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隆:「那個…,我媽叫我問你,你明天能不能跟公司請一天假,回家幫她大掃除?想說後天要除夕了。」
最近公司訂單爆多,忙到不可開交的小慧接到這通電話,一下子滿肚子火就全上來了,氣沖沖地回應大隆:「你是不知道我最近公司很忙嗎?你怎麼可以這樣做?為什麼要問我這種問題?你為什麼不能自己處理好這種問題?還牽拖到要讓我去拒絕,你憑什麼這樣啊?為什麼要讓我當壞人阿?」
大隆:「诶诶诶!我講一句你回一百句!每次都這樣,講一點點話你就這麼激動,有必要這樣嗎?我只是轉達我媽的話而已!你不去就說一聲就好了啊。」
小慧:「是你讓我激動的!因為你不會處理事情!明明你自己明天就休假了,為什麼不跟你媽講你回去幫忙就好?為什麼要牽拖到我這裡?我是欠你們全家是不是?年夜飯要回去煮,初一也要煮,現在大掃除也要叫我回去?」
大隆:「你有完沒完?有完沒完啊(用大喊的)?我已經跟你說了,我只是在轉達我媽的話,只是「轉達」而已(語氣加重),聽不懂人話是不是(很大聲)?是誰在逼你?我有逼你一定要回去嗎?不要每次講話都那麼臭,被害妄想症诶你!」
其實大隆一定是心理有期待小慧回家幫忙大掃除的成分在,才會「幫忙轉達」這些話給自己老婆聽,只是這個期待成分的比例,到底有多高,就不一定了,可能大隆自己也不清楚,很可能就只是試試水溫,看看老婆反應,老婆如果答應了,就當作賺到了這樣;如果老婆拒絕,那他也不能怎樣。
但站在妻子的角度,她那一團激烈的情緒是很複合式的。
首先,小慧會覺得,做丈夫的,沒有盡到保護妻子的責任,沒有擋在第一線去幫她處理,反而把「生殺權」交到她手上,讓她要自己去面對那個尷尬的拒絕場面,好像她是惡媳一樣,所以小慧很憤怒。
再來,就是東方社會長久以來對已婚女性賦予的傳統框架,即使已逐年沖淡中,但不可否認,女性還是或多或少有受限其中。嫁過來就是「一家人」,有什麼事就要「互相幫忙」。但很多女生感受到的是,自己媽媽在伺候著女婿,而婆婆則在三不五時要她幫忙這幫忙那的。所以小慧那一刻炸掉爆掉,還有一種對自己身為女性的悲哀與憤怒。
以及,她認為這個「做錯事」的男人還一直在那邊「狡辯」,一直跟她扯什麼自己只是「轉達」,清白無辜感滿滿!讓她極度憤恨。還說是她自己在激動,是她一直在撒潑!她滿腹委屈的心理OS是:「能做淑女,誰想當一個潑婦?是誰把我變成這樣的?」
**
但今天我們討論這個案例,不是要論誰對誰錯,因為這解決不了問題。而是那我們每個人,包括當事者小慧,可以從這樣的故事裡,學習到什麼。
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為什麼小慧一生氣時就會有很多質疑性很強的問句跑出來?(ex.你為什麼不…?你怎麼可以…?)
雖然當我們要去評論是非時,好像很容易就可以同理小慧,覺得她老公真的挺欠揍的。但一個人只要情緒上來,講話會不假思索,習慣用酸言酸語去質問激怒對方,是真的一定只能是這樣的回應模式嗎?
常常你覺得「很對」,沒有任何需要去改變的地方,如果那樣的慣性明明長久以來,就一直為你帶來許多損失與傷害,我們是否願意聽聽其他的角度去調整一下呢?這不是為別人改變,而是為自己好,真正的為自己著想。
再來,當我們看到大隆的回應,應該就能清楚的意識到,這也不是一個高情商的人,也是個很容易動怒的人。
當我們自己容易在生氣時就講話變的很挑釁,結果剛好你的另一半也脾氣超壞,最禁不起挑釁,這是巧合嗎?這不是巧合,而是命中註定要做的功課,修說話模式的功課。
當小慧願意回到心時,會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確有這個功課要做;反之,如果一直被情緒與不甘心淹沒,她看到的反而會是:「不,我覺得此刻我更要做的,是身為一個女性,要拿回自己的自主權與尊嚴,捍衛我的權利,對方如果還是一個食古不化,只想做大老爺的人,那我就不能順從他。我要去改變他、教化他,不然我就要苦一輩子了。」有人可能就會往這個方向也賣力「做功課」去了,但大概會撞個頭破血流,因為那是很內核的價值觀議題,不是一個本身也還有深層情緒議題的人,能夠處理妥當的。
反而是有意願先去轉化倆人相處氛圍,有些事,慢慢才可能有一些轉變與鬆動。正如我們前面所述,如果客觀冷靜去評估大隆的話,大概可以探知,是有一點傳統男人思想,但也還不至於太嚴重,就是說會想探探口風,但真的老婆不想做,他也不會怎樣,反而是老婆如果出言去「衝康」他,他就會跟她沒完!!
這部分小慧自己冷靜下來後也知道,這麼多年的夫妻生活,對方如果真的是極致的大老爺脾氣,她早就立馬離婚了,不管有沒有小孩也立即得離。但對方的確也不是這樣,還是有比較顧自己的小家庭的,只是三不五時會跑出那種自己幻想自己開心的畫面,要那種媳婦孝順公婆,一家和樂融融天倫之樂的樣貌。
嚴格來說,大隆就是屬於傳統觀念大概有45%,但壞脾氣大概有90%的那種男人。要比誰落狠話誰更猛,大隆絕不相讓…….。但偏偏小慧也是情緒一來就容易機關槍亂掃射的人……。
**
其實人會容易情緒一來就用反話相激,這除了是個性以外,也跟從小的生長背景是有關的。
如果一個小孩從小表達不滿時,大人永遠都是「小孩子惦惦啦」!小孩不服氣再回嘴時,家長通常就是一頓打來制止,或是講出更強硬的話來控制小孩。諸如:
1. 把你養這麼大也沒用,是生出來頂嘴的是不是?當初就不該生你!
2. 怎樣?是怎樣?我罵你幾句又怎麼樣?從小給你把屎把尿,誰給你吃給你穿給你住的?罵你幾句又怎麼了?
3. 我講的有錯嗎?我都是在為你好!如果你不是我女兒,我幹嘛管妳這麼多?妳要珍惜現在有人唸妳管你,我要是真的不管你了,就是我不在意妳,不在乎妳死活了,妳知道嗎?
其實這些話都是情緒勒索,會讓小孩產生憤怒,困惑又罪惡感的心理。
「我是錯的!我是不孝的!我惹媽媽生氣了,都是我的錯。可是我真的很生氣,很不喜歡她管我的那些事。可是我頂嘴就不對?可是我真的很生氣啊!」
台劇「俗女養成記」裡,女主角陳嘉玲跟她媽媽的互動,就是蠻鮮明的例子,只是戲劇一定要將這樣的媽媽演繹的比較溫馨可愛,讓觀眾看了能笑中帶淚才行。但實際走過這歷程的人,都明白這箇中的血淚斑斑(笑)。
**
但今天我們講這些,不是要去怪罪自己的爸媽,畢竟,我們會投胎到這樣的家庭,代表自己也有功課要做。講更深一點,可以說是我們很可能本來就內建了這種「情緒一來就要反唇相譏」的基因,爾後又選擇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來更加不停「激活」你的這個部分。
而且人很奇妙的是,即使你從小每次的哭鬧反抗都沒有效,甚至還會換來一頓打罵,但人也很難從此轉彎,反而會更持續強化那種明明帶給你諸多痛苦的反應模式,將「受害者形象」演繹的一年比一年更加入木三分。
本來自身就有這個症頭,結果又出生在一個要不停「激活」你這個部分的家庭,甚至最後連婚姻,都不知不覺又找了一個這樣的人來跟你對修,這樣的生命劇本,你看出端睨了嗎?原來生命是真的是有安排的,很多劇碼我們累世不知上演過多少次了,就是在等待我們改變自己反應模式的那天。
**
章成老師在2017年有一堂課,就講到:「其實輪迴不是線性時間,前世也可能是現在這一世。人生的某些選擇點常常會讓你有感覺,這是重要關鍵。這是前世可能是這一世的徵兆。」
這個訊息就是在講,今生發生的很多事,很可能是累世一直在重複發生的,因為我們還沒習得那個更有智慧的反應模式,所以舊有情景會一直重複播放,直到我們的處理態度真的改變為止。
所以這樣的吵架場景,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小慧要怎麼回話會比較好呢?下篇見分曉。(上)(下)篇建議同時服用,你將收穫最完整的觀點呦!敬祝各位新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