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師節,祝福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標題乍看之下,或許會以為要分享《放牛班的春天》?其實不是,但一樣來自法國,這是極有意思的來源,片名叫《放牛班的提琴手》。
這部電影,昨天我已經在此簡單分享過,但想想還是不夠完善,今天好好補足一下所見、所聞、所感。
但,何謂放牛班?
先想一下,甚麼是「放牛班」?如果看過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就知道,而這個名詞在我還在唸國小時就曾經聽過,國小老師就曾諄諄告誡,說你們啊要努力用功讀書,成績不好的,上了國中就會被分到放牛班,到時想讀書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有一次聽老爸說:「你要認真讀冊,才不會長大去放牛!」我那時想放牛為什麼不好?不是可以幫忙家裡種田嗎?但我還是很聽話的認真讀書,也如願在國中進了所謂「好」班。
那有「壞」班嗎?有。
所謂「好班」就是成績稍微能看一點的分在同一班。而「壞班」就是剛好相反甚至是愛惹事生非的孩子才會在一班。但這樣就形成了兩種情景:好班區很安靜,壞班區吵翻天!
但,這是誰造成的? 當時的教育體制、那時的短視近利,從以前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放牛班存在的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因為從國中便光明正大透過體制教育去撕裂彼此,基準只是從會讀書跟不會讀書的人開始簡單分類,開始粗暴的區分,也因此在學校裡感覺有了隱形卻存在的學生階級制度,而這項制度卻是眾所皆知的,連家長都無條件支持的。
社會的資源分配不均,弱勢或底層無法獲得適當照顧,但,這些人該如何?只能透過教育來平反,但當年所求的都是奢望而已。平等?教育如果不平等,那我還要無條件相信教育制度嗎?
有教無類才是教育的真諦,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沒有被放棄,如此才讓教育現場維持秩序。
《放牛班的提琴手》
這部電影事實上說的不是放牛班的怪現象,而是有一群被希望透過音樂教育的方式,從而帶他們重新認識自己,並融入團體生活的弱勢學生。
法國電影就是一脈相承的小清新,敘事力一開始都很不錯,張力也足,會讓人期待故事的發展,就如同我當初看《放牛班的春天》、《刺蝟的優雅》、《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一樣讓人期待,只是《放牛班的提琴手》依然有點虎頭蛇尾,雖然可以接受,但總覺得少了一點激情跟愛的溫暖。
不過,在最完美處結束也是不錯,推薦所有教育第一線人士或者家長朋友都可以看看這部電影。(中國譯名:交響班)
音樂也是其重點
一部音樂教育電影,當然也少不了中出現了幾首知名古典名曲,例如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巴哈的第二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夏康)、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都是這部電影中的亮點!
尤其是第二首巴哈的夏康舞曲。之前四季曾經介紹過,
請點我連結。這首作品就在西蒙老師與學生和解時所拉奏,我認為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橋段,請看以下第3分15秒的連結。
這段是最吸引我的,也是我最欣賞西蒙老師放假執著與偏見,願意傾聽學生心聲的一段很經典的橋段,希望大家可以看看,也聽聽這首好聽的作品。
今天是教師節,一起來看一部純真、無邪、開懷、溫馨的電影吧!教師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