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軟件是個產品黏性很高的市場,不像遊戲,喜歡玩玩 ,不喜歡就換一個。筆記日積月累,積存越來越多,就很難離開。
像我,2011年開始用Evernote,十年來累積了六千多條筆記,工作上、生活上都極度依賴它——直至2020年Roam Research橫空出生,才狠起心來作出改變。
Roam Research 出現的契機
2020年初,關注筆記法和生產力的朋友都不約而同地發現,大家都在談論「卡片盒筆記法」和「Backlinks」,認為是做筆記和筆記軟件的「新大陸」。
Roam就在這風潮下,在2020年初進入大眾的視線範圍。
我是2020年5月左右才聽說這筆記軟件的,愛好嚐鮮的我馬上想下載試用,誰知當時Roam實在太火,註冊的人太多,來遲一步的我,被放了在Waiting List上。
在等待期間,心急的我發現了另一個非常好用的替代品——Obsidian黑曜石,一用倾心,馬上成為我主力的筆記和寫作工具,本來打算因而放棄Roam,但兩個月後,終於收到Roam的註冊通知......
開心之餘,同時發現,Wow,月費竟然要15美元(約台幣420元,港幣117元),年付也要165美元(約台幣4600元,港幣1290元),在免費筆記軟件充斥的市場來講,簡直是天價!絕對是史上最貴的筆記軟件。
反正Obsidian用得挺好,沒必要花這個錢,卻因為我愛看的YouTuber們都不停談論,便開始使用試用版,反正頭一個月免費嘛~
怎知,一用上就不能自拔,一個月後乖乖奉上一年份的費用,轉為收費版。
不知不覺,一年快要過去,在考慮接下來繼續付費,還是改用其他軟件的關鍵時刻,正好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年來的使用經驗。
說在前頭,我不是IT人,所以純粹從一個全職寫作人的角度來看——
Roam Research 最吸引我的地方
簡單說,Roam最吸引的地方,就是一個字:爽!
第一次打開Roam,你會覺得無所適從,因為它不像OneNote, Evernote般,整個版面佈滿按鍵,讓你很容易找到不同的功能。
它的版面空空蕩蕩,上面只有今天的日期,然後旁邊僅三個選項:Daily Notes(日記), Graph Overview(網狀圖)和All Pages(全部頁面)。若果不是在YouTube上看過,或者用過類似的Workflowy 或 Dynalist,確實不知從何入手。
但這種「空」,正是它的精粹之處——它要你拋開傳統記筆記的流程——什麼都不用管,寫就對了!
不知你們有沒有試過: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一個好點子,馬上打開筆記軟件,新增資料夾或打開既有資料夾,開新檔案/新筆記.....然後赫然發現 ,已經忘了自己要記下來的點子是什麼!
或者,你把想法寫下來之後,再花了不少時間去決定,到底要放在哪一個資料夾才好。
Roam的設計,就是為了減省這些無謂的煩惱,它把筆記與日記結合,每天打開,都是新的一頁,新的一天。你要做的,就只是把任何要記下來的內容,以點列(Bullet Point)的方式寫下。
Roam的始創人Conor White-Sullivan說過,他其中一個靈感,來自推特:每當有新的想法時,他都喜歡發個推,久而久之,推特便成了他的「點子記事本」,利用搜尋的功能,不單能找到相關的推文,更知道萌生這想法的日期和時間——於是便有了以「日記」為基礎的Roam。
你不需要考慮,這條筆記應該如何歸類,因為Roam根本沒有檔案夾,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為筆記添加一個以兩個方括號包圍,或是用 # 來標示的標籤,例如某條筆記是關於「中國近代史」的,你可以直接加上[[中國近代史]],或者#歷史, #中國, #近代 ,視乎你自己的習慣。
還有,在Roam的世界裡,筆記名和標籤沒有分別,功能是一樣的。
打完筆記,在後面加標籤就完事 (文字來自維基百科,純粹作示範用途)
你會問,如果只是加標籤,任何筆記軟件都能做得,有什麼了不起的?
你問對了,只是標籤,確實很普通,Roam真正強的地方,是反向鏈接(Backlinks):
當你用 [[ ]] 或 # 加了標籤時,其實你同時開啟了一條外向鏈接(Outgoing Link),指向一條以該標籤命名的新筆記。而這條新筆記下面,則有返回原來筆記的反向鏈接(Backlink):
上一條[四行倉庫] 的筆記,我加了 #History-China 這個標籤,當你到History-China的頁面時,也會看到[四行倉庫] 那條筆記,這就是反向鏈接的意思,用熟了後極之方便。
「卡片盒筆記法」的其中一個精要,是筆記之間必須有聯繫,也是Roam的靈感來源。
Roam的雙向鏈接,把不同的筆記雙雙連接起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Roam的Graph Overview(網狀圖), 就是這個網絡的圖像顯示:
用了一年RoamResearch後產生的網狀圖——雖然這圖沒什麼實際作用,但也挺有成就感的。
「隨意門」實在太好用
任何文字,只要加上[[ ]],馬上成為一條新的筆記,反過來說,若你要引用任何一條你曾經寫過的筆記,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只要打上[[ ]],在裡面輸入關鍵字,就會出現你之前的筆記,因此,你根本不用離開你目前寫作的版面,直接用 [[ ]] 這個隨意門(Portal),就可以在不同筆記之間穿梭,毫不費勁;也不用真的把檔案拉進去,所以同一條筆記,可以存在於不同的文章裡。甚至可以直接引用入其他筆記的內文,而當另一條筆記的內文更新了,這筆記的引文也會相應更新,這是Roam最強的,也是我用得最爽的功能。
任何內容,加上[[ ]],就變成隨意門,開出一條新筆記,以這段為例,[[四行倉庫]] 、[[抗日戰爭]]、[[蘇州河]],都會變成新的筆記。
[[]] 也可同時作為搜尋筆記之用,自要打出部份文字,便會搜索出類似的筆記
Roam 與其他筆記軟件的最大不同
Roam Research, Obsidian 和 Logseq 這三款我將會逐一介紹的軟件,都屬於網狀筆記軟件,他們的基本原理都是由下而上(Bottom Up);而傳統使用檔案夾或筆記本的筆記軟件,都是由上而下(Top Down) 的、層級式(Hierarchical)的。
使用雙向鏈接(Links and Backlinks) 的網狀筆記最大好處是你不需要有一個完美的檔案結構,也不妨礙你的筆記和寫作效率。
拋棄傳統的層級式檔案夾/筆記本,以及結合了筆記名和標籤,二者都減輕了不少使用者的心理負擔,讓你可以不加思索地,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完之後才去煩分類的事情。
對於熟用電腦語言的朋友,Roam有很多高深的功能待你發掘,但對我這種主要用作筆記和寫作的人,門檻也非常的低,只要花三分鐘學了最簡單的Markdown語言,就可以使用基本的,如標題、粗體、斜體等編輯功能。
還有半個月,一年的Roam訂閱就要到期,要不要再花165美元呢? 這問題挺難回答,下一篇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