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國作者安•派契特( Ann Patchett)於今年(2021)年1月出版的最新小說。文字平實不艱澀,是以第一人稱Danny口述,娓娓道來他的家庭故事,沒有激情、沒有灑狗血,即使讀到後半段我真的越讀越生氣,但口白Danny還是一貫冷靜的態度在描述,彷彿是在敘述別人的故事,也讓我對作者這種不同以往小說的表達方式覺得新鮮、特別。
我一直都挺喜歡淡淡的故事,比如有朋友問我為什麼特別喜歡韓劇「機智醫師生活」,因為對部分尋求刺激的朋友來說,這齣戲似乎有點太平凡了沒甚麼驚爆點!甚只有朋友覺得很無趣。
我想或許就是文字或影像讓接收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一般,有些平淡的劇情可以引起心中很大的共鳴與回響,就是剛好打擊到那個人身處的情境與過往經歷,回到機智醫師生活,我就是喜歡那種細水長流的堅定友誼。
生活中的事情會因為情境與過往經歷得到不同大小的共鳴。我曾經聽過一種說法,為何美國驚悚片很多都是發生在郊區的家中,或是公路上。因為美國郊區住宅密集度很低,多數家庭雖喜隱私卻又沒有安裝鐵窗鐵門、高聳圍牆電網的習慣,充分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旦有入侵者闖入,通常都只能自我防衛。這也是有許多暗夜追殺類似的影片,最後一幕總是整個夜晚沒人來營救,直到白天警察才來做筆錄,而倖存者在救護車旁邊失神的畫面。
而公路就不用說了!美國地大物博,在哪個公路被劫走了可不像在台灣,幾乎是沒有辦法被找到。
公路與郊區住家驚悚謀殺案,會喚起很多美國人的恐懼,是因為他們身處的情境與經歷,對我們台灣人來說,恐怖的連結或許是紅衣小女孩,這是台灣傳統民間所流傳,也和我們周遭人事物有相關連結,自然也就打擊到我們的內心。
(扯遠了)
「荷蘭之家」這本書描述的是家庭,而且是一個不算健全的家庭型態,以及不健全的母親人設,「家庭」、「親情」以及「母親」這三個關鍵詞打到我的內心,引起了很多我內心的迴響,即使看完後我仍有非常非常多的憤怒情緒。
(以下故事雷)
荷蘭之家,是本書重要核心場景。故事裡面的人物其實不少,故事的起源就是在這個房子裡發生。故事一開始的人物,有主要口述者Danny和他的姊姊Maeve、他們的爸爸還有兩個傭人一起在荷蘭之家生活著。
荷蘭之家,是Danny以及Maeve的爸爸在二戰之後靠著房地產一夕致富,為了他的妻子Elna,兩個孩子的母親,購置了這座荷蘭之家大宅,這是一個他非常喜歡的宅第,他特地買下,期望給心愛的妻子一個驚喜。
但種種跡象顯示,他的妻子,孩子的母親非常痛恨荷蘭之家,甚至在宅第生活沒有多久,Danny3歲,Maeve也才10歲的時候,就離家不再回來。
母親的離去,對年僅10歲的Maeve內心造成了非常深的傷痛,相信對Danny也是,但從他口述中,對這個幾乎沒有任何印象的母親,似乎沒有過多的著墨。
幾年後,他們的父親再娶了一位新的繼母Andrea。相對於他們的母親,Andrea對荷蘭之家深深著迷,熱愛著這座宅第內的每一樣東西,除了他們姊弟。
Andrea先是帶了兩個與前夫所生的女兒來到荷蘭之家,讓Maeve時時刻刻照顧;在真正與他們的父親結婚之後,開始已不同於以往的女主人之姿管理荷蘭之家。原本的傭人雖表面仍唯唯諾諾,但私下都覺得原來的女主人Elna好多了!對此,Danny只有滿滿疑惑與不解:如果他自己的母親這麼好?為何會拋棄他們而去遙遠的印度呢?
Maeve離家上大學時,Andrea讓自己的女兒搬去住Maeve的房間,在我們這些旁觀故事的人看來,就是一個壞繼母的蠶食鯨吞;但從Danny口述來看,他僅是陳述一個事實,沒有多餘的情緒;對他而言,他已經沒有親生的媽媽,他視長姐如母,也期望獲得父親的認同,此外,他對於媽媽這個角色很模糊,或許在他心中也期望獲得Andrea的認同與疼愛。
他的父親,從Danny的口述中,就是一個很具尊嚴的角色,高高在上,和孩子們保持距離,不是朋友,僅僅負責提供物質生活,無須與子女交心,一個我認為非常不符合現代合格父親的角色。
他沒有為自己的下一代做好準備,在53歲猝死後,荷蘭之家就完全的讓Andrea掌握;甚至在父親走後沒多久,Danny和Maeve就被Andrea趕出荷蘭之家,因為「你們不是我的孩子」。
從天堂掉到地獄的兩個人,靠著堅毅的Maeve帶領著Danny完成學業。他父親唯一留給他們的遺產,是Danny的教育信託基金,也因為如此,Maeve要求Danny要讀最好最棒(最貴)的醫學院,某種程度上是把自己父親唯一遺留下來的遺產拿一點回來。一向很聽長姐的話的Danny,即使對醫學一點興趣都沒有,還是聽完的花了父親遺留的教育基金把醫學院念完。
而後結婚生子,長姊Maeve的身影一直跟在Danny身邊,影響了Danny與妻子。甚至Danny的第一個孩子都取名為May,算是和妻子妥協不取名Maeve的退一步舉止。Maeve和Denny被趕出來的這段數十年的歲月,我看到的是手足之間那種堅韌的愛,以及Maeve因為年紀較大,在荷蘭之家的歲月以及與父母的交流較多,總感覺得出來跨不過去那道崁的反而是Maeve,我覺得這也是她終身未嫁的原因之一。她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Danny身上,也期望自己挺住,看到荷蘭之家再度為她們一家(而非Andrea)發光。
劇情轉折至此,就是我開始非常看不下去的部分,在Maeve50多歲心臟病發,躺在醫院的那一天,他們的老母親Elna突然出現。對Danny而言,他不解為何從來不聞不問的親生母親,最後卻又出現了,但對Maeve來說,這是她活到50多歲又再次獲得母親溫暖與愛的時光,她覺得她終於等到了,從此與母親形影不離,不願分開。
Danny某種程度上或許有些失落,他雖然另已籌組家庭,但過去數十年被拋棄的這對姊弟那條緊密聯繫的線,任何人甚至他的妻子都無法介入,一個對Danny而言完全陌生的母親,輕而易舉的取代了他。失落之餘,他也對自己親生母親半信半疑,總認為當初在Maeve10歲時的離家就是造成Maeve罹患糖尿病的元兇;對他而言,母親這個角色只會傷害Maeve,而不是讓Maeve康復的。
而他是一個爸爸,身為人父後,更可以體會怎麼會有一個親生母親會拋棄自己的小孩?(沒錯,身為一個母親,我同樣無法理解)
他們母子女三人團聚後,在某一次無預警地拜訪荷蘭之家,得知Andrea罹患了阿茲海默症,Elna當下決定Andrea需要她,接下來她決定去荷蘭之家照顧Andrea,Maeve完全無法接受,兩周後,Maeve就病逝了。
從Danny的角度描述,他無法原諒自己的親生母親(我也是),但也沒有看到他大悲大喜甚至對母親狂吼據理力爭過,一切就是這麼淡淡的描述。
我讀完後的感覺,可以理解作者試圖從這些各個不健全的家庭與人中讓我們知道,大、小愛與原諒。
不只一次從書中得到,他們的母親認為Maeve和Danny是幸福的孩子,要甚麼有甚麼,但在外面有多少窮困的人、窮困的孩子需要幫助,她必須去。
對我而言,如果對比兩位母親,我更生氣親生母親Elna,反而可以理解繼母Andrea的心態,她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可以自私可以背負罪名,身為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總是義無反顧。
而Elna似乎覺得自己就是天選之人,散發聖光(對不起我真的沒辦法喜歡她)離開自己兒女,去幫助其他更需要的人,理由僅是因為他們物質不缺,有傭人保母的照顧?似乎把母親這個角色想得太簡單了!
我更氣憤的是,當已經回來女兒身邊,卻又因為她自己覺得罹患阿茲海默症的Andrea更需要人照顧,又再次要離開女兒Maeve去照顧已被她女兒視為偷走房子、偷走父親的Andrea,對於Maeve心理的衝擊又是如何的大?
我們都只是平凡人,我們會自私會想把最好的留給自己以及自己的下一代,這是人之常情。或許我是尚未看透以及悟到世間無常的凡夫俗子,但身為一個母親,給孩子的絕對不僅僅是物質層面餵飽穿暖,母親這個角色對孩子是比天高的重要!
Elna最後回到荷蘭之家照顧Andrea,兩個太太在荷蘭之家這個屋簷下過著生活。Maeve8~9歲時特地畫的那幅畫像(也是書封那個穿紅衣服的黑髮女孩)也靜靜的又掛回了荷蘭之家。她又住回來了。最後荷蘭之家還是回到了Danny的女兒May那裡,上一代的恩恩怨怨似乎也隨著人物的凋零而化為煙塵。
大宅還是在,人事已全非。過去的一切破碎,都還是要靠愛的力量慢慢修補,即使我都告訴自己,與其修補,不如一開始就用愛的力量來凝聚家庭幸福感。這也是我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