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也是因為讀書會才找來看的書,平常不太讀這種雞湯類的出版品,再加上自己有個毒雞湯的專題,但看完之後有點改觀,即便覺得還是挺倖存者偏誤的,但至少她做到了,也推廣中。
每一個走出舒適圈的人都需要滿滿的能量,而且就像是屠龍之旅,中間豈能一帆風順,而這本書紀錄、歸納了這100天與100種恐懼相處的結論,回溯式的記憶倖存感很重,雖然作者很努力的記下來挫折,但難免少一味。也許度過之後,那些挑戰都是過去,當下的衝擊經常激烈到難以言喻,回溯不能。
面對踏出舒適圈的目標,作者給自己一個推力:上傳影片並且利用社群擴散,飛輪一旦啟動,就降低放棄停下的動機,往前就顯得理由充分。100當然是個容易引起注意的數字,比起最後歸納出來的7種恐懼(疼痛、危險、尷尬、拒絕、寂寞、失控、厭惡)100顯得更厲害這樣。
步驟化新嘗試(或者活在當下)的技巧,列舉了包含:走出舒適圈;專注過程、忘記目標;把每次機會當最後機會;珍惜時間;規劃盡情體驗;享受當下心無旁鶩(包含各種紀錄);以及先別管別人怎麼看待。這些技巧主要改善社會我的作用,使得自己在行動決策的角色、權重提高,而能促成對自己而言意義重大的改變。
練習肯定自己、放棄完美主義是重要的提醒,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降低冒牌貨情結,當擺脫了削足適履的行為模式,就接近空白地帶(俗稱藍海)。接著不斷自我肯定、練習,就有機會。
然而乘風向上的同時意味著阻力倍增。所有的網紅(或者網崩)都得面對酸民,儘管具有影響力通常意味正面評價以及支持高過負評,但必須承認的是幾乎所有人都會受到程度不等的影響,即便像股癌掀起podcast旋風也不例外,能夠先拒絕非五星評價,還有反嘴回去,但仍能感覺到他因為酸民而心情波瀾。會有人提出很多、更多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評論,面對處理並避開來源等,都是可實踐的建議。普通人也是同理,在遭遇各種風涼時,面對處理後,當然可以理直氣壯的取暖。
書中最印象深刻的比喻是住在舒適屋中,就像夢裡什麼都有時,還有多少人會起身一個又一個的打開可能通往更好生活的門?可能意味著結果分歧,而只有起身行動,才有機會。志祺77也在pidcapodcast 分享過,迷宮中的死路都是接近出口的嘗試,而且通常都有能帶走的寶箱。每刪除一個選項,都代表著更接近理想,於是放棄空想、採取行動就是上策。
社群媒體總是雙面刃,它讓使用者更容易獲得彼此的消息,然而另一面看,僅限於好消息。容許自己在挫折後用有限的時間消化情緒有其必要,被拒絕後發洩情緒、尋求訴說以及空留合理的時間空間外,最重要的就是繼續往前。直球對決,找方法度過停滯甚至退步的狀態,就逐步接近成長目標。
面對恐懼從來不是來者不拒,作者提供了劃下界線的經驗,給每一個試著踏出舒適圈的人合理的步驟,設下保險,降低非預期風險,確實也至關重要。
書的每一章節都有心智圖重點整理,作者也有專屬
網站,可以順便瀏覽影片,透過建議活動加強自己的閱讀體驗。
推薦給也覺得安逸的朋友,或許改變真的沒那麼簡單(音樂下),但也非毫無可能。更愛自己一些,是你好的開始,也通往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