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少棒比賽比你想的更有趣/奈德佛的四大注意力型態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傑瑞米.布朗(Jeremy Brown),這名曾在小說及同名電影《魔球》中大幅描寫的球員,在2002年選秀的第一輪第35順位被奧克蘭運動家球團選中。一七三公分、九十七公斤的矮短身材,在當時被許多棒球圈的人嘲笑,但以比利.比恩(Billy Bean)為首的運動家球團,利用賽伯計量學等統計學分析,看好其上壘率與長打率相加而成的攻擊指數,能為球隊帶來巨大貢獻。
Jeremy Brown
但仔細追蹤往後幾年的資料,就知道這名潛力新秀在2006年9月3日迎來大聯盟初登板,並在當年留下10打數3安打,打擊率.300,上壘率.364的成績。隨即在2007年被運動家球團DFA,並在2008年因個人因素宣布退休,只在大聯盟留下極短足跡。
數據,就像學歷一樣,只能窺見一個人的表面,而無法顯示其內心世界,以及與棒球圈價值觀互相衝突的壓力。不只棒球運動,許多競技運動項目都涉及內心及外在比賽,能夠克服內心障礙,才能提升外在表現,並延續長久的運動生涯。
打贏了自己,擁有「自信」;
打贏了對手,才對自己的能力有了「確信」。
這次想用簡單的運動心理學來談談這幾年在南投縣新街國小少棒隊的實踐與發現,一窺小球員的心理層面與棒球比賽有趣之處。筆者並非心理學專家,靠著平時閱讀運動心理學書籍,與少棒隊出外比賽的種種情況做實務上的結合,若有解釋錯誤或含糊之處,還請同好與前輩們不吝指教。

棒球運動中的過度教導

「揮棒慢了,擊球節奏要抓早一點。」、「出棒時,你的腋下要夾緊才能讓力量更集中。」、「眼睛專注看球,頭不要跑掉。」...等句子常常會在比賽中教練指導球員的情況中出現。每揮完一球,教練總會提點球員們應該要注意以及修正的地方,但在某些情況下的「過度教導」很有可能適得其反。更多時候,在場邊觀眾大聲吶喊的情況下,球員們是聽不到教練所講的事情,只能從教練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去猜想教練所給的指示。
作者提摩西.高威(W. Timothy Gallwey)曾在其著作《比賽,從心開始》中提到:「影像比言語好、示範比指導好、說太多往往比不說更糟糕,以及嘗試去做些什麼常常帶來負面結果。」
在我看來,適度的溝通與提點還是有正面影響,而且指令明確的教導對心智尚在成長的小學生特別有效。(像是投手一直投壞球的情況下,叫他『好球先投出來嘛!』這種指令模糊的幹話我在兩年前就不說了,取而代之的是鼓勵與投球機制須修正之處)不管在提醒球員當下因比賽緊張情緒而忘記的身體反應,甚至是緩和小球員們面對比賽及對手的巨大壓力,教練依然是小球員們在比賽中的最大依靠。五年前曾在新街協助帶過一支社團球隊,當時的社團指導老師告訴我:「你有沒有在場指導小朋友,對他們的表現影響很大耶!」將指令簡化、明確化,轉換成小學生能夠吸收的資訊,並且能夠專注執行的指令是第一要點;第二要點則是幫助小球員們消除在場上的龐大壓力,使其表現回復到平常練習時的水準。
棒球遊戲設計者在每次投打對決時,給予打者兩次犯錯的機會(給予投手更多一次的機會),在三顆好球之前永遠存在希望,適度地給予正向鼓勵,讓小球員的心理發展出一套面對失敗的自我調整機制,反而會使他們更有勇氣面對逆境,在往後的比賽呈現更好的抗壓能力。
Never let the FEAR of striking out get in your way.
但對於某些努力想修正姿勢打出好成績,卻長期陷入比賽低潮的選手,這時的過度教導就不是那麼恰當了。就拿球員L當例子,球員L是球隊的第四棒,卻在某個盃賽後陷入打擊低潮,找不回打擊手感,不是打擊節奏完全打不到球,就是擊出過多的軟弱滾地球,自己也對本身的表現感到沮喪,日常的練習狀況雖然不算太差,但就是沒辦法將表現複製到真正的賽場上。教練也心急地想幫L調整打擊狀況,比賽中也會逐球告訴球員L剛剛哪裡做不好,但選手就是無法做出教練所期待的成果,甚至在某天舉行的比賽中,只要投手投進好球帶就是揮空。
「不作為,也是一種作為。」這樣的靈感突然從筆者腦中一閃而過,於是在某場比賽的場邊對球員L大喊:「不要再想動作對不對,先打到球就好!」打者重新站回打擊區,大棒一揮,那個打席球員L最終擊出扎實深遠的二壘安打,站在二壘上鼓掌為自己喝采,臉上的懷疑瞬間煙消雲散,只剩下打出安打的喜悅。往後的幾個盃賽逐漸擺脫低潮,雖然還是會被三振,但挫折的情緒並不會困擾球員L太久,有了自信之後表現也漸入佳境。
棒球終究是結果論的遊戲,這支安打很難量化成「不過度教導」的正面成果,不過當球員的心理不再對自己的動作有懷疑,而將注意力放在與投手之間的對決時,確實符合美國運動心理學家奈德佛Nideffer(1976)提出的注意力型態(attention style)對於運動員心理的描述,此次經驗確實提供了筆者對於「教導」方式,有更多的認識與體悟。

奈德佛的四大注意力型態

奈德佛(Nideffer, 1976)提出注意力型態(attention style),認為此理論有助於瞭解、預測一個人的行為。他將注意力分為兩種向度,分別為注意力的範圍(寬廣、狹窄)注意力的指向(外在、內在),結合兩個向度而形成四種不同的注意型態,分別為寬外、寬內、窄外、窄內等四部分。
Auther: Holly M. Albin
  1. 寬外型(broad-external)的注意力型態:指個體能快速評估外在運動情境。例如:外野手準備接球前能以寬廣的視野注視棒球場上的情況,並同時知道壘上跑者之站位。
  2. 寬內型(broad-internal)的注意力型態:指需要思考、計畫與分析,選手可以在瞬間注意到許多外在環境給予的訊息,同時焦點是內在的,個體可以在腦中研擬比賽計畫或策略。例如:打者可以觀察對方守備的站位,而在腦中思考並決定要執行何種打擊策略,提高上壘的機率。
  3. 窄外型(narrow-external)的注意力型態:指個體試圖要回應或執行某一特定動作時能不分心的集中在一、兩個外在線索。例如:投手準備投球時,將焦點鎖定在捕手所要求的位置,或是打者專注地面對投手所投出的球。
  4. 窄內型(narrow-internal)的注意力型態:指個體實際動作前系統重複演練某一動作來預演動作表現的情境或控制身體的喚醒水準。例如:打者(投手)在進入打擊區前(投球前)的例行動作。
在了解完奈德佛所提出的四種注意力型態後,我們要回到先前球員L的案例,試著分析他在打擊低潮前後的可能心理變化。在教練幫L調整打擊姿勢及提點打擊動作後,球員L開始回想教練所教的動作,一直在內心重複演練揮棒的姿勢;在比賽中站上打擊區後,持續地回想教練所提醒的動作,進而去面對一顆顆如子彈般通過本壘板的球。此時球員L的注意力型態屬於「窄內型」,重複在內心演練某一動作來控制身體的運動水準,希望透過教練的提點去完成揮擊動作並打到球;但面對投手的投球時,不應在腦中糾結揮棒的動作,造成「本我」與「自我」的互相衝突,應該將注意力轉向「窄外型」,將專注力放在外在環境中及範圍較小的投手所投出的球,並要求自己利用球棒與來球的節奏做結合,提高擊球的命中率。假設球員L有確實接收到「不要再想動作對不對,先打到球就好!」的這項指令,那麼確實符合將專注力從原先的「窄內型」轉向「窄外型」的過程。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好了,投手M是球隊中控球能力最穩,也是教練認為球感及身體協調性最好的球員,投手M平常上場投球的機會也蠻多的,表現也算是中規中矩,符合教練的期待;但是,M在這一年的比賽中,印象較深的兩場比賽,控球卻是亂七八糟,甚至可以用「亂成一鍋粥」來形容。
仔細回想那兩場比賽,M不僅壞球多、呼吸急促,甚至可以明顯看出專注力十分渙散,時常在觀察及接收球場四周所傳出的喧嘩聲,以及教練傳來的條條指令。這樣的注意力型態屬於「寬外型」,與偶爾兼差內、外野手的M有相當大的關聯,而這兩場中繼投球都是從其他守備位置調上投手丘,其中一場比賽賽前,甚至在知悉重要他人將在場邊觀看比賽後,專注力就一去不復返了!我曾經在練習時提點過M:「投手的任務先縮小成兩項,一是朝好球帶攻擊、一是壘上有人時看住跑者。」這樣的指令目的在將M的注意力窄化,將場邊的喧鬧聲先從腦中去除;專注在投捕及打者之間,或是投手與跑者之間。很可惜的是,在沒來得及將M的專注力拉回來前,M就從投手丘上被換掉了,最終這兩場比賽也在中繼投手無法有效將失分踩住煞車後,以較大的比數差輸掉了。

「理解」讓自己活得更聰明

回到最一開始傑瑞米.布朗(Jeremy Brown)這位球員的故事,「數據」是評斷球員的其中一種方式,有些球迷或是專家將數據奉為圭臬,同時也有人們在討論「心理」層面對於一個球員的影響,布朗退休的原因眾說紛紜,但真正的主因我們不得而知。評斷一位球員,數據或心理皆非唯一的方式,所有統計數據都指向一個重點,那就是「或然率」,意思就是你無法百分之百確定下一次這個選手上場,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同時你也無從猜測選手在比賽當下的心境或壓力究竟對他的表現帶來多大的影響。
說了這麼多,我認為從更多面向來看棒球這項運動是十分有趣的,理解不同學派看待棒球運動的方式,並從中獲取更多知識,讓比賽當下更有效率地玩棒球,同時讓自己活得更聰明,這才是資訊帶給人們進步的最大重點。
-------------------------------------------------------------------------------------
「哥哥,如果我們打進四強,就來台北看我們比賽好嗎?」
因為一句話,開始了我在台灣奔波看球的日子
我是個天橋下說少棒隊故事的替哥,我們下次見。
#Akiraの阿替生活 #我在國小少棒隊的N百日
3會員
10內容數
記錄我在新街國小少棒隊的點點滴滴,每年都有不同的孩子升上六年級,然後畢業...而到了新學年我都移情別戀,愛上新的一群孩子們,協助他們繼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un Lin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正在將行李上車,準備離開中信兄弟位於屏東鹽埔的公益園區前,看到稍遠的球員室門口,佇立著一位熟悉的身影,他是 #官大元 哥哥。 每年暑假,受到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愛接棒計畫資助的新街國小少棒隊,都會來到屏東與其他受認養的少棒隊一同參與移地訓練。去年準備升上五年級的 #勞恩 ,就隨著球隊來到園區..
如果你願意為了夢想起身實踐,那麼夢想只會離你愈來愈近。不一定每個人最終都會成功,但至少在實踐夢想的這條路上,你已經贏過許許多多的人們了。「堅定信心、腳步踏實、懷抱成長、勇於突破」,這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能持續地做,更難! 昨日太小,明日太老,今天去做正好。
昨天正在將行李上車,準備離開中信兄弟位於屏東鹽埔的公益園區前,看到稍遠的球員室門口,佇立著一位熟悉的身影,他是 #官大元 哥哥。 每年暑假,受到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愛接棒計畫資助的新街國小少棒隊,都會來到屏東與其他受認養的少棒隊一同參與移地訓練。去年準備升上五年級的 #勞恩 ,就隨著球隊來到園區..
如果你願意為了夢想起身實踐,那麼夢想只會離你愈來愈近。不一定每個人最終都會成功,但至少在實踐夢想的這條路上,你已經贏過許許多多的人們了。「堅定信心、腳步踏實、懷抱成長、勇於突破」,這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能持續地做,更難! 昨日太小,明日太老,今天去做正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心靈捕手》劇情豐富,涉及心理學、精神疾病和人性觀察,故事的改編接近現實,值得推薦。威爾的內心掙扎和成長讓人深思,薩提爾模式的解析為整個故事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文章中對心理學和溝通姿態的分析豐富而深刻。
Thumbnail
年紀到了一個程度,會開始翻一些老電影出來看,除了當作對記憶的複習跟提取,也發現似乎看懂一些過去沒看懂的地方,產生更多的理解。這個過年,就又看了一次「心靈捕手」,還真的跟20年傻傻的看完,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長期在學校擔任清潔工的麥特.戴蒙,乍看之下,之所以可以出現人生轉折,也是要遇到猶如伯樂知音的
Thumbnail
談起「心靈捕手」這部電影,大概看過不下二十次了吧!每次看完後總嘗試要把心得寫下來,卻都一直無法付諸實現。究其原因,也許是因這部電影與自己的生命有著難以割捨的牽繫,過於在乎反而遲遲難以下筆吧!
Thumbnail
故事內容 圍繞在年輕人威爾·杭汀(Will Hunting),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清潔工,卻在高等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的叛逆天才。在教授西恩·麥奎爾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心靈捕手是個經典名片,故事講述一位天才年輕清潔工威爾,破解了數學難題,因而被教授藍伯注意到,然而威爾因為孤兒、寄養家庭等曲折的生命經歷,讓他的個性桀驁不馴,屢屢犯罪,因此藍伯除了發掘威爾的能力外,亦請心理學家為他諮商。可惜威爾天才的能力,使請來的心理學家無法以理論輔導他,反而被「侮辱」,紛紛放棄,最
Thumbnail
在課堂上看到這部電影時,想起以前在家裡也曾經看過,不過內容與情節我大致上都忘了,只留下淺淺的印象。 電影當中印象最深的,是威爾最後一次去心理諮商的那段。在談話的過程中,西恩教授終於讓威爾敞開心房,說出了他童年時的經歷,並顯現出他的恐懼與怯弱。而我想最關鍵的部分,是西恩不斷對他說的那句:「這不是你的錯
我要你看心靈捕手,可是你說你太忙了,所以沒有時間再看一遍,你說你不能騙我,所以你誠實的回答,我說沒關係,我知道你真的很忙,但你至少有看過吧?你說有,我說這部電影很久了至少二十年,你是什麼時候看的?電影院嗎?你說應該不是,可能是看電視的西洋台看的。我說這是我的愛片,我至少看過五遍,你的表情有點驚訝。
Thumbnail
當生命中出現無助惶恐、無能為力時, 感謝生活周遭適時出現的天使, 他們的協助如施了魔法般, 讓妳的心靈從晦暗中重新綻放光茫。 感恩~ ~靈通語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心靈捕手》劇情豐富,涉及心理學、精神疾病和人性觀察,故事的改編接近現實,值得推薦。威爾的內心掙扎和成長讓人深思,薩提爾模式的解析為整個故事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文章中對心理學和溝通姿態的分析豐富而深刻。
Thumbnail
年紀到了一個程度,會開始翻一些老電影出來看,除了當作對記憶的複習跟提取,也發現似乎看懂一些過去沒看懂的地方,產生更多的理解。這個過年,就又看了一次「心靈捕手」,還真的跟20年傻傻的看完,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長期在學校擔任清潔工的麥特.戴蒙,乍看之下,之所以可以出現人生轉折,也是要遇到猶如伯樂知音的
Thumbnail
談起「心靈捕手」這部電影,大概看過不下二十次了吧!每次看完後總嘗試要把心得寫下來,卻都一直無法付諸實現。究其原因,也許是因這部電影與自己的生命有著難以割捨的牽繫,過於在乎反而遲遲難以下筆吧!
Thumbnail
故事內容 圍繞在年輕人威爾·杭汀(Will Hunting),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清潔工,卻在高等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的叛逆天才。在教授西恩·麥奎爾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心靈捕手是個經典名片,故事講述一位天才年輕清潔工威爾,破解了數學難題,因而被教授藍伯注意到,然而威爾因為孤兒、寄養家庭等曲折的生命經歷,讓他的個性桀驁不馴,屢屢犯罪,因此藍伯除了發掘威爾的能力外,亦請心理學家為他諮商。可惜威爾天才的能力,使請來的心理學家無法以理論輔導他,反而被「侮辱」,紛紛放棄,最
Thumbnail
在課堂上看到這部電影時,想起以前在家裡也曾經看過,不過內容與情節我大致上都忘了,只留下淺淺的印象。 電影當中印象最深的,是威爾最後一次去心理諮商的那段。在談話的過程中,西恩教授終於讓威爾敞開心房,說出了他童年時的經歷,並顯現出他的恐懼與怯弱。而我想最關鍵的部分,是西恩不斷對他說的那句:「這不是你的錯
我要你看心靈捕手,可是你說你太忙了,所以沒有時間再看一遍,你說你不能騙我,所以你誠實的回答,我說沒關係,我知道你真的很忙,但你至少有看過吧?你說有,我說這部電影很久了至少二十年,你是什麼時候看的?電影院嗎?你說應該不是,可能是看電視的西洋台看的。我說這是我的愛片,我至少看過五遍,你的表情有點驚訝。
Thumbnail
當生命中出現無助惶恐、無能為力時, 感謝生活周遭適時出現的天使, 他們的協助如施了魔法般, 讓妳的心靈從晦暗中重新綻放光茫。 感恩~ ~靈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