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提到「搭訕」兩個字,普遍印象都不是太好,負面評價來自於對搭訕行為背後目的不被認同。
「只要是走在路上來搭訕的,即便當下為了脫身而給了電話,後續我一定都不會搭理對方」,曾有位外型姣好的女性朋友如此斬釘截鐵地說。
「說不定對方真的是個好人呢?」搭話的大凱文,是標準的網路肥宅,「搭訕」這兩個字跟他絕對扯不上關係,但是頂嘴回話倒是很會!
「好人怎麼可能會在路邊搭訕別人?」美女不愧是美女,腦迴路就是這麼的淺…呃我是說直接了當。
「說不定是因為他的生活環境很單純,真的沒辦法認識異性……」大凱文不死心,繼續努力糾纏,「人家開口搭訕之前,也許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哪!」
「那他也只是因為我的外表來搭訕我而已,這我沒辦法接受」
此話一出,如同佛祖誕生時口吐「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一般擲地有聲 ---- 砸碎一群臭直男玻璃心的聲音!
頓時,各種嘲諷譏笑立即炎上……
「是的是的,還真是不能只看您的外表來搭訕,必須要觸碰您的靈魂、參透您的八字,再詳讀您老家的族譜」,艾瑞不愧是中文系畢業的,嗆人都這麼文謅謅。
「欸我就想問一下:男生不看外表搭訕是要看什麼搭訕?看消化系統嗎?」,強森不愧是醫學系畢業的,嗆人都要帶到自己的科別。
「你們女生就是這麼麻煩,還好老衲我已經看破紅塵,善哉善哉」大凱文雙手合十,打開時左手手掌竟然已經多了一包銅鑼燒…
「矮優~不管啦,反正人家就是不喜歡嘛!」,當正妹使出大絕招「不管啦」之術時,眾直男莫可禦之,只能棄械投降,出去抽菸。
其實這位女生朋友的想法在台灣可能不算少數,我相信有很多女性,在被陌生男子搭訕時是感到「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被搭訕」等於自己某部分(當然主要是外型)被肯定,但憂的是會進而去思考「這男生是不是也是這樣搭訕別人」,究竟是命中註定還是亂槍打鳥,在被搭訕的當下實在難以判斷!
並且,女生先天生理上的弱勢,使得女孩子總是會想比較多。
比方女生很可能會疑惑:「這個男生跟我搭訕,是不是只是為了跟我上床」;而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被質疑動機存在,使得台灣男生在搭訕別人的時候也要故作清高,必須特地讓這搭訕行為看起來很「清心寡慾」。
種種扭曲的背景條件下,導致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很詭異的搭訕,例如「我覺得妳的眼神真的好像我祖母」(那叫你阿罵來囉~)或是「我好像上次去龍山寺的時候看過你」(還好你不是說金寶山…)這類不倫不類的開頭......
其實我覺得這很可惜,可惜的不是台灣女生對於搭訕的過高防備心,而是這高防備背後顯示出來台灣人的性觀念可能仍然還不夠「完善」。
首先,如果都是大人了,應該要能夠認知到「取悅自己的身體,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個取悅的方式,包含享受美食、聆聽音樂以及到大自然深呼吸。
當然,也包含性。
如果我們認同性愉悅是很重要的,那就應該對於「這個男生跟我搭訕,是不是為了跟我上床」這件事不應該這麼十惡不赦;真正該考慮清楚的,是自己想要跟怎樣的對象、以怎樣的型態建立性關係。
如果女生抱持的對象是「男朋友以外的狀況不可以」,那其實要提防的並不只是搭訕的對象 ---- 誰說朋友介紹或工作認識的男生就不會是來騙砲的!女生真正應該做的,是把走到親密行為之前的相處時間拉長,並且反覆強調「我的身體只有我有決定權」;換言之,真正該強調的是女性的性自主意識,而不是汙名化「搭訕」這個行為。
其次,就我個人的觀察,其實跟陌生人搭訕是非常好的社交練習:當我在美國生活的時候,就發現local美國人非常習慣跟陌生人搭訕,即便只是萍水相逢的開口搭話,後續閒聊的氣氛也不會讓人尷尬。
台灣甚至多數亞洲人則剛好在此光譜的對角端,也因此,在美式的社交聚會中,往往會看到亞裔臉孔團團聚在自己的小圈圈裏面,不然就是緊守著最靠牆壁的那一盆沙拉,臉色慘白的讓人以為他/她此刻參加的不是迎新晚宴而是告別式。
孱弱的社交能力,鏡射出來的是貧乏的行銷想像力及溝通能力,從這點來看,「努力增進搭訕技巧」其實非常重要啊!
「說這麼一堆,你只是想合理化男生搭訕的藉口吧!」
呃…我…(我是啊…)
「不管啦!人家還是最討厭搭訕了啦!」
直男們,想成功脫隊搭訕魯蛇嗎?歡迎收聽我們的podcast節目,來一場搭訕失敗檢討會!「EP1:拜託在夜店不要這樣搭訕ft.Stupid Bar調酒師Bra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