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來到本年度的最後一個月。所有的明年度提案和計畫都得趕在這幾天交出來,總是在做報價單的我,卻在最近一直看提案相關的報價單,買賣雙方的立場偶爾互換,其實對找到自己的銷售盲點有幫助。
報價單上的數字,總有許多背後的細節,如果只是看數字的差異,沒去細問是看不到差異之處,也無法知道哪些才是適合自己的。
同仁問我:「為什麼這兩家價格差那麼多?」我說:「你可以請對方進一步提供規格。這樣才能看出差異。」同仁又問:「好奇怪,第三家的報價出奇的低。」
我說:「想像一下,如果走進超市看到三家品牌不同,大小相同的罐頭,其他兩家的價格差不多,為什麼會有一家特別低價?這一定有原因,也許是快過期了,也許是剛好遇到促銷檔期。
同仁進一步了解之後,我問:「找出低價的原因?」同仁說:「要不就是不缺錢,要不就是想要用低價搶案!」我問:「什麼樣的人會願意低價搶?」同仁說:「啊!可能是新手。」
我說:「對,不是我們不給新手機會,只是在這重要的活動策劃上,跟經驗不足的合作,風險比較大,但如果是小一點的案子,預算也不多,倒是可以找這個新手合作。」
有時候銷售無法解決客戶痛點,也無法滿足需求點,也許會迎來客戶的「No」,但別輕易寫下句點,銷售有時候其實需要「晚一點」,對的客戶也需要在對的時間相遇。
很多人都知道銷售法則不外乎三個點:
解決客戶痛點、滿足客戶需求點,更甚著去創造出客戶的需求點。
但有時候,如果你的產品無法滿足也無法創造出需求點,那麼不如晚一點!
H銷售人員從上次見面提案後,前後大概電話follow了兩三次,接近我們上次跟H說也許年底會內部討論後決議的時間,H決定親自過來更新一些資訊,除了確認一下進度,當然不外乎希望為自己的促進成家加把勁。
「你們的平台很好,你的服務也很好,你們平台一定有使用者數據分析,請問一下會使用你們專業平台搜尋的人都是哪些產業類別?」我這樣跟H說。
H停頓了一秒說:「我開個電腦,馬上調岀資料給你看。」說真的,我挺喜歡H這樣積極且快速反應的業務,但喜歡H這個業務是一回事,購入他們的產品又是另一回事。
H把螢幕轉向我,邊跟我說明使用平台搜尋的產業類別,我說:「但是這些產業跟我的商品無關。」H不放棄的說:「那我們用關鍵字搜尋,因為有時候產業分類會有點不同。」我點點頭進行測試,然後看著螢幕跟H說:「從試的效果來看,使用你們平台的人,跟我的目標客戶屬性果然差異太大,所以你們平台對我們的效益不大,即使你們平台有高瀏覽量,但不是我的目標就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ㄜ...那我們可以試著用其他搜尋字。」
「我們剛剛用的三個搜尋字就是客戶使用google搜尋時最常用的,就算客戶會用其他專業平台搜尋,使用者也會習慣用類似或相同的字串搜尋,google有演算系統,你們平台也一定有,所以當一個字串搜尋越多,就越容易無需輸入完整字串就會跳出許多相關字詞,但剛剛在你們平台上幾乎搜不到,這代表習慣使用你們專業平台的人和我的產業相關度低,這樣推論沒錯吧?」
「嗯.... 沒錯。」
「所以,不是你們平台或你的洽談服務不好,只是我們配合的時機還沒到,所以就先暫時在此結案,你剛剛也提到你們正再積極把你們平台打入其他市場,這幾個市場也是我們要進入的,所以也許不是現在,晚一點才有合作契機。」
H沈默了一秒說:「這樣我了解,您說的沒錯,但我們公司現在有積極增加平台的使用者,明年使用者應該可以擴及到您客戶所在的市場,到時候我再來拜訪您。」我笑著說:「好喔!哪你記得回去督促你們公司要快一點。」結束對談後,同仁問我:「所以H的提案現在就不考慮了?以後呢?」我說:「是的,我們對A來說是對的人(客戶),但我們就是在不對的時間點相遇,如果他們的商品以後發展得更適合我們,那當然有機會啊!銷售也是需要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懂一點專業,才會知道價值何在,懂一點行情,才知道合理的價格,議價不是在菜市場喊價,試著讓自己當個優雅的議價者。
相信業務如果遇到某種情況,一定會在心裏忍不住怒吼:「真是沒水準的客戶,到底懂不懂專業,懂不懂行情啊!」
雖然說挑貨才是真的買貨人,但遇到為挑貨而挑貨的人,還是放生讓對方走,因為隨意賤價出售,只會讓自己的產品更沒有價值,除非連你自己都不忍可自己的產品有價值。
同仁說:「最近一直看報價單,才知道看報價有很多眉角,我都覺得你懂很多。」我說:「我是業務,我只懂自家商品,但如果看懂別人報價,就要讓自己略懂略懂。」
不管是精簡或是詳細的報價,都蘊含著架構邏輯,報價單的價格當然是第一個關注點,不管價格高低,不求物超所值,但要有等同價值。
不懂的報價就要提出疑問,要去搜集資料,你不可能馬上就跟供應商一樣專業,任何一個專業如果能輕易理解,就不值錢了!但你要略懂略懂,才不會亂議價也不會被當盤子,表面上省了100元,但你如果拿到20元的質感,這樣有意義嗎?只是讓自己變成小氣的盤子啊!」
我說:「你在菜市場喊價那是你的事,當你和廠商議價,你就是代表公司,所以略懂一些行情與專業,議價議的優雅些,才不會讓人看低公司的格局,讓人家喜歡(想要)跟你做生意,反而賺到的是自己。」
研究好一陣子別人的報價單,雖然並非業務本份內的工作,但也因為買賣方立場互換,讓我解開手上一份棘手的報價單困境,真是不錯的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