影子,那影子的主人似乎就更退居幕後,最終,他甚至為自己的母親創造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許多人以為,他的母親早就去世了。於是他也說,《田園死神》就像是他為母親挖的墳⋯⋯
:惡人自有惡人磨,那出於善意的惡行呢?「死亡天使」自有「死亡天使」折磨。人際中難以面對的挑撥離間惡角、同性之間的競爭與吸引與排斥、虛實曖昧心魔孳生的共振中,電影侷限而緊繃的人物、空間、情節,有著精煉卻多層次的詩意。
作為看長片遠多於短片的人,同時也在思考著,我想看什麼樣的短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短片?除了未來(或已經是)劇情長片、紀錄片導演的「練手」、養成之外,短片結構無法像長片那麼複雜,亮點、刺點、甜蜜點也無法流長或洶湧,它有什麼以小搏大的優勢嗎?
喜歡復仇/逆襲類型電影的不容錯過。揉雜了《攻擊 13 號警局》乃至《七武士》、外太空回到老西部的跳躍,同時結合當代技術物-政治-反殖民的探究與主張⋯⋯
處理身體畸形恐懼、病態追求「完美」的韓國女性醫學美容現象,和其中的性/性別問題稍嫌粗淺,但 3D 動畫本身的獵奇感,從科幻驚悚到韓國羅曼史再回到身體恐怖類型拼貼的奇觀,醞釀到了結尾仍是頗具趣味的淋漓狂想。
在愛情裡沒有誰輸誰贏,贏也得是雙贏,輸了肯定是兩敗俱傷。《2046》說過:「愛情講究的是時機,時機是很難拿捏的」。不斷錯過表白時機的烏龜,要怎麼讓兔子愛上她呢?陳導深知王家衛式「求敗」之美,畢竟,在「愛,無能」時,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慢了一點,又或者快了一點,時機是很難拿捏的。
不停地尋訪、不斷地再創造,將母親、不倫之性與地獄圖結合,寺山修司都是為了標誌、甚至榮耀母親缺席的存在。但每創造一個新的影子,那影子的主人似乎就更退居幕後,最終,他甚至為自己的母親創造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許多人以為,他的母親早就去世了。於是他也說,《田園死神》就像是他為母親挖的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寺山修司談他小時候成長的地方時,稱之為已經「不存在這世上的小鎮」,就像他用各種媒介談母親,也是在表述不在場的母親,但透過想像/說謊,不存在的又再度以不真實的樣子存在,彷彿透過想像力作用的過程,寺山修司使其生命中逝去的鬼魂復生。其在創作上的效果是讓所表述的無限接近夢想的源頭、還未化為邏輯和語言的狀態。
Thumbnail
洪子鵬導演的公視人生劇展《陽光電台不打烊》,以荒謬喜劇交織溫暖,講一座廣播電台的「最後一夜」。全劇在電台建築的裡與外、室內和樓頂完成,集合一群影視劇場界的老將,並由演員黃騰浩參與製作,打造一齣立體版的舞台喜劇,最終要傳達對廣播年代的緬懷,以及「不論你的聲音再小,都一定有人在聽」的媒體理念。
Thumbnail
循著這八部作品的脈絡走,會發現地理疆界或許造成文化隔閡,但不必然侷限創作的想像。肉身必須遵守物理規則,心靈卻沒有教條,有的只是自由意志的碰撞。最單純的念頭交錯能引發匪夷所思的後果,可能摧毀,也可能溫柔,而這是全世界創作的共通語言。
Thumbnail
徐若瑄在長片版擔任要角,在片場更是淑芳阿姨的得力助手。淑芳阿姨開玩笑說:「我的助理嫌我囉唆、問東問西,有時候都不理我。後來都是徐若瑄過來耐心幫忙解釋一切。」淑芳阿姨問東問西的焦慮來自在電影中擔任女主角,壓力山大:「畢竟我 82 歲了,不是 28 歲。」
Thumbnail
令人沮喪的是,即使親近如丈夫、家人,男性要理解女性受到騷擾的噁心和夢魘,竟是如此困難而充滿隔閡,以至於這類議題始終只有女性團體努力發聲。而像這樣的電影,即使多麼希望男性女性都能一起觀看討論,男性卻總是不太感興趣。
Thumbnail
縱然這三部片鏡頭下的年輕個體都乍看自我且稚氣未脫,但在種種看似消極的「無理取鬧」背後,其實都承托著頑固的個人信仰。比如《未命名》中的改名執念,《她他》中一點都不可信的七夕傳說,《家庭式》裡參加畢業旅行的小執著。分明都是小到不值一提的瑣事,卻在片中被主角捧在掌心珍視,且卯足了勁追逐。
Thumbnail
過去這個月,《釀電影》與【台北電影節】合作了一系列海外導演的專訪,還有在北影首映的電影影評,以及在 IG 上精彩的互動交流;而我們剛剛結束的演員對寫系列「楊小黎 X 莫子儀」,後者也以《親愛的房客》入圍了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在此,我們整理跟本屆北影相關的文章們,讓一起參與北影的釀讀者們共同來回味!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寺山修司談他小時候成長的地方時,稱之為已經「不存在這世上的小鎮」,就像他用各種媒介談母親,也是在表述不在場的母親,但透過想像/說謊,不存在的又再度以不真實的樣子存在,彷彿透過想像力作用的過程,寺山修司使其生命中逝去的鬼魂復生。其在創作上的效果是讓所表述的無限接近夢想的源頭、還未化為邏輯和語言的狀態。
Thumbnail
洪子鵬導演的公視人生劇展《陽光電台不打烊》,以荒謬喜劇交織溫暖,講一座廣播電台的「最後一夜」。全劇在電台建築的裡與外、室內和樓頂完成,集合一群影視劇場界的老將,並由演員黃騰浩參與製作,打造一齣立體版的舞台喜劇,最終要傳達對廣播年代的緬懷,以及「不論你的聲音再小,都一定有人在聽」的媒體理念。
Thumbnail
循著這八部作品的脈絡走,會發現地理疆界或許造成文化隔閡,但不必然侷限創作的想像。肉身必須遵守物理規則,心靈卻沒有教條,有的只是自由意志的碰撞。最單純的念頭交錯能引發匪夷所思的後果,可能摧毀,也可能溫柔,而這是全世界創作的共通語言。
Thumbnail
徐若瑄在長片版擔任要角,在片場更是淑芳阿姨的得力助手。淑芳阿姨開玩笑說:「我的助理嫌我囉唆、問東問西,有時候都不理我。後來都是徐若瑄過來耐心幫忙解釋一切。」淑芳阿姨問東問西的焦慮來自在電影中擔任女主角,壓力山大:「畢竟我 82 歲了,不是 28 歲。」
Thumbnail
令人沮喪的是,即使親近如丈夫、家人,男性要理解女性受到騷擾的噁心和夢魘,竟是如此困難而充滿隔閡,以至於這類議題始終只有女性團體努力發聲。而像這樣的電影,即使多麼希望男性女性都能一起觀看討論,男性卻總是不太感興趣。
Thumbnail
縱然這三部片鏡頭下的年輕個體都乍看自我且稚氣未脫,但在種種看似消極的「無理取鬧」背後,其實都承托著頑固的個人信仰。比如《未命名》中的改名執念,《她他》中一點都不可信的七夕傳說,《家庭式》裡參加畢業旅行的小執著。分明都是小到不值一提的瑣事,卻在片中被主角捧在掌心珍視,且卯足了勁追逐。
Thumbnail
過去這個月,《釀電影》與【台北電影節】合作了一系列海外導演的專訪,還有在北影首映的電影影評,以及在 IG 上精彩的互動交流;而我們剛剛結束的演員對寫系列「楊小黎 X 莫子儀」,後者也以《親愛的房客》入圍了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在此,我們整理跟本屆北影相關的文章們,讓一起參與北影的釀讀者們共同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