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看看你的公司是否也中槍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想看這本書?

會看這本書的起因蠻好笑的,因為我跟室友都在美商製造業工作,我們常常都在討論公司還剩幾年可以活? 是不是該換工作了 (笑)?疫情前後美國製造業實在崩壞的太嚴重了,整個人員流動、企業管理、品質控制還有應對危機的方式已經爛到讓人懷疑人生,搞得海外分公司的人只能夾在中間當三明治,一面被美國人數落不會安撫客戶和供應商、一面又被客戶幹譙辦事不力。

經我不專業市調,多個任職不同美國製造業的朋友,大家對此無不點頭稱是,細數自己公司到底多北爛。近期看到航太巨擎波音殞落和英特爾的晶片帝國倒塌,一點也不意外,美商的墮落似乎有某種固定的 pattern...

本書是室友偶然間在圖書館書架上看到的,作者是史丹佛大學企業管理教授 Jim Collins 。他蒐集無數大型公司的經營數據和報導,花了6年時間分析企業由勝轉衰的原因,最終將公司殞落分成5個衰敗階段,讀完深感戚戚焉。

我自己在寫作這篇的時候,覺得巨擎公司衰敗,很像天上的恆星,在最終塌陷死亡之前必須經歷過紅巨星→白矮星→超新星→爆炸→黑洞/星雲。每個衰敗階段其實都有顯而易見的特徵,所以讓我們一起來看本書的見解,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逃吧🤣


篩選研究材料

本書的附錄清楚地描寫書中所舉的正反面案例是如何篩選的。作者必須先挑出 A+公司,再來追蹤這些公司20年來的股價變化以篩掉尚處於巔峰、甚至持續創新高的公司,他們不是本書想研究每況愈下、病入膏肓的對象。其他客觀條件也需考慮產業效應,畢竟某些公司走下坡不是長期企業經營不善造成,可能是有明顯景氣循環 (例土木建設),實屬非戰之罪。

由於本書主要篩選標準是靠公司15-20年來股價與大盤的比值,我不知道這樣是否為相對客觀,或許是吧? 畢竟公司所有的營運績效最終會反映到公司的基本面,公司營運出了問題,通常公司內部董事和華爾街大人們是最先知道的。


raw-image



A+巨人衰敗五階段

雖然本書將企業的殞落分成各種不同的階段,但是在後期階段,這些公司可能仍有前期階段的症狀。另在殞落的過程中,各階段並不是等速循序漸進,公司有可能停留在第二階段10幾年,然後在很短的2-3年內走完剩下的3個階段。進入衰敗的階段後,公司也不必然就會走向毀滅,也是有公司進入第二、三階段後仍扭轉乾坤起死回生。作者認為只要不要墮入第五階段,採取正確的行動依然有機會逆轉,再次回到A+企業的行列。

💀 階段1 成功之後傲慢自負

-傲慢自大,認為成功是應得的

-強調「做了什麼」而不是「為什麼要做」

-不再好學不倦

其實這幾點都在講一樣的事,企業認為自己成為業界領頭羊後,勝利的光環讓企業迷失而不再專注於學習和觀察市場動態。企業對內部的說詞變成「因為我們做了什麼,所以我們才能成功」而非「我們理解這些原因所以必須要採取這樣的行動」。前者以勝利者自居認為市場由我們定義,而後者仍虛心持續向市場學習。

事實上,許多企業的成功多少也帶「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運氣成分,套句航太產業的譬喻:在風頭上給你一塊木板也會飛上天,哪需要發動機? 但是許多企業把帶有運氣成分的成功認為是自己企業具備優越的特質,導致往後想複製相同的成功模式卻是再三的失敗而不知其原因。


💀 階段2 不知節制,不斷追求更多、更快、更大

-追求無法持續的短期成長

-權力交接出了問題

-在關鍵位置上擺錯的人越來越多

-僵化的官僚制度

-成本控制失控

最後三項可以直接以缺乏紀律總結:在關鍵位置擺錯的人變多表示沒有用人紀律,公司沒有重視自己的核心價值讓符合核心價值的人掌權;成本控制失控也是因為公司財務紀律不佳而造成。在這階段管理營運不佳的公司其階層想要著手控制成本,通常採取的行動就是將流程複雜化,透過多重簽核審查的模式控管,終究造成僵化的官僚制度。作者在書中說:能力低下的員工受官僚制度的庇蔭,而自我紀律良好的員工卻因為官僚制度而沮喪,因為這些制度本來就是為了彌補能力不足的同事而設計的


💀 階段3 輕忽風險,罔顧危險

-放大好消息,壓抑壞消息

-不斷企業重組

-毫無根據大膽下注

-缺乏健全的團隊互動

-管理階層脫離現實,活在自我創建我們好棒棒的想像

管理階層面對企業的失能選擇掩耳盜鈴,企圖透過組織改組改善財務狀況,也不斷對外放出好消息,例:同時進行多項產品發表、聲明營收在改組後又重新站上高點等。此時管理階層缺乏和下層和市場的互動,開始憑自己願景來推動公司政策而輕視風險。本階段可以看到書中提供的例子以Motorola為例,公司財務狀況已見頹勢,大量投資在自己不擅長的事業未設下停損點,並且忽略不佳的市場回饋。


💀 階段4 病急亂投醫

-政策反覆,推動激進改革

-對外尋找救世主

-先炒作市場消息,再來看實際績效

-公司價值觀混亂,員工冷眼相待

此時的公司已經進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階段,因此任何聽起來可以拯救公司的手段公司管理階層都會嘗試,即便沒有事先做過縝密的風險評估。因此可能推出了看起來短期有效的政策,結果後面必須填補的錢坑反而變得更大,公司財務狀況更加惡化。

董事會可能會透過放出利多消息、對外尋找救世主、不停變換公司政策等方式試圖提振獲利,然而此舉可能會讓基層員工無所適從。朝令夕改的狀況下,會讓有能力員工流失更嚴重。


💀階段5 放棄掙扎,變得無足輕重或走向敗亡

進到此階段的公司,力挽狂瀾也已無藥可救,大部分到此階段的公司只剩下 (1) 宣布破產 (2) 將公司僅存的剩餘價值賣給競爭對手這2個選項。


身為小螺絲釘,定期幫自己公司健檢也是很重要的。若公司沒有要聽取基層的意見一意孤行,甚至做出和企業核心價值相牴觸之事,或許該換頭路了。


幫公司健檢

我和室友一邊看書一邊把書中提及的症狀套到自己公司幫公司健康檢查一下。結果我們認為我的公司目前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併行中,而室友的公司已經穩穩地到了第三階段😹😹😹


🩺 診斷書no.1 我的公司

在全球對晶片需求日益增加的趨勢下,敝公司不得準備大舉投資自己看起來並不算很熟悉的半導體產業,就策略面來說是正確的決定,但公司產品原來的強項在於石油化學產業的應用,於是開始出現管理上的問題。

由於近年取得的半導體業訂單大幅增加,工廠產能不足交不出貨,交的出來的品質也不穩定。由於本身對半導體行業的知識能力相對較弱,一旦出問題時跟不上客戶的步調解決問題,客戶抱怨如雪花般飛來。偏偏公司又時常以業界領頭羊自居,認為自己的公司具有一定的品牌價值,近期發布新銷售政策也讓我覺得過於忽視業務人員在維持客戶關係中付出的努力,只在意新商機的開發。

因此綜合判斷我開出的診斷,我司處於第一二階段混合時期:

  1. 第一階段驕傲自大-認為客戶是因為公司品牌而購買產品,不需業務特別去維持關係
  2. 第二階段的追求更多更快,一直擴增新的 business model 希望爭取更多訂單,但是你根本交不出貨呀! 不然就是出有問題的產品被退貨,我相信因此報廢的產品應該也增加不少營運成本。


🩺 診斷書no.2 室友的公司

至於室友公司已經進入恆星死亡的超新星階段,這是10幾年前聘用外部經理人和使用末位淘汰制的管理方式所種下的因,長期下來造成公司整體財務狀況不佳,不得不利用拆分公司交叉持股的方式維持股價,以掩飾公司內部營運問題(第三階段)。

疫情前室友公司大量遣散資深員工(室友也收過裁員通知,但最後選擇轉調其他部門),疫情過後又大量應聘新人,新人在訓練不足的狀況下無法獨自作業,離職率也節節攀升,這時公司想回聘資深前員工人家也不甩你了!畢竟誰能忘記疫情間公司的無情無義?在這種青紅不接時期公司無力享受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紅利,人力、物料管理狀況更是雪上加霜。「聘用了3個新人做疫情前1個人的工作,結果沒有人是想真正解決問題」這是室友常調侃自己公司的說法。

綜合判斷室友公司處於二、三階段的混和時期,他每次都跟我說不要笑很快就換你們了 (喂!)

  1. 第二階段用人無紀律-大量招聘不知公司核心價值甚至完全不懂產品的新人,反正開會有人參加就好,有沒有解決問題再說。
  2. 第二階段物料管理無紀律、第三階段都是they的錯-不處理源頭原料取得問題,卻要下游供應商簽賣身契約保證能在期限內交貨,供應商不從就檢討供應商,最後主要幾個供應商索性不簽約不接單,看你拿我怎樣?
  3. 呈上,第三階段卻乏健全的團隊互動,高層與基層脫節-被客戶追殺後只好加N倍價跪求供應鏈接單,結果支出成本多了好幾倍,開會時再來檢討為什麼賺不到錢,室友表示黑人問號?

室友公司的產品目前仍是業界龍頭,高層以為自己品牌很大,供應商會乖乖吞下,卻又不處理公司內部各部門管理狀況不佳的狀況。前幾年公司更是歷經殞落第三階段公司的事業體重組,為的就是支撐股價,照本書內容來看,前途堪憂啊!


美國大型企業基本上都有自己的core value,當公司政策逐漸偏離 core value 時就是衰敗的開始。圖為 NVIDIA 的 core value

美國大型企業基本上都有自己的core value,當公司政策逐漸偏離 core value 時就是衰敗的開始。圖為 NVIDIA 的 core value


我的短評

本書推薦給價值投資人和對於企業經營有興趣者,也很適合跟我一樣對公司經營方向有所疑慮的人閱讀。價值投資人可以從書中附錄參考本研究如何篩選價值成長型公司,書中本文也可以協助投資任判斷公司是否處於危機之中;對於企業經營者,也可透過本書的案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避免自身公司進到第五階段;小小社畜如我,本書告訴你什麼時候該走為上策了。


金句節錄

企業擴張不過是追求核心目標之後必然產生的附帶結果
錯的人和對的人其實有一個顯著的差別:前者認為自己有一份「工作」,後者認為自己有一份「責任」。
絕對不要忘記,你必須拿現金去付帳。所以你可能賺很多錢,但是還是破產了。

注:公司即便取得未來的大量訂單,只要無法拿出現金支付應付款項,還是會破產。



書籍資訊

書籍原文名稱:How the Mighty Fall—and why some companies never give in

作者:Jim Collins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0/31
謝謝貓貓分享! 這本書是不是也適合偷偷放在老闆桌上?
三峽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1
我其實覺得我老闆有看過這個作者的書,所以他現在一直在重塑企業核心價值。公司也在找符合企業價值的、跟的上公司改革腳步的人;但相對的員工也是在挑公司,員工覺得公司的核心價值跟自身理念不合也是可以掛冠求去,這方面我覺得挺公平的😂
(飄一下,不要理我 其實恆星那邊的衰敗過程有一些錯誤 恆星依照其大小在面臨最後時光時會有不一樣的階段,並產生最後不同的產物 小一點的恆星呢,死亡過程很平靜,會從正常的主序星直接塌縮成白矮星,等到白矮星的最終能量消耗完會變成黑矮星 中等的如太陽這般大小的,會先膨脹成紅巨星再塌縮成白矮星,最後一樣變黑矮星 體型稍大的,會先膨脹成超新星,爆炸後塌縮成中子星 體型更大的,會先膨脹成超新星,爆炸後塌縮成黑洞 至於恆星產生的星雲,則是超新星紅巨星等在膨脹及爆炸過程中散落或噴射出去的一些殘餘物質 白稜
三峽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2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謝謝清楚的說明,長知識了😂 憑印象寫的果然還要再三確認資訊是否正確。等週末公司活動結束再來修改文章!
Jim Collins 以前就寫做這方面的書,有一本書叫A到A+ 也是探討成功企業的象徵。當然企業要口何基業長青,可不是那麼容易,作者也會在事後推翻自己的推論。 企業的興敗,除了自己的問題外,也必需要考慮到產業的特質與變遷。例如巴菲特最愛的可口可樂,是食品飲料產業,只要抓住消費者之忠誠度就有很深的護城河。又例如科技業中的工業財,如DRAM、面板就因價格殺入紅海,如晶圓代工的技術深度也競爭很巨,愈是寡佔愈是殺戮,這點作者不知有沒有納入分析模組之中? 這不完全是企業本身的問題,只要一決策錯誤就失去江山。又例如塑化業中面對中國大陸產能大開,價格競爭,台灣的台塑面臨經營上獲利壓力,難道台塑經營團隊不知嗎? 台塑團隊是否要多角化?它敢進行非關連性多角化嗎? 如果像美國奇異公司一推非關連子公司,是否又有績效不彰之事。 總之企業的生命周期是理論,但企業面對未來的挑戰可不簡單,成功了就大讚揚,失敗了就說策略錯誤。經營者壓力真大。
三峽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1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最後補充一下,上班時間只能在茶水間抓緊時間偷偷會😂 我認為本書只觀察10-20年在區間太短,拉長到50年將個案做case study 可能會更有說服力。
avatar-img
三峽貓貓的沙龍
56會員
92內容數
讀書心得 | 生活 | 隨筆
三峽貓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史丹佛經濟學家羅素羅伯茲在《貿易戰爭》一書,透過角色對話的方式介紹比較利益原則,說明自由貿易的優勢以及關稅和配額對消費者和產業的影響。書中批評貿易保護主義,並指出其可能導致價格上升、產業升級受阻以及社會成本增加,實則損害消費者利益。
Thumbnail
2025/04/05
史丹佛經濟學家羅素羅伯茲在《貿易戰爭》一書,透過角色對話的方式介紹比較利益原則,說明自由貿易的優勢以及關稅和配額對消費者和產業的影響。書中批評貿易保護主義,並指出其可能導致價格上升、產業升級受阻以及社會成本增加,實則損害消費者利益。
Thumbnail
2025/03/29
本文介紹知名哈佛學者桑德爾在《成功的反思》一書中探討現代社會的成功定義與階級不平等問題,批判「才德論」如何強化社會歧視,並反思教育體制、社會公平正義等議題。自己所擁有的都是靠自身努力而來嗎? 如果你抱有這樣的想法,或許你該看看這本書。
Thumbnail
2025/03/29
本文介紹知名哈佛學者桑德爾在《成功的反思》一書中探討現代社會的成功定義與階級不平等問題,批判「才德論」如何強化社會歧視,並反思教育體制、社會公平正義等議題。自己所擁有的都是靠自身努力而來嗎? 如果你抱有這樣的想法,或許你該看看這本書。
Thumbnail
2025/03/19
2025年第一篇科普心得獻給鑑識科學《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微物證據會說話,鑑識生態學家帶你進入案發現場》。你知道嗎?在鑑識科學中,植物孢粉和微生物可能是協助警方偵破棘手案件的關鍵證據! 即使凶手清除了巨觀證據,微觀世界的物證還是可以讓犯罪無所遁形。
Thumbnail
2025/03/19
2025年第一篇科普心得獻給鑑識科學《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微物證據會說話,鑑識生態學家帶你進入案發現場》。你知道嗎?在鑑識科學中,植物孢粉和微生物可能是協助警方偵破棘手案件的關鍵證據! 即使凶手清除了巨觀證據,微觀世界的物證還是可以讓犯罪無所遁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英特爾作為全球最大的邏輯芯片製造商,專注於微處理器及其他半導體的設計與製造。面對來自AMD、NVIDIA及臺積電的激烈競爭,英特爾在2023年的營收表現不如預期,特別是在客戶運算和資料中心市場。英特爾積極推進業務轉型與重組,重點發展AI晶片及晶圓代工服務,並應對地緣政治及市場挑戰以恢復市場競爭力。
Thumbnail
英特爾作為全球最大的邏輯芯片製造商,專注於微處理器及其他半導體的設計與製造。面對來自AMD、NVIDIA及臺積電的激烈競爭,英特爾在2023年的營收表現不如預期,特別是在客戶運算和資料中心市場。英特爾積極推進業務轉型與重組,重點發展AI晶片及晶圓代工服務,並應對地緣政治及市場挑戰以恢復市場競爭力。
Thumbnail
近期看到航太巨擎波音殞落和英特爾的晶片帝國倒塌,再對照自己公司的現況覺得一點也不意外,美商的墮落似乎有某種固定的 pattern...
Thumbnail
近期看到航太巨擎波音殞落和英特爾的晶片帝國倒塌,再對照自己公司的現況覺得一點也不意外,美商的墮落似乎有某種固定的 pattern...
Thumbnail
最近,英特爾公布財報,整體業績衰退不少。其中,晶圓代工的部分,更是高達28億美元的虧損,即便如此,英特爾仍然不輕易鬆口對於晶圓代工或是半導體製造的放棄。英特爾在製造跟設計方面齊頭並進,反而故此失彼,『蠟燭兩頭燒』。
Thumbnail
最近,英特爾公布財報,整體業績衰退不少。其中,晶圓代工的部分,更是高達28億美元的虧損,即便如此,英特爾仍然不輕易鬆口對於晶圓代工或是半導體製造的放棄。英特爾在製造跟設計方面齊頭並進,反而故此失彼,『蠟燭兩頭燒』。
Thumbnail
上週,英特爾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報。然而,英特爾的財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不僅是強調『美國製造』的晶圓代工利潤下滑,或是在目前最紅的AI領域中默默淡出,更重要的是英特爾在自己最強的護城河—『PC 晶片』上,推出災難性的產品,可能會把英特爾的主要獲利一併丟掉。
Thumbnail
上週,英特爾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報。然而,英特爾的財報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不僅是強調『美國製造』的晶圓代工利潤下滑,或是在目前最紅的AI領域中默默淡出,更重要的是英特爾在自己最強的護城河—『PC 晶片』上,推出災難性的產品,可能會把英特爾的主要獲利一併丟掉。
Thumbnail
#20230731~ 20230806  一週大事  大家AI現在是上車、下車還是待在車上? AI概念股衝刺了這麼久,上週總算是修正,這次連大幅度修正三天,真的是相當可怕~之前和美股航海王聊天的時候,他還跟我說DCARD上面一堆不要命的少年,全部滿倉還介貸; 少年股神 沒錢真的不要賭太大,違約交
Thumbnail
#20230731~ 20230806  一週大事  大家AI現在是上車、下車還是待在車上? AI概念股衝刺了這麼久,上週總算是修正,這次連大幅度修正三天,真的是相當可怕~之前和美股航海王聊天的時候,他還跟我說DCARD上面一堆不要命的少年,全部滿倉還介貸; 少年股神 沒錢真的不要賭太大,違約交
Thumbnail
電商巨頭亞馬遜今發布一份聲明顯示,公司將裁去主要為電子商務部門,地區為美國、加拿大和哥斯大黎加的員工,總人數約1.8萬人 |一葉知秋,經濟衰退無法避免| *大公司裁員潮整理: ☑️微軟:10,000名員工 ☑️亞馬遜:18,000名員工 ☑️高盛:裁員8%員工 ☑️臉書:裁員13%員工 ☑️Coin
Thumbnail
電商巨頭亞馬遜今發布一份聲明顯示,公司將裁去主要為電子商務部門,地區為美國、加拿大和哥斯大黎加的員工,總人數約1.8萬人 |一葉知秋,經濟衰退無法避免| *大公司裁員潮整理: ☑️微軟:10,000名員工 ☑️亞馬遜:18,000名員工 ☑️高盛:裁員8%員工 ☑️臉書:裁員13%員工 ☑️Coin
Thumbnail
【投資觀念】企業為什麼會失敗?企業未能適應外部環境的重大變化
Thumbnail
【投資觀念】企業為什麼會失敗?企業未能適應外部環境的重大變化
Thumbnail
2020-21年在在納指平穩上漲的海面底下,其實一眾高科技雲端網通股翻天覆地的暴漲暴跌。上圖顯示,至今年年初,納指已有1600家公司自高點下跌超過50%,創下13年來新高。 「一鯨落,萬物生」 臉書成長不再,是否象徵著抖音短視頻世代已經成為當下社群媒體主流? ———————————-
Thumbnail
2020-21年在在納指平穩上漲的海面底下,其實一眾高科技雲端網通股翻天覆地的暴漲暴跌。上圖顯示,至今年年初,納指已有1600家公司自高點下跌超過50%,創下13年來新高。 「一鯨落,萬物生」 臉書成長不再,是否象徵著抖音短視頻世代已經成為當下社群媒體主流? ———————————-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波音公司曾是世界飛機產業的霸主,美國高科技製造業的標竿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疫情爆發以來,波音股價下跌超過 70%,更從 2019 年的高點下滑了 80% 左右,遠遜於同期標普的下跌 30%。波音上週五宣布暫停派息與股票回購計劃。波音公司宣布從2020/3/25開始,將暫時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波音公司曾是世界飛機產業的霸主,美國高科技製造業的標竿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疫情爆發以來,波音股價下跌超過 70%,更從 2019 年的高點下滑了 80% 左右,遠遜於同期標普的下跌 30%。波音上週五宣布暫停派息與股票回購計劃。波音公司宣布從2020/3/25開始,將暫時
Thumbnail
從鴻海的歷史本益比可以看到2012、14、17年分別有三次本益比抬高時期,其中12、14年的股價表現分別搭上iphone5、6的上市,17年是iphoneX上市年份,成長期結束,股價下跌,是很合理的發展。
Thumbnail
從鴻海的歷史本益比可以看到2012、14、17年分別有三次本益比抬高時期,其中12、14年的股價表現分別搭上iphone5、6的上市,17年是iphoneX上市年份,成長期結束,股價下跌,是很合理的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