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ww.cosmopolitan.com
據說,上千年前,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孕育出巴比倫帝國。它最初只是一個小城鎮,崛起興盛之後的日益膨脹成為舉世強國。然而巴比倫經歷過兩次滅亡,第一次在漢摩拉比王逝世後迅速瓦解,公元前六百多年再度復興重建,被稱作「新巴比倫」,相傳諸多古文明的建築奇蹟(如空中花園)正是此時建造傳世,王室的奢靡更被聖經記載下來,但是當他們被波斯大軍包圍時,仍在號稱無堅不摧的巴比倫城裡高傲地盡情狂歡,最終波斯人行過護城河,攻破城防,巴比倫帝國再次邁向終結……
知名電影《進擊的鼓手》、《樂來越愛你》、《登月先鋒》的導演 Damien Chazelle,時隔近五年推出新作《巴比倫》(Babylon),雖然片中隻字未提「巴比倫」,不過只要稍加對照巴比倫帝國的歷史傳說,就能理解片名的涵義。
—下文透露部分劇情,若您擔心影響觀賞心情,請自行斟酌閱讀—
混雜名利迷失而不再純粹的狂熱
長達三小時的《巴比倫》,可以看見導演的野心,以及對電影的熱愛——或者該說是對電影的「癡迷」與「狂熱」。
故事背景設定在 1926 年至 1935 年之間,那是默片的巔峰與衰敗,對於我這種不算特別熟悉電影史的觀眾來說,《巴比倫》把默片片場的混亂、狂野與震撼,以及有聲電影出世後帶給影業人員的壓力和焦慮,都呈現得極具張力。同時間,也以動作片一般的明快節奏和演員的高張情緒演出,突顯即便拍攝方式的改變,電影人追求的核心不變,為了拍出能夠超越當下、偉大於個人的作品,追求最後一道日光、追求剛剛好的眼淚、追求無瑕疵的音質,甚至追求到不顧性命。
可是我們不能忘記,巴比倫在奢靡與狂歡中滅亡。《巴比倫》的主角起先都只是對電影擁有憧憬,侍者曼尼(迪亞哥·卡爾瓦飾)渴望去片廠看看;妮莉拉洛伊(瑪格·羅比飾)認為自己天生就有當演員與明星的潛能;傑克康拉德(布萊德·彼特飾)雖然已是默劇時代的大明星,仍渴求電影的創新,然而這份憧憬與熱情,逐漸與聚光燈下的名氣、金錢、毒品、菸酒,全部混雜在一塊。如同電影的第一幕令人眩目的狂歡派對,曼尼不得不在大象背後抬走吸毒過量而口吐白沫的年輕女演員,而這已預示了混亂中脫穎而出的妮莉往後的下場。
圖片來源:www.cosmopolitan.com
時代巨浪前的微不足道與恆久偉大
《巴比倫》處理的角色眾多,放入的電影史資訊也頗為龐雜,包含當時黑人與華人在好萊塢的處境、字幕卡與評論家的位置、片酬與拍攝預算的問題、觀眾對低俗和道德的觀感等等,對於完全不了解電影發展歷史,或是對於電影的製作較缺乏興趣的觀眾,可能會成為難以下嚥的雜訊,不過對於電影幕後與歷史不算熟稔但有興趣的我來說,倒覺得擴展了我對電影史的認識,也認為導演處理得很好,不至於喧賓奪主。
各個角色之中,我認為布萊德·彼特將傑克康拉德飾演得最有深度,他對電影、每一任妻子、好友喬治或其他角色的態度,都表演得相當細膩,更不用說那明星架式,以及追求創新的同時似乎莫名就被時代浪潮拍打滅頂的失落感,在故作瀟灑裡頭,布萊德·彼特微微銜淚的雙眼真讓觀眾體會到電影明是假,卻彷若真。
巴比倫最終滅亡,但我們也不能忘記巴比倫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至今仍有許多學者專家研究著。這呼應了康拉德和評論家(珍·史瑪特飾)的對話,無論打造了多輝煌偉大的成就,人們在時代的演進與時間的巨輪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再知名的演員都有過氣的一天,而死亡也終將到來,但是,當這些作品再次被某個人觀賞,天使與鬼魂都能再活一次,經典的作品本身能恆久地復活。
於是最後一幕,導演選擇剪接眾多電影史上劃時代的作品片段,超出電影中的角色年代,是為了讓此時此刻的觀眾帶入自己對電影的愛。因此我會說《巴比倫》並非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產生共鳴的電影,它屬於對電影懷抱狂熱情感乃至不在意其餘瑕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