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網路上查一下「慰藉」的意思,可以等同「安慰」。慰藉就是在精神層面給予安慰、在思想上給予鼓勵,透過言語或動作,默默給了內心的力量,產生補償性。原文書名一詞「Consolation」:在劍橋英文詞典的解釋為「something that makes someone who is sad or disappointed feel better」,亦即在傷心難過下,透過do something後感覺舒服些。
這本書的目的是想要透過哲學思想,當人生碰上了「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頓」等六種情境下,某種可參考的處世智慧。
************************************
書名: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作者: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
出版社:先覺(2007年10月)
***********************************
艾倫德波頓所寫的《哲學的慰藉》一書,通過古往今來六個哲學家的生平介紹,引述他們的談話內容、生平著作、至理名言等,借評論生活對照衍生精神,詮釋出生活哲學。這是一本輕鬆可讀性的哲學入門書,引領讀者進入哲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從生活議題中折射出學者的思想來源:哲學家或許天生聰慧,但如書中陳述地走出象牙塔聖壇,入世你我人群中,與之共同生活,展現智慧對於人世諸多煩惱的種種慰藉。
哲學家們,一樣會在生活中遇上愛情、人際、環境、工作所煎熬、困惑、難過。但從哲學家們的獨特洞見,見其思想廣為傳播後,我們從陳述上感受到或體會到了什麼呢?當如何善用前人的智慧觀,先理解逆境,再如何調節自己內心對外在世界的觀感?以下列舉本書中六種逆向困惑的情境下,感受一下這些知名哲學人物的思想。
#不受歡迎時的慰藉
蘇格拉底說:「我們不該那麼在意群眾如何談論我們,應該在意的是專家在正義與非正義的事情上說些什麼?」蘇格拉底的先知卓見,導至他的殺身之禍,他預言了他的思想影響到後世甚久,那麼生命之了解,可能是另一個靈魂之永恆。
#缺錢的慰藉
伊比鳩魯說:「當來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時,簡樸的菜餚和奢華的宴提供同樣的愉悅」。伊比鳩魯主義的思想核心在於相要直覺地回答「什麼令我快樂」如同回答「什麼令我健康」一樣困難。
#遭遇挫折的慰藉
塞內卡說:「我們無力改變萬物的秩序,我們的靈魂必須將自己安適於自然的法則中,這是他們應該追隨、服從的。你無法改善,最好是忍受」。雖然挫折之事多如繁星,但每個挫折核心都有一個基本架構:期望與頑強現實之間的衝突。
#被認為有缺陷時的慰藉
蒙田說:「知道自己說過或做過什麼蠢事實在沒什麼大不了,我們還需要學習更重要的一課:我們不過是個蠢蛋」。我們的生命一半是瘋狂,一半是智慧,任何人若只是帶著敬意描寫它,便會照規定將一半以上的生命略去不談。
#心碎時的慰藉
叔本華說:「我們在婚姻中尋找的不是知性娛樂,而是生兒育女…..(愛情的缺乏)意謂著可能生出怪異、不快、渴望著自身和諧的人。
#困頓時的慰藉
尼采說:「從生命中獲得極致的圓滿和喜悅之祕密就是生活在險境之中!將你的城市建立在維蘇威火山的山坡上」
哲學家們留給人們的塊麗智慧諸多,但讀完本書哲學論「慰藉」不會給你我宛如「百憂解」的神奇藥丸快速解除,倒是給當局者迷的人們有著沈靜深思的情緒調適。生命如人生長河中的顛簸,伴隨著無盡的困難與艱辛! 當人生遇上不順遂時,用空間撫慰了當下心境,可否暫借時間停下來,用智慧想一想。讀者對於人類的靈魂深處、周遭認知、與世界互動,是否能不同見解?是否能有更廣闊的認識。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生活中不順遂時該「慰藉」什麼?在不順遂的對立面又該往哪裡去?此乃大哉問。
讀這本書,各單元可分拆獨立閱讀。看看作者「艾倫德波頓」如何用快速簡略方式導讀六位哲學家生平重點事蹟及論述核心。對我而言,一本書可以兼得六位具代表性人物的哲學思維,讓我可以初探哲學世界裡的一次旅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