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書|《婚姻生活》:給現代人的情書,如何誠實面對不完美的自己與當下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常視婚姻為修成「正果」的完滿結局,然而翻轉到試卷B面,這才是真正生活的起點。
初讀《婚姻生活》,以為是一對夫妻如何在充滿摩擦生活中理解彼此,進而克服萬難通過考驗的平凡故事。然而書名似乎更著重在後面兩字——生活,就在人生的B面,大家以為婚姻是修成正果的終局後,因為一場意外,驚心動魄地展開了兩人、甚至是我們對於愛情理解的起點。
《婚姻生活》|塔雅莉.瓊斯(Tayari Jones)

有沒有可能,我過去所選擇的都是錯的?

故事圍繞著羅伊、瑟蕾莎與青梅竹馬安德烈三人之間的故事。羅伊與瑟蕾莎是一對亞特蘭大的新婚夫妻,即便出身來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在血緣上,他們共享著從祖父母輩就流傳下來所承受過類似刻板印象的黑人血統,這些束縛若有似無的提醒著他們。
新婚燕爾不過一年半,兩人對未來都還有著夢想與企圖心,卻隨著羅伊因為一場莫須有的指控而被判處十二年徒刑,他們的生命道路從此產生了分歧點。故事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兩人的往返書簡,羅伊自此在瑟蕾莎的生命中缺席,從兩人的書信中可以看見面對各自的空白而痛苦,也逐漸發現隱藏在文字中是他們尚未傾訴的秘密與日積月累的壓力,包含瑟蕾莎拿掉孩子那刻在身體深處的痛楚、包含羅伊蹲苦窯就因為他根本沒做的事而恨著國家體制,包含安德烈陪著瑟蕾莎度過羅伊不在的那空白五年,也終於誠實面對自己的愛戀。
彼此曾經想要理解,卻完全無法真正體會對方的人生,傷害了別人自己也沒多好過,才對過去的抉擇懊悔、對現下的茫然焦慮,到了未來更不敢想,因為這得從頭再檢視一次自己所做的選擇,要是都錯了怎麼辦?
為什麼長大以後我們越來越難以承受失敗?離起點已經太遠,我們終已無回頭的勇氣。深怕一回頭,過往的努力將墜入深淵萬劫不復,如希臘神話中的奧菲斯?或是如《燃燒女子的畫像》中瑪莉安回頭那一瞥,深怕摯愛會成幻白的泡影?
現在我看出來了,人生其實就是一連串的機遇跟巧合。對愛情的感覺和對愛情的理解是兩回事。
然而這不只是蒼白地描述婚姻觸礁,羅伊與瑟蕾莎終將面對彼此對愛情的轉變:我與你,以兩人為最小單位組成的一個家庭,竟也是人性的最大考驗。而這些生活的考驗,唯獨要回頭來看才懂得一切的意義。
沒有要賣弄任何寫作技巧,書中很公平地給予三人視角,各自訴說在同一件事情下的不同理解。當我們因片面了解而對當事人貼上「對婚姻不忠」、「渣男」這樣的標籤前,三人的視角幫我們釐清同一事件之中不同的選擇,讓讀者換位思考,當我們面對愛情的選擇時,人性所具有的多重面向。
「跟我一起承諾要走到終生的人如今怎麼變了?」「若當初做了其他決定,我是不是會過得比較好?」大概是在我們面對難以承受的打擊時一定曾有的自我詰問。然而生命是沒有捷徑的,經驗無法用更短的時間推演而來,隨著這些經驗我們做過大大小小的決定,如果一生中我們所做的無數決定累積成為自己的人格,那麼不管回到過去多少次,你所做的決定也一定符合你的天性。
因為選擇,只對當下的自己有意義。
但即便選擇有過任何一次差池,也並不代表你的人生從此完蛋,有了這些經驗才得以真正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所謂終點,其實是決定面對不完美卻真實自我的起點。

無所不在的身分枷鎖

等等,看到這邊,到底羅伊所背負的罪名是什麼?作者無意強化角色們黑人種族的血統,沒有要談對立的問題,然而隨著劇情演進,這強大的種族枷鎖始終扣在他們的對話、生活、街區與巷道中。即便事業有成家庭完滿,你很可能因為膚色,就被扣上罪名鋃鐺入獄,沒有為什麼;你很可能早已了解這國家的歷史教訓,卻沒有想到自己也成為被教訓的那一個。除此之外,作者塔雅莉.瓊斯也更進一步的在這些積累的信件中,描繪面對人生意外與創痛,男人與女人所要面對的不同差異。
女人也不過是人......就和她的男人一樣有血有肉。
即便在兩性平權上已相當進步的現代,仍有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的天秤另一端。
關於平等,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是這麼說的:「在當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平等的意義已經變質。平等在今日意味『一模一樣』而非『一體』。這種一模一樣是把個體性抽離之後的剩餘物,指人們從事相同的工作,進行相同的娛樂,讀同樣的報紙,有著同樣的思想感情。對於現代社會所達成和被譽為進步標誌的某些成就,例如男女平等,我們不得不以懷疑的眼光看待。」
並不是你有的而我也要有才叫平等,那還比較像標準化生產的商品。有時候正因性別不同在相處上讓人認識到自己想法的侷限,即便我們完全無法成為另一個個體,但作為同樣都不可能達到完美的「一體」,是尊重個體的差異,包容與給予。
《婚姻生活》是作者塔雅莉.瓊斯(Tayari Jones)給我們現代人的情書,如何誠實面對不完美的自己與當下的選擇,她在這個時代也拋出了「你要如何定義你自己」的問題。
小說看到最後,並沒有一個我們理想中瀟灑轉頭,忘掉過去另闢出路的人,我們看見的依然是一對男女在關係裡掙扎、一邊摸索各自人生前行的真實故事。
然而若未親自嘗試,我們又怎能了解自己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呢?拋去我可能是誰的母親、誰的兒子、某人的太太,隱身在這些社會角色的背後,在成為一名妻子、一名丈夫、一名黑人、一名白人之前,我首先是我自己。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太多時候需要一個因果關係來尋求一個明確的解答,來回答社會上發生過的重大議題,最好這個解答出來也要與我們無關。 為什麼他殺了人?一定是因為錢吧、一定是因為身分卑微被刺激吧、一定是因為家庭問題吧、一定是因為精神有問題吧。 我們到底是想要圖個方便的因果關係?還是讓自己好過點的尋求安慰?
如何影響你的判讀能力,這本書最後引導思考的範例中很觸動我的是:更多的接觸,會帶來親近與友善。 我們是否只愛、只信任自己所理解的人事物?而不理解的東西透過一段距離,讓我們更容易的謾罵與對立。身而為人,我們很容易的能製造出區別,但我們是否能為了不要講求方便將「其他人」在腦中實行惡的豢養?
這本《天才的思考》,記錄吉卜力從無到有、從日本橫掃進世界的代表性動畫背後,不為人知又爆笑的辛酸秘史。如果你的成長過程中有任何一部吉卜力動畫走進你的生活過;或是想了解究竟人稱天才的背後,有什麼樣的缺陷(不是);或是認真一點,想理解「電影製作人」到底在幹嘛,那絕對不可錯過這本書!
三個文本,來自三個看似不相干的故事。一開始本書以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兩種閱讀方式」吸引人的眼球。 讀了之後發現「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故事裡面還有故事,打開書,你也彷彿用他人的眼睛窺探,與他們一同進入生命中最久遠的追尋。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然而一個對我來說如此有代表性的人,我卻不曾細想過她的背景,想想也是挺奇怪的🙈
人會選擇出發,一定是為了尋找什麼。不定的未來也好、特地去療傷找回平靜也好,「旅人之所以浪擲生命,也是為了嚮往一個答案。」胡晴舫說。 《希望你也在這裡》書名好似輕輕懇求,在人生旅途上的疲憊困頓,歡樂驚喜中,有那位樹洞存在
我們太多時候需要一個因果關係來尋求一個明確的解答,來回答社會上發生過的重大議題,最好這個解答出來也要與我們無關。 為什麼他殺了人?一定是因為錢吧、一定是因為身分卑微被刺激吧、一定是因為家庭問題吧、一定是因為精神有問題吧。 我們到底是想要圖個方便的因果關係?還是讓自己好過點的尋求安慰?
如何影響你的判讀能力,這本書最後引導思考的範例中很觸動我的是:更多的接觸,會帶來親近與友善。 我們是否只愛、只信任自己所理解的人事物?而不理解的東西透過一段距離,讓我們更容易的謾罵與對立。身而為人,我們很容易的能製造出區別,但我們是否能為了不要講求方便將「其他人」在腦中實行惡的豢養?
這本《天才的思考》,記錄吉卜力從無到有、從日本橫掃進世界的代表性動畫背後,不為人知又爆笑的辛酸秘史。如果你的成長過程中有任何一部吉卜力動畫走進你的生活過;或是想了解究竟人稱天才的背後,有什麼樣的缺陷(不是);或是認真一點,想理解「電影製作人」到底在幹嘛,那絕對不可錯過這本書!
三個文本,來自三個看似不相干的故事。一開始本書以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兩種閱讀方式」吸引人的眼球。 讀了之後發現「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故事裡面還有故事,打開書,你也彷彿用他人的眼睛窺探,與他們一同進入生命中最久遠的追尋。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然而一個對我來說如此有代表性的人,我卻不曾細想過她的背景,想想也是挺奇怪的🙈
人會選擇出發,一定是為了尋找什麼。不定的未來也好、特地去療傷找回平靜也好,「旅人之所以浪擲生命,也是為了嚮往一個答案。」胡晴舫說。 《希望你也在這裡》書名好似輕輕懇求,在人生旅途上的疲憊困頓,歡樂驚喜中,有那位樹洞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亦舒筆下的黃亦玫,是朵燦爛的黃玫瑰,綻放、盛開。初戀的轟轟烈烈、撕心裂肺,在其中失落的缺憾都在下一段關係中一一被滿足: *守護 *承諾 *示弱 在守護+承諾+示弱=安全感的關係中,玫瑰決定與相愛的人踏入婚姻,她當下的決定沒有錯,後來轉身離開的決定更是正確,沒有其他原因,就真的只是不愛了。
Thumbnail
這本書分成:工作篇、愛情與親情篇、人生篇三部分。我看人生篇,有些感觸,這些感觸主要在"我的追愛啟示錄”、”考試與揭弊”、”不能決定出身,就靠自己翻身”。從這篇,可以看出作者莎莉夫人的毅力、正義感、奮鬥。這些感觸,分別敘述下;   1、”我從三十歲開始相親,在四十九歲結婚。"(頁161)。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佛洛伊德對性與婚姻的觀點,以及在當時社會的反響。透過著名作曲家馬勒的婚姻問題和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案例,呈現了性與愛的糾葛。 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對於佛洛伊德的思想和分析觀點,並引用他的名言,為讀者串聯出婚姻關係中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偶然的相處,讓這位痛恨禮節,愛嘲笑女生恨嫁的情場浪子,看到了女性的柔弱與無助,她們只是無力地尋求安全感,才會恨嫁。他終於看到了自己是小人而非鋤強扶弱的君子。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羅力公爵誓言終生獨身,艾薇對他毫無好感,只是,曾經單戀愛慕這位情場浪子,長輩們為他們的婚事擔心。
Thumbnail
本書作者寫下提出媳婦辭職信後,所發生的事和做的決定,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被綑綁於媳婦、妻子、母親角色裡的女性們一些建言。
Thumbnail
向日葵姊妹是我很常在課程中舉的案例,用來說明當一個人結婚後卻對「什麼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的排序還停留在單身狀態時,將會導致多大的混亂與毀滅,感謝她願意在自己有了大突破過後,來元配逆襲分享她的故事。 婚姻跟戀愛有非常大的差異,戀愛是我跟你,婚姻則是我們,而因為從我變成我們,很多人的我就被消融,太過
Thumbnail
對於尚未有伴侶的人,在這裡的建議是:在選擇伴侶之前,先清點自己重視什麼?相信什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了解自己多一點,才能選擇與自己「核心價值觀」相似度高的伴侶。對於已經有了伴侶,但是結婚後才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不怎麼相同的朋友,在這裡的建議是:改變自己吧!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如果溝
Thumbnail
開始是丈夫托馬斯引發的爭議,他臨危脫逃忘記家人,雖然虛驚一場,但卻引發妻子艾巴對婚姻關係的不安與焦慮;艾巴認為托馬斯應該像她一樣在大難當前會先顧全子女,然而丈夫卻懦弱逃離且不承認事實;艾巴窮究一切手段要求托馬斯必須要坦誠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而托馬斯只希望妻子能忘記這段醜事不再提起,讓他保有父親的尊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結婚與離婚的意義,作者分享了對於儒家思想、個人成長、家庭關係、幸福定義的看法,以及對離婚的痛苦和選擇的堅持。文章通過對《性/生活》中女主角的經歷和脈絡分析,以及自己的感悟,呈現了一個生活中真實而複雜的情感世界。
Thumbnail
亦舒筆下的黃亦玫,是朵燦爛的黃玫瑰,綻放、盛開。初戀的轟轟烈烈、撕心裂肺,在其中失落的缺憾都在下一段關係中一一被滿足: *守護 *承諾 *示弱 在守護+承諾+示弱=安全感的關係中,玫瑰決定與相愛的人踏入婚姻,她當下的決定沒有錯,後來轉身離開的決定更是正確,沒有其他原因,就真的只是不愛了。
Thumbnail
這本書分成:工作篇、愛情與親情篇、人生篇三部分。我看人生篇,有些感觸,這些感觸主要在"我的追愛啟示錄”、”考試與揭弊”、”不能決定出身,就靠自己翻身”。從這篇,可以看出作者莎莉夫人的毅力、正義感、奮鬥。這些感觸,分別敘述下;   1、”我從三十歲開始相親,在四十九歲結婚。"(頁161)。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佛洛伊德對性與婚姻的觀點,以及在當時社會的反響。透過著名作曲家馬勒的婚姻問題和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案例,呈現了性與愛的糾葛。 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對於佛洛伊德的思想和分析觀點,並引用他的名言,為讀者串聯出婚姻關係中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偶然的相處,讓這位痛恨禮節,愛嘲笑女生恨嫁的情場浪子,看到了女性的柔弱與無助,她們只是無力地尋求安全感,才會恨嫁。他終於看到了自己是小人而非鋤強扶弱的君子。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羅力公爵誓言終生獨身,艾薇對他毫無好感,只是,曾經單戀愛慕這位情場浪子,長輩們為他們的婚事擔心。
Thumbnail
本書作者寫下提出媳婦辭職信後,所發生的事和做的決定,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被綑綁於媳婦、妻子、母親角色裡的女性們一些建言。
Thumbnail
向日葵姊妹是我很常在課程中舉的案例,用來說明當一個人結婚後卻對「什麼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的排序還停留在單身狀態時,將會導致多大的混亂與毀滅,感謝她願意在自己有了大突破過後,來元配逆襲分享她的故事。 婚姻跟戀愛有非常大的差異,戀愛是我跟你,婚姻則是我們,而因為從我變成我們,很多人的我就被消融,太過
Thumbnail
對於尚未有伴侶的人,在這裡的建議是:在選擇伴侶之前,先清點自己重視什麼?相信什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了解自己多一點,才能選擇與自己「核心價值觀」相似度高的伴侶。對於已經有了伴侶,但是結婚後才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不怎麼相同的朋友,在這裡的建議是:改變自己吧!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如果溝
Thumbnail
開始是丈夫托馬斯引發的爭議,他臨危脫逃忘記家人,雖然虛驚一場,但卻引發妻子艾巴對婚姻關係的不安與焦慮;艾巴認為托馬斯應該像她一樣在大難當前會先顧全子女,然而丈夫卻懦弱逃離且不承認事實;艾巴窮究一切手段要求托馬斯必須要坦誠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而托馬斯只希望妻子能忘記這段醜事不再提起,讓他保有父親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