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Warszawa, Warsaw)
華沙位於維斯瓦河(Vistula River)河畔,自西元1596年起便是波蘭的首都,至今已有400餘年歷史,在二次世界大戰前,華沙曾是個繁華的城市,可惜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德軍轟炸,全城9成以上的建築物被摧毀,戰後建築物依原樣在廢墟中快速重建,顯見波蘭民族性的生命力和堅韌性。
老城廣場(Rynek Stare Miasto)位於維斯瓦河西岸,中世紀壯觀的紅色尖頂建築群集中在廣場上,環繞四周的城牆是紅磚砌成的13世紀內牆和14世紀外牆,四角有高聳的古式城垛(Barbakan);廣場上著名的古老建築被譽為「波蘭民族文化紀念碑」的舊皇宮(Zamek Krolewski),堪稱華沙最美麗壯觀的巴洛克式建築。老城邊上的佛里塔(Ulica Freta)大街上則座落著居禮夫人博物館(Curie Museum),這位發現鐳元素而得過諾貝爾的物理學家,不僅出生於此亦在此度過餘生。
此趟要從立陶宛要前往波蘭華沙,我選擇另一家叫做Ecolines的巴士,我提早約30分鐘抵達巴士站,就站在外面與其他乘客一起等候,但天氣真的很寒冷,我的雙手和臉頰幾乎都快凍僵;出發前我再次向車掌小姐作確認,此輛巴士不會中途繞到鄰近的其他國家,如此才能放心地搭車前往,避免再次發生在匈牙利邊境被遣返的事件。
在某個村落的房屋上看到掛有白紅的國旗時,我知道我已經入境第16個國家─波蘭,但真正抵達華沙的時間是在晚上20時35分,整整7.5個小時的車程真累人!波蘭的時差晚立陶宛一個小時,亦就是更早進入夜晚,此趟旅行不斷地在適應飲食和環境外,同時也得調整時差的問題,最保險的方式就是抵達車站時先注意當地的時間,否則可能會因此而錯過火車或巴士。
我記得巴士站旁邊就是火車站,可以搭乘火車或地鐵直接進入市區的中央車站,晚上21時外幣兌換窗口已經關閉,由於波蘭同樣不是採用歐元的國家,沒有當地貨幣要我如何購買車票啊?後來,有位年輕人告訴我可以直接用信用卡在售票機買票,我就插入信用卡請對方協助購買單程票,因為我已經懶得再研究操作方式,結果我按的密碼有誤而無法買到票,那位年輕人就掏出零錢買張單程票給我,然後頭也不回地走掉。當我抵達中央車站在找尋街道時,也有當地民眾主動問我要去哪裡,深深覺得波蘭人是溫和友善的民族,亦讓我對這個國家有好的第一印象。
旅館Chillout Hostel的工作人員態度很親切和善,長得很像Shandi(ANTM第三季的參賽選手),週四的mixed dorm沒有很多旅客,我可以好好地睡個覺。晚安,我在華沙的第一個夜晚。
第二天的華沙仍是灰暗有霧,上午10時和Martin約在火車站對面的Starbucks見面,他是個很nice的人且英文口音比較易懂,熱心的他還與我分享華沙的一些觀光景點,11時30分我們在門口擁抱告別,他就準備搭機飛往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在Martin離開後,我依舊沒有打算進行市區觀光,只是想要逛逛家樂福、購買明信片和車票,順利地找到中央郵局購買了五張明信片和郵票,因工作人員聽錯我要四張而遞給我五張,懶得再跟對方說明退還。
下午時分天氣越來越冷,我預估應該是0至1度,加上天空漸漸起大霧,我就不想去研究路線參觀景點,雖然天氣惡劣,但我一直記得Balazs說過,在台灣可是沒有機會可以體驗這樣的寒冷,故我就把此次旅行遇到寒冷當作是一種體驗、經驗和考驗。
第三天早上起床,適逢睡我上舖的女生也起身,我們就這樣四目交接到,旋即害羞地向她說聲早安,就下樓去餐廳吃早餐,過未久她也下來與我同桌吃早餐,就這樣我們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交集。今天仍然是起大霧的狀態,但我勢必得外出去逛逛,因為不知道這場大霧究竟何時會消退?華沙舊市區的街道其實滿容易辨認,不似其他大城市那樣複雜,當然也不似其他城市吸引人,據旅遊書籍所述,主要乃因過往曾被德軍所破壞,故早期的建築物都消失不見,現在所看到的都是波蘭人努力去回復的成果,對於他們這樣維護傳統的決心應給予致高的敬意。
波蘭的首都原是在克拉科夫(Kraków),自西元1596年才遷都至華沙,素有「北方巴黎」的美譽,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1944年市民起義對抗德軍,有超過20萬人不幸犧牲,大部分的建築物也被破壞殆盡,現在所看到的舊城區是大戰結束後華沙市民盡最大的努力,將街景修復到昔日的模樣與風貌,故1980年華沙的歷史街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只能說波蘭人不屈不撓的精神真令人佩服。
下午變得更為寒冷,我只想待在有暖氣的旅館內上網,結果,上舖的室友(斯洛伐克人)竟然開口問我晚上要不要一起出去?幾經掙扎後,我終究是答應她的邀約,我們搭乘24號電車到市區外的某個站牌,再走去她波蘭友人的公寓,在那裡我遇到好幾位波蘭人,剛開始真有點拘謹不自在,但如同我前面所言,波蘭人和善有禮又親切,很快就與大夥暢所欲言,畢竟對他們而言,一個亞洲人到家裡作客也是個特別的經驗,這次的拜訪機會讓我更深入瞭解波蘭人的思想與觀念,波蘭人的性格直爽不彆扭。
第四天安排的行程是Lazienkowski公園,這是一座讓華沙市民引以為傲的公園,我獨自靜靜地走在大街上,霧散了、天氣也回暖些,走到路的盡頭後向左轉進公園敞開心胸呼吸這新鮮的空氣,秋末讓樹葉掉落滿地,我嘗試將北方國度的秋天落葉拍起來,但必須承認我對樹木花草無法掌握得像建築物好。走回旅館途中我的腦海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滿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hostel(前提是我要有財力),就我自己的旅行經驗,會更清楚與瞭解背包客的實際需求。
※住宿:
Chillout Hostel (Poznańska 7/5, 00-680 Warszawa, Poland)
克拉科夫(Kraków)
克拉科夫是波蘭的第3大城市,西元1038年波蘭王朝建都於此,14至16世紀的全盛時期與布拉格、維也納三足鼎立,並列中歐三大文化中心;西元1596年時波蘭首都雖遷往華沙,但歷代國王仍在克拉科夫加冕即位,可見其地位之重要性。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全境陷入戰火之中,僅有克拉科夫倖免於難,完整保存中世紀的舊城光華,因此,聯合國在1978年把克拉科夫的舊城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克拉科夫的巴士站和火車站連接在一起,加上部分區域在施工,整個動線著實有些混亂,我背著行李跟著人群往前推移,走進一家大型購物中心,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先離開建築物到馬路上才能辨識位置,最後憑著直覺找到旅館Tutti Frutti,當初會選擇這家旅館主要是被common room的照片所吸引。
晚上我決定去挑戰「Asia to Go」,雖然我直覺一定不會美味好吃,店內右方牆壁貼著一張日本女生穿著和服的照片,左方牆壁則是泰國水上市場的照片,店裡所販售的是中式的炒飯和炒麵,我點了一份不專業的炒飯約新台幣150元。晚餐後,我又回到旅館慵懶地躺在沙發上,學妹鼓勵我要發展夜間活動,但晚上時間我就是想待在旅館上網、整理照片或寫寫日記,即使在台灣我何嘗不是過著這樣單調無聊的生活。
刻意晚點出去吃早餐,結果還是跟一些旅客擠在一起,而同旅館的那幾位韓國人又很吵,希望那些西方旅客不要以為我跟他們是同伴。今天我打算好好地參觀這個城市,從舊城區廣場沿路走到猶太區和城堡,儘管克拉科夫沒有布拉格這麼有名氣,但同樣是個建築保存完好的古老城市,瓦維爾皇家城堡、瓦維爾皇家城堡大教堂、中央廣場、高塔、聖瑪莉亞教堂等等都是值得參觀的景點;另外,我遲遲猶豫不決是否要前往近郊參觀奧斯威辛集中營和比克瑙集中營,那是歐洲歷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惟我害怕看到與死亡有關的東西,也就成為此趟歐洲之旅的一個遺憾,那我就簡略地介紹一下集中營的緣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軍所佔領的土地下,其中猶太人、波蘭人、羅馬人、共產主義者、反納粹者、同性戀者等通通被捕,送至各地的集中營去,有些人是立即就被處死、有些人則被強迫從事殘酷的勞動,但最後同樣難逃一劫,堪稱是殺人工廠的集中營,據說有28個民族、超過150萬人在此遇害。
晚上在common room上網時,有位義大利人過來與我聊天,從外表判斷我猜他的年紀是40歲,結果他竟然只有29歲,而他講話時會不斷地說出:「Mamamiya」,我感覺有點…奇怪!
波蘭真的如旅遊書籍所說,天氣總是陰沉,我在華沙和克拉科夫幾乎都是陰雨或起霧,而這個國家的霧氣是呈現濃厚且可怕的狀態,我亦用錄影方式去記錄這個事件,巴士從克拉科夫開離6個小時後才不見霧氣。
※住宿:
Tutti Frutti Apartments/Hostel (Floriańska 29, 31-019 Kraków, Po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