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閒聊阿德勒著作《走出孤獨》中虛榮心、自卑心態影響人生的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曉得你是不是有感覺自己帶著一副面具在嘗試融入人群的時候?在現今無數觀點教你如何脫出人群、成為自己和享受孤獨的時候,19世紀的阿德勒以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存在物的觀點去著作出這本《走初孤獨》,他在書中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當你學會和這個世界心意相通,即便你獨來獨往,也一樣能活出自己的價值,精彩而自在。因為孤獨不是生命的本意,價值感才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進行交往,相互依賴,是再自然不過了。雖然書中部分觀點,放在現在其實並不十分適切。除了觀念、社會環境相差了不是一點,畢竟比起19、20世紀,現今的醫學更進步許多,某些在當時的病徵放在現在有更精密的儀器能解釋,心理醫學也較當時更為普遍。

  《走出孤獨》這本書是我看的阿德勒著作系列中的第一本,他在敘述觀點時舉了許多自身看診時遇到的例子,在他眼裡,人是一種善於欺騙的動物,我們騙別人,但我們更善於欺騙自己。每個人,在自己營造的謊言中,沈浸著,到後來心理影響生理、真真切切的相信自己真的是堆砌出來的謊言塑造的樣子。他在看診過程中會不斷的跟病患探討最早期的記憶,從其中發掘出來與現在的行為與思考的關聯,並認為早期記憶會有一定關鍵作用。生活方式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傾向中具體化的,將社會適應不良問題歸咎於自卑,最後總結人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為自身的弱小。承認自身的不足、並將自身力求進步與增進他人的福祉連結在一起。


  其中特別想探討的部分是關於自卑心態與虛榮心。


  阿德勒在書裡提到自卑情結和優越情結有一個共同點,即兩者都是人生的無用面。我們永遠都不會看到一個驕傲自大且有優越情結的孩子,會朝著人生中有用的一面努力奮進。因為這種優越的表象在更加優越的環境是容易挫敗的,現實社會是充滿挑戰的,外顯的自大其實是掩蓋著內心的自卑,而自卑的人在阻礙面前會表現得很懦弱。
  優越感的建立也是個複雜的過程,會在持續嘗試中形成的,是人生的驅動力,是一種動態的存在,而非恆定不動的固定點。而目標確立後,人們會不斷修改、調整自己的行為。所以你遇上真正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只要方向沒錯,自然就會往那個方向前進。

決定成敗的不是經歷,因為經歷無法真正決定人的行為,我們只會選擇性地用經歷來支援自己的目標。真正決定我們行為的,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特別挑這段出來講是因為看的時候想起前陣子看過的書,米哈裡的《心流》裡提到為目標服務的某種「自動導航」模式的狀態,學習專注是能夠達成這種狀態的,一切萬物的時間感、存在感都消失了,有別於日常感知的一種狀態,稱之為「心流」。是一種對於想投入的事物自然而然存在的、彷彿從心中流淌而出的。


  而「心流」是能夠學習後達成的,書中提到學習運用獨處的時間在童年時期就很重要。


  書中寫道,十來歲的孩子若不忍受孤單,成年後就沒有資格擔負需要鄭重其事準備的工作。很多少年放學回家,丟下書、吃些點心,就立刻抓起電話跟朋友聯絡。如果電話沒什麼好聊的,他就打開音響或電視。即使看書,也不會看久,做功課代表把注意力集中在相當困難的資訊模式上,甚至最能自律的人早晚也會丟開書本,去尋找更愉快的意念。
  但快樂的意念並不是呼之即來的。
  相反,我們的心靈更容易被陰森的夢魘侵佔。於是青少年開始煩惱自己的外表、受人歡迎的程度以及前程。為了免於受打擾,他們就必須把心靈填滿。讀書並不能發揮這種功能,因為太難了。青少年為了逃避混沌的黑暗,幾乎什麼事情都願意做,只要無須消耗太多精神能量即可。聽音樂、看電視或找朋友打發時間都是最常見的行為。
  在現在佔據注意力的娛樂越來越多,洗澡時看著劇、吃飯前要現打開影音平台找到能看的影片,加上無時無刻滑著的手機。專注於一項事物的情況越來越少見,被多項來源輸入的時間越來越長,碎片化後被娛樂時間壟斷、更少去專為目標專精。而長時間沈浸在線上觀看修改過的現實生活中,對於一定程度的精緻生活產生價值觀的變化。這種循環之下,更多的投入虛擬生活、更少的私人時間。看起來始終很忙,卻很少成就事情。

  《走出孤獨》裡還提到虛榮心存在不僅限於積極的表現出具有價值的樣子,其實也存在於逃離社會中,對於他人的成功嗤之以鼻。對他來說,一個社交圈子好不好,唯一評價標準就是他在其中所處的地位。若在其中不佔優勢,就會以各種藉口跳脫出來,並以他人的價值為攻擊目標。熱衷於誹謗、諷刺他人的人,在性格上普遍具有否定情節。貪慕虛榮的人需要通過貶損他人得到優越感,否定情結根源在於此。
  

  否定他人的反面,就是肯定自己。


  當自身對於增進自己的成就無果,沒辦法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優越感,這時就會透過貶抑他人獲得,書中舉例有些人會透過貶低伴侶的人格和價值,將對方變為自己的奴隸來取得勝利。

如果一個人在追求優越感的時候,能把優越感和社會感結合在一起,那麼他多半能在人生有意義的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

  誠實來說這本《走出孤獨》跟一開始我想像的並不大相同,以為是一本關於孤獨中的人開解的書,但內容其實紮實的充滿各式病例與延伸思考。雖然我也不盡然同意作者在歸納病患的問題點的部分。像是我不認為每件事情都找得到原因,關於早期記憶是否能造成最終影響,是否在將人格塑造成某部分的樣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但在心理學前我幾乎一知半解,阿德勒以個體心理學、以人本主義的出發點,讓我在觀看時獲得許多想法,畢竟看書不是為了記住,而是為了發掘,發掘自身,最後如書中的總結一般,能有益於社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簡單來說,孤獨感就是自己與社會斷了連結.改善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專業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從他人的肯定及感激之中,肯定了自我的價值及對社會更強的使命感!
avatar-img
字都是小精靈送來的的沙龍
4會員
6內容數
2021/09/14
有時候會夢到一些特別清晰的內容,醒來還記得就會好好寫下來。剛醒來時總是因為太奇幻了印象特別深刻,但要組織語言來描述時,所有的場景就會在腦海裡退潮,消失的很乾淨。
Thumbnail
2021/09/14
有時候會夢到一些特別清晰的內容,醒來還記得就會好好寫下來。剛醒來時總是因為太奇幻了印象特別深刻,但要組織語言來描述時,所有的場景就會在腦海裡退潮,消失的很乾淨。
Thumbnail
2021/08/14
我是個攝影師,工作時我習慣並喜歡約特別早的時間。 除了避開台北可怕的早高峰,也可以避免頂光讓拍攝內容看起來生硬,拍的內容不管是人和商品都是,在外頭拍攝時總是依賴柔軟的光讓畫面更美好。 一點點秘密,跟喜歡攝影的人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1/08/14
我是個攝影師,工作時我習慣並喜歡約特別早的時間。 除了避開台北可怕的早高峰,也可以避免頂光讓拍攝內容看起來生硬,拍的內容不管是人和商品都是,在外頭拍攝時總是依賴柔軟的光讓畫面更美好。 一點點秘密,跟喜歡攝影的人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1/07/19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地方是,沒有人對著你說大道理,沒有happy ending,而日子也沒有變得更好。這樣很真實,我看的時候覺得這部片也有點像紀錄片,連憤怒都不像電影該有的樣子,只存在一點點、甚至快樂也是相伴著分離的情緒一起出來。
Thumbnail
2021/07/19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地方是,沒有人對著你說大道理,沒有happy ending,而日子也沒有變得更好。這樣很真實,我看的時候覺得這部片也有點像紀錄片,連憤怒都不像電影該有的樣子,只存在一點點、甚至快樂也是相伴著分離的情緒一起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的樂趣,主要是由我們的缺乏肯定性而來的。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的樂趣,主要是由我們的缺乏肯定性而來的。
Thumbnail
我曾經傲慢地認為我不需要讀這本書,原因是光看書名《被討厭的勇氣》就覺得既然沒有這方面的困擾,應該是不需要刻意去閱讀,但直到真正讀了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其實關於「被討厭」的論述只是書中的一小部分,有其他更多值得我們去關注及翻轉思維的論述,都能使得許多人擺脫人際關係的困擾,並且學會什麼是真正的尊重。
Thumbnail
我曾經傲慢地認為我不需要讀這本書,原因是光看書名《被討厭的勇氣》就覺得既然沒有這方面的困擾,應該是不需要刻意去閱讀,但直到真正讀了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其實關於「被討厭」的論述只是書中的一小部分,有其他更多值得我們去關注及翻轉思維的論述,都能使得許多人擺脫人際關係的困擾,並且學會什麼是真正的尊重。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這本書我沒有要很認真的討論在講什麼,我只會分享幾段讓我比較有感觸且喜歡的觀點, 書裡面由於每個章節的論點會互相穿插,所以雖然每一夜看似有主題, 但由於書裡面大多都是以聊天的方式進行,有時候對話會再接續到前面所提及到的概念。 文章為我讀後覺得有幾段比較有感觸有些心得的片段。
Thumbnail
這本書我沒有要很認真的討論在講什麼,我只會分享幾段讓我比較有感觸且喜歡的觀點, 書裡面由於每個章節的論點會互相穿插,所以雖然每一夜看似有主題, 但由於書裡面大多都是以聊天的方式進行,有時候對話會再接續到前面所提及到的概念。 文章為我讀後覺得有幾段比較有感觸有些心得的片段。
Thumbnail
正因人皆自卑而脆弱,才會過著群居的社會生活。也因此,社會興趣與社會合作便成為人類的救贖。
Thumbnail
正因人皆自卑而脆弱,才會過著群居的社會生活。也因此,社會興趣與社會合作便成為人類的救贖。
Thumbnail
"主觀的自卑感" 實在不得不認同阿德勒所說「人類的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這句話無疑被一眼看穿,另人啞口無言...。 如果人際關係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也就是宇宙中真的只有一個人,完全沒有其他人存在,所有煩惱應該也會跟著消失了吧。 嗯~確實都與「人」有關,在電視上看見與自己同時代的人獲得傑出表現,會
Thumbnail
"主觀的自卑感" 實在不得不認同阿德勒所說「人類的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這句話無疑被一眼看穿,另人啞口無言...。 如果人際關係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也就是宇宙中真的只有一個人,完全沒有其他人存在,所有煩惱應該也會跟著消失了吧。 嗯~確實都與「人」有關,在電視上看見與自己同時代的人獲得傑出表現,會
Thumbnail
    不曉得你是不是有感覺自己帶著一副面具在嘗試融入人群的時候?在現今無數觀點教你如何脫出人群、成為自己和享受孤獨的時候,19世紀的阿德勒以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存在物的觀點去著作出這本《走初孤獨》,他在書中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Thumbnail
    不曉得你是不是有感覺自己帶著一副面具在嘗試融入人群的時候?在現今無數觀點教你如何脫出人群、成為自己和享受孤獨的時候,19世紀的阿德勒以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存在物的觀點去著作出這本《走初孤獨》,他在書中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Thumbnail
若想要幸福,想要過自己嚮往的生活,就得面對被他人討厭的風險,勇敢選擇自己嚮往的人生,其實你不是不能,你只是缺乏勇氣而已。而勇氣來自你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知道自己不用滿足別人的期待。毫無疑問的,你擁有自己人生的主權。只要你堅定去做,過去與他人都不能阻擋你的選擇。   
Thumbnail
若想要幸福,想要過自己嚮往的生活,就得面對被他人討厭的風險,勇敢選擇自己嚮往的人生,其實你不是不能,你只是缺乏勇氣而已。而勇氣來自你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知道自己不用滿足別人的期待。毫無疑問的,你擁有自己人生的主權。只要你堅定去做,過去與他人都不能阻擋你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