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的人類而言,觸覺和聽覺算是分別相當明確的知覺,大概除了處在創作期中的文學家或處於某些特殊處境或狀況的人,我們不太會將聽到某些聲音和接觸到某些新物質或新能量的狀況混雜在一起討論。
不過,植物不太一樣。
對植物而言,觸覺和聽覺算是關係相當密切的感覺。
雖然一般讀者可能會對此表示不可思議,但是對物理有興趣的讀者,應該不會對此太表反對—— 畢竟,聲波本身就是一種因為音源造成空氣粒子彼此互相衝擊產生的振動形式,而人類得以清楚聽到這些振動,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有耳有腦,耳朵專門收集以及放大這些振動,而腦學會了分析這些振動所代表的意義。
可是,植物顯然沒有耳朵,也沒有腦子,植物聽得到嗎?
這其實可以衍生成為一個很有趣的生命史問題,但因為植物處理震動波的方式與人類大不相同,所以連演化論的提出人達爾文都在「植物的聽覺」這個問題上栽了跟斗。熱愛音樂的達爾文曾試著用低音管對含羞草演奏歌曲,並期待對觸碰敏感的含羞草葉片會願意給他一點反應,但結果卻是令他失望的。
所以,葉片對觸碰壓力反應相當靈敏的含羞草真的聽不到嗎?
也許可以。只是,一來大多植物的觸覺比聽覺靈敏,二來他們可能也確實「聽不懂」人類的音樂。「對草彈琴」或許比「對牛彈琴」還要自討沒趣。
不過,植物真的對來自空氣中的振動「無感」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的方法很多,不過,要幫助人類讀者發展「植覺力」,或許還是要從「人類可以理解的觀點」著手。我們或許可以先問,喪失聽覺的人可以感到來自空氣的振動嗎?
關於這點,台灣曾有一位失聰的模特兒王曉書,據說,她就是憑藉來自舞台地板的震動來掌握現場音樂的節奏,所以,王曉書雖然聽不見,卻可以完成整個舞台展演的流程及導演的要求,成為一位成功的模特兒。
所以,我們可以以此類推,猜想植物如果可以感受來自空氣中的振動,位在地下的根應該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植物為什麼需要「聽到」環境中的振動波呢?植物由根部接受到振動波,是想要完成什麼樣的生理功能或生存任務嗎?
既然植物解剖學的研究顯示,根最主要的功用是吸收水分和礦物質,我們可以大膽猜想根聽到的頻率也許與水分有關。也許,植物的根部可以從地底下的震動感受到一些水情的訊息,然後再將其傳給植物體其他部分知曉。
畢竟,水不但是生命之源,也是植物可以行光合作用的關鍵。植物需要知道附近環境的水情,讓整株植物體為旱災的來臨做些準備—— 比如說,將葉片的氣孔關閉、減少水分蒸發,這樣一來,光合作用雖然也會受到影響,卻是水情緊張時、植物不得不採取的應變措施。
下面圖片中的猴麵包樹就是適應了非洲乾旱土壤的珍貴樹種。為了保留得來不易的水分,它們開出了含有蠟質的白色小花、演化出發育不良的樹冠、而且讓樹葉在乾季來臨時就直接脫落,當然,還有龐大的板根,以盡量吸收淺層的水分。不過,最令人稱奇的是,它們連樹幹都改造成貯水器的形式。因為這樣,猴麵包樹在非洲某些地方被視為神聖的長者,去世時會有人為它守靈。
我們從猴麵包樹身上固可瞧出開花植物適應乾燥環境時所表現出的創新能力,但也不可忽視因為花太原始,而不被某些人認可為開花植物的針葉樹其實也是優秀的抗旱高手。
針葉樹今天固然棲地也日漸減少,但其實其有某些特徵如有蠟質且表面積小的葉片與深陷在葉片的氣孔,都是可以在炎熱乾旱地區生存的。至於開花植物,雖然營養需求較高,但是生產力也較高,適應環境的手段也多,所以,最後不論是木本或草本,最後都成功擊退針葉樹,搶得棲地,讓今天的針葉樹只能退居在人煙稀少的乾冷地區繼續求生。
值得一提的是,開花植物的創新性不只表現在花型與種子上,其實也表現在根系的變化上。裸子植物的根系與他們的樹幹一樣,大多中規中距,屬直根系,‘入土較深,側根分佈也比較有規律性,但是被子植物(也就是開花植物)的根系變化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也許是營養的需求高,它們的根非常汲於開疆拓土,即使碰到人類設下的障礙,依舊勇往直前。
這因此引發了一個園藝設計的問題:如果某些植物的根在開發水源時表現是如此頑強,園藝設計者在規劃庭園設計時,是否要避免種植這些樹種? 或者,如果這些樹已經在當地生根,為了新規劃建築的安全,施工者可以把這些樹移到其他的地方去種植嗎?還有,在城市中,如果一個區域已經有了老樹,是不是就要在附近限建了呢?畢竟,很多開花植物的樹根基本上是「逢水就鑽」,如果建築的水管有縫隙,難保附近的樹根不會因此發展成一個大怪物,最後破壞了新建築的主體結構。
當然,上述討論有些離題,不過,在認識植物的根性後,再回到本文的主題,也許我們可以再問一次:植物到底可以「聽見」什麼?
由於植物沒有特化的組織負責感應震動,我們可以猜測:其所可以接受的頻率可能與植物的結構與型態有關,只是還需要更多研究去驗證。
對此,讀者中如果有興趣研究發現,或許可以先請數感特別好的人先研究研究,推測出樹型、根型與振動頻率的關係後再做實驗,容易有具體成果。(畢竟,達爾文已經告訴我們,植物對當時的西方音樂興趣不大。)
或者,我們也可以先猜猜,下面這片森林「潘多」(Pando),可以聽到的頻率是什麼?
一般來說,一棵樹的年齡是從種子發芽看始算起,而DNA的檢測顯示,這座森林的每棵樹其實都擁有最初種子的DNA,因此這座森林中的樹幹其實都是從根部發芽所形成的。(換句話說,這整座森林其實是一棵樹。)
這樣的繁殖方式照說適應性不是很強,但也許這座森林原本的土質特別好,因此在很特殊的機緣下,最後能發展成這麼大一片森林。然而,它們的好運似乎也漸漸用盡,現在正面臨新芽無法存活,以至於整棵樹不可避免地面臨逐漸凋零的命運。
有一句英文諺語說:「一粒蘋果心中的種子藏著一座看不見的果園」,不知,人們可有機會在其消亡之前了解藏在這棵潘多樹心中的天籟之音究竟是什麼形式?
推薦參考書目:
植物比你想的更聰明/ 作者:司特凡諾•曼庫索(Stefano Mancuso), 阿歷珊德拉•維歐拉(Alessandra Viola)
植物的心機:刺激想像與形塑文明的植物史觀/ 作者:理查•梅比(Richard Mabey)
植物的性、愛與生死的秘密/ 作者:茹絲‧卡辛吉 (Ruth Kass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