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斷捨離」與「收納、整理」的概念越發蓬勃,前陣子最為人所知大概是日本的近藤麻理惠,Netflix也有播岀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說真的一開始我非常被這些觀念打動,也興致勃勃展開行動整理我的物品。然而一陣子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斷捨離的確是讓空間保持簡約與實用的重要概念,但如果沒有從源頭改變(ex:購物習慣),是否只會流於不停浪費物資的惡性循環?
所以一開始點開《收納人生》觀賞時我並沒有太新奇或被觸動的感覺(其實已經播到第2季了,我沒看過第1季),似乎不意外地看到許多無印風的透明收納盒與收納罐就這樣。但是,這個很重要的但是,我留意到一些讓我很敬佩的部分,其中一個和「文化」有很大的關聯,就是他們非常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性,尤其對小孩的態度我認為特別值得亞洲文化參考和學習。
不強制去蕪存菁,尊重個體的決定。
可莉和喬安娜的收納團隊在進行任務時,其中一個步驟是協助主人「去蕪存菁」,也就是將自己不再需要或沒那麼喜歡的物品丟棄或捐贈。我發現到她們並不會強烈慫恿主人清除一定數量的物品,就算主人選擇將大多數的物品留下,也不會流露無奈或試圖說服,甚至在主人擔心自己這樣是否不好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鼓勵。她們提及去蕪存菁對於小孩來說特別困難!小孩傾向將每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都留下,這很正常。反思華人的教養過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決定」往往難以擁有自主性,大人說得算、這樣做是為你好,你長大就知道了等等。我們較少將選擇權以及下決定之後隨之而來的責任交給小孩,難以放手去相信每個人可以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看著看著覺得影片裡頭的小孩很幸福,即便玩具已經多到快要塞不下房間也不會被責備,不論是收納團隊或家長能夠一致給予決定的空間,並相信往後孩子經歷不同人生階段,自然會形成自己對於「去蕪存菁」的想法。
整理實體空間,也是梳理心理空間的珍貴歷程。
這是充滿力量的感覺,知道空間裡的每樣東西都是你主動想留的,而不是被動地留在那裡。
很喜歡第2季第6集裡面的這句話。我們的內在也是同樣的道理,當我們開始整理心理空間裡面的一切,回憶、傷口、情緒、想法等等,也會遇到不知所措的撞牆期、對於堆積和雜亂的思緒感到痛苦,但是隨著漸漸地斷捨離與安放,心理空間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長出力量:能夠分類自己的情緒、能夠整理出這個創傷事件曾經對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傷害,但同時看到自己已經是更有能力的大人、能夠更加為了自己而活,捨棄不必要的罪惡感甚至人際關係等等。
於是經過自己親手收納的人生,更加自由與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