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貼善良的小熊、溫柔渲染的水彩,訴說著一個柔柔的、暖暖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熊,看到朋友傷心哭泣,他不辭辛勞,一個個去安慰他的朋友們。小熊的陪伴,不一定能幫助朋友解決問題,但他卻給予最貼心、最真誠的聆聽。
每一滴眼淚,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只是一個信號,告訴自己與他人:我的內心有一道很難癒合的傷口,它現在被觸碰到了,很痛很痛,所以我傷心。
禛有一次哭得很傷心,說她好想讀一本書,但那本書已經被還給圖書館了,所以她哭。
但我們都知道,那一次禛的哭,是因為她讀到了一個空氣、一個氛圍:爸媽正在吵架,她很害怕。
但我們都是這樣的,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總是以最表面的理由,解釋自己的負面情緒,無論是哭泣或是發脾氣,總是挑一件「正在發生」的事來發作。
殊不知,若不是心裡有傷,這一件「正在發生」的事也不一定會戳中自己的痛處。
Iris認識的一位孩子,近日在學校活得行屍走肉。不和班上同學說話,不配合老師的任何課堂活動,作業更是不用說了,不寫不交不回應。
憂心忡忡的老師和家長談了孩子的情況,家長反映,孩子是因為班上一位同學愛亂開玩笑,喜歡用揶揄的方式與人互動,他被開玩笑了,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是以逃避面對。
但班上同學都和該位愛亂講話的同學沒有相處上的問題,那麼,這位行屍走肉的同學,問題又是從哪裡來的?同學的「愛亂講話」,當真造成這麼大的問題,竟致使他不願意與人互動、不願意學習?
老師和家長談完後,又和孩子談了一會兒。一邊教他寫作業,一邊和他閒聊。
終於,孩子娓娓道來,自小,他就是一個被嚴厲管教的孩子。家長會對他嚴厲不意外,畢竟這孩子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
但家長的嚴厲,是以愛為名、以管教為名,行體罰之實。
為什麼現在的法律、風氣,都大力要求家長不得體罰孩子?這不只是以人為本的概念,更是以孩子的心理、人格為基礎的考量。
當一個孩子自小深覺被愛、被尊重,他才能學會自愛、自重等能力。在一個讓孩子身心被保全良好的狀況下,孩子才能學會正確的品德、學會所有階段該學會的智識。當孩子身心飽受體罰的壓力時,他覺得自己是挫敗的、自己是很糟的,他都無法調適自己了,如何能學會大人需要他學的事物呢?
他學不會,只好向內退縮。這孩子不認為鬥嘴鬥得過人家,也不認為自己跟得上任何學習活動。追根究柢,他逃避、拒絕,都根源心裡的自尊、被尊重的感覺,被踐踏得體無完膚。
故事聽到這,我們都知道,這孩子日後的人生將會相對辛苦許多。他不僅要面對他的未來,更要醫治他的過去。
我這個年紀了,依舊正在學習自我療癒,療癒小時候被家長、師長不當管教時心靈所受的傷。療癒的第一步,先試著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當下的情緒反應不一定是真實的,那可能是幼時創傷的痂不慎被掀開了。
讓幼時的傷痊癒的方式,就是覺察它、認識它、面對它。
附帶推薦這兩天Iris正在讀的書,願我們都能成為心滿滿的人,打從心裡,認識生命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