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靠什麼保護我們不必接觸不熟悉的東西呢?」——《微光小鎮,圍牆不見了》
一棟棟的灰色小房子,從屋裡透出不同顏色的燈光,那些燈光讓灰色小房子不那麼暗沉沉,內頁裡那些螢光粉、黃⋯⋯特別色的印刷似乎也點燃了心裡某塊晦暗的部分。
故事的大綱或許從書名便可窺見一二,一個被圍牆保護著的灰灰小鎮,某天,圍牆上的磚塊莫名的被盜,一塊、兩塊⋯⋯越來越多。
鎮長很不開心,怎麼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呢?但圍牆的磚塊持續減少中,透過那些不見的磚塊,可以來自他方的不一樣,語言、歌曲、食物、音樂⋯⋯然而,偷磚塊的孩子很快被逮住了。
鎮長生氣的指責孩子,「全靠圍牆保護,微光小鎮的居民才不用接觸那些不一樣、很少見、奇怪的、不尋常、不熟悉的東西!怎麼可以偷走圍牆的磚塊呢?」我想故事的結局,大家應該了然於心。至於鎮長呢?大家可以翻翻書,鎮長最後也滿足了自己的心願唷!
這本書其實帶給我相當大的省思,「牆」是保護也是屏障;卻也是阻斷與隔離。而這樣的關係適用於國家、也適用於個人。從小至大,父母為我築起了厚厚的城牆,希望我不跌倒、不受傷、不流血⋯⋯他們害怕我翻牆,把牆建築的嚴絲合縫,我被禁錮在固定範圍的圍籬內,吶喊、呼救、要求、抗爭似乎都起不了作用,他們的Affectionless Control (過度保護,缺少關愛)是我們之間那堵無比厚實的牆。
某些人來說,這些圍牆維護圍牆內的安全,杜絕可能的危險;同時,也阻斷了圍牆另一頭任何資訊、文化、語言、音樂⋯⋯的進入,這道圍牆是「保護」的牆嗎?是啊!但也是一道沒有「自主性」的防線,隔絕「人際關係」的屏障。自主性(autonomy)是個人能依據自我原則做決定的能力,當這個能力被剝奪後,我們形同棋盤上的棋,來去全不由自己。人際關係是社會中人群因交往產生的相互依存、聯繫的關係,沒有了這層關係,我們形同樹枝孤鳥,只能獨自吟唱。
隨著年歲增長,我慢慢拿走牆上的磚塊,我想看牆外的風景,我想到牆外走走,即使會跌倒,總得痛了才能告誡自己要小心。即使會遇見大野狼,我也得知道大野狼可能會偽裝成奶奶的樣子。想說的是,與其築牆,不如給我武器、盾牌和勇氣,教我作戰,並且成為我堅強的後盾。
作者/凱莉.肯比(Kelly Canby)
出版社/字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