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第五道浪之後-阿美族水下獵人的海洋知識與傳統海域的保育與管理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要被第五道浪打敗」”aka la lima
第五道浪之後-阿美族水下獵人的海洋知識與傳統海域的保育與管理
在都蘭阿美族的俗諺中,”aka la lima ” 直譯為「不要被第五個拿走」,「第五個」代表水下獵人出海後會碰到的第五道浪,一般而言,只要通過第五道浪,就可以進入海象平穩的外海,前輩們常以此勉勵新手獵人,後來,在部落中這句話也被引伸成「不要被打敗」的意思。
本書作者蔡政良教授長期親身參與都蘭阿美族部落的漁獵活動,將傳承於部落年齡組織間的傳統生態知識詳盡地記錄下來。與其他人類學研究不同,蔡政良教授雖身為客家人,但卻將自身投入阿美族部落的日常運作當中,在部落裡,他有自己的族名、有自己的年齡組織,也在部落中肩負文化傳承工作,基本上,他與一個同齡的阿美族男性在部落中扮演的角色並無二致。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並不是部落耆老的訪談結果或是對一個非我族群文化行為的描述,而是作者身為文化實踐者的所見所聞,以及最重要的-所感。
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很難有一個普世的定義,不過根據近代理論,傳統生態知識是一種「知識-實踐-信仰」的複合體(Knowledge-Practice-Belief complex),並且它的形成符合調適性過程的概念,亦即,不能以靜態的觀點來看待傳統生態知識,反之,傳統生態知識是一種透過與環境互動並接受環境反饋而不斷調整的過程,並非一成不變的規條和律令。在這本書中,作者一開始詳盡地描繪部落水下獵人對於海洋的認知,包括魚類的分類準則,海岸的地形和命名;接下來進一步討論水下獵人的捕獵行為在社會以及信仰文化上的意義,「人和海」之間有為何有如此緊密的關係?最後則討論部落的傳統生態知識如何在現今社會中不斷調整並實踐在海岸管理上。
身為一個志在科學傳播的媒體,我希望接下來可以把焦點放在阿美族人對於海洋生態系的知識以及傳統生態知識在海岸管理上的實踐

阿美族的海洋生態知識

如果你深入閱讀本書,你會對於阿美族人對於海岸認知的細節感到驚艷無比。根據族人經年累月在水下打獵的觀察,他們賦予每一種魚類不同的名稱,這些名稱都是根據魚類的外貌、味道甚至是性格加以命名。除了針對單一物種的特徵之外,阿美族獵人對於不同物種間的交互作用觀察也相當細膩。以鸚哥魚科(族語:pihokokay)和刺尾鯛科(族語:co’ in)為例,鸚哥魚科在海洋中經常是帶頭啃食附著在礁岩上海藻的角色,並且後面常會有刺尾鯛科的魚撿拾海藻的殘骸,類似的覓食模式在科學文獻上也有所記載(Lukoschek et al. 2000)。阿美族獵人不只觀察到刺尾鯛在鸚哥魚背後撿拾的現象,還發現這些跟在後面的刺尾鯛好像「小弟」一般,只要跟在鸚哥「大哥」的後面覓食警覺性就會降低;但若鸚哥跑走,這些刺尾鯛就會嚇得四散而逃,這種有趣的生態現象對獵人來說格外重要,因為這代表要趁刺尾鯛跟在鸚哥後面時才是最佳出手時機。
除了針對海洋物種的知識外,阿美族獵人對於海域的洋流、海底地形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首先,阿美族獵人針對海岸的命名比起漢人細膩許多,漢人統稱為「都蘭」的地方,對於阿美族獵人可能是由十幾個不同的海岸地名所組合而成。各海岸的命名背後也都具備其特殊意義,例如若是有人曾該海岸溺死,可能就會以這個事件命名,這也具有提醒族人該海域危險性的意涵。另一個凸顯阿美族人對海洋環境認識的是「肚子餓的海(macahiway a riyal)」,這個海域會被稱作「肚子餓」是因為具有相當強的離岸流,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被海「吃掉」,因此在這個海域活動需要特別謹慎小心。
綜合以上幾個例子,我們不難發現,阿美族人確實對於周遭的海洋生態環境有相當深入的認識。然而,這些知識如何被應用在海岸管理以及復育上呢?

傳統生態知識實踐於海岸管理

阿美族水下獵人的狩獵知識多靠師徒制傳承,因此,傳統生態知識會不斷積累,雖然阿美族的傳統生態知識已經少有硬性禁忌規範水下獵人的行為,但他們仍會根據現況做出調整應變。例如從2016年開始,都蘭部落發現鸚哥魚的數量銳減,因此決定禁止水下獵人在夜間捕捉鸚哥。此外,許多隱形的社會期待也在海岸生態管理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例如若捕捉太小隻的魚或是一次抓太多魚回家都可能會被耆老揶揄嘲諷,這顯示部落社會中的階級制度對生態管理也有重要的影響。
雖然阿美族人擁有自己的一套傳統生態知識系統,但基於傳統生態知識與西方科學知識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知識體系,在現今講求以科學制定政策的時代下,傳統生態知識終究很難成為正式的管理政策,阿美族人想要在自己的傳統領域中拿回管理自主權也困難重重。
這兩年來,都蘭部落為了能夠用自己的傳統生態知識來管理傳統海域做出許多努力,他們召集部落的漁獵採集專家,制定一系列的傳統海域保育與管理規範,並且舉辦公聽會,積極與其它附近的其他族群和政府單位聯絡,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讓用阿美族的知識,管理阿美族的海洋。

後記

誠然,傳統生態知識體系和西方的科學體系本來就是不同的知識體系,因此,從西方科學的角度,質疑傳統生態知識體系在生態保育上的效果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想,思考如何將傳統生態知識應用在海岸的管理及復育上不失為解方之一,阿美族獵人長期對於傳統海域的生態觀察結果可以被用在政策制定上,他們觀察的細膩程度著實令我感到驚訝,也許以科學的方式驗證獵人長期觀察對生態保育有意義的生態現象是個不錯的方向,就像我之前在另一篇文章提到的一樣。
此外,我認為都蘭部落在保存傳統生態知識和水下狩獵文化方面可說是非常認真,根據我曾經參與相關研究的經驗,每個部落在文化復育方面所著重的重點不盡相同,並且對於傳統文化的參與程度也有所不同,書中也提過,相較於達悟族人,阿美族人受到外來民族文化的影響確實更為嚴重,希望每個部落都能夠在保存文化上持續不懈,不要被第五道浪打敗。
*本書的前身「第五道浪之後:當代都蘭部落阿美族水下獵人的傳統海洋知識」這篇論文曾發表在台灣人類學研究上,雖細節較少,閱讀體驗也較差,但若是想大致了解本書內容的讀者可以參考。
喜歡今天的文章嗎?別忘了在方格子上追蹤我!另外,在Instagram和FB上面追蹤我可以獲得更多最新的生物知識喔!
Instagram:oneminutebiology
每天一分鐘,帶你了解科學前沿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許是近年性別意識抬頭,3月上旬的 #婦女節 更受到社會重視,各大粉專、網頁,更多分享和討論,關於「女性」的議題,而今天想分享的書主角是一群女性、女人們、女孩們。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作者:金息 ✏️ 譯者:胡椒筒
Thumbnail
人生,有如一齣戲,是喜劇還是悲劇卻需要在夢醒後,才能知曉。一部小說,又像一個人,生而為人的說明書。我們因為有疑惑,才開始思索,思索過後,也許沒有答案,過程卻成為一部迷人的說明,這就是《後人間喜劇》,我對它的形容。
Thumbnail
流亡從未停止,流亡人對自己離開的那個地方的情感也從來不只是不捨和憤懣,流亡是帶著痛重生;流亡,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伴著勇者的抉擇。這些女性在流亡中依舊筆耕不輟,創作屬於她們的詩歌,用母語來包圍、浸潤曾經的回憶和無法改變的那份熟悉。她們被迫成為了異鄉人,卻不曾放棄,用詩句將戰爭、人禍化作又是人類獨有的語言
Thumbnail
前陣子在翻閱這本書的時候,同時間看了許知遠的《十三邀》,那集嘉賓是吳曉波,也就是中國著名的財經作家。同時他也經營一家財經出版公司。 觀看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RMq62UExA 之所以會將這本書的書評與這集節目聯合在一起,是因為節目中恰巧
Thumbnail
    法蘭岑告訴我們,我們不該繼續假裝能夠力挽狂瀾拯救世界,應當做好準備面對一個氣候更加極端、天災更頻繁、生存更艱辛的地球,以人道、經濟、復育的角度來因應。我們沒辦法控制地球氣溫不上升,卻有能力團結彼此共度難關。這是當今希望之所在。
Thumbnail
《人蟻之家》是由望月諒子所著的社會派推理小說,社會推理著重在犯案動機。這是一部十分傑出的作品,裡面的登場角色,乍看之下粗糙、扁平、毫無思想,一度讓人誤以為是作者筆法拙劣。然而作者洞悉社會的潛在規則,並直指病癥核心,一語道出我們不自知的階級歧視:我們只知道何為貧窮,卻不理解何為貧困。
Thumbnail
小說《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的故事開始於,一個生醫實驗室裡的博士研究生「徐語娟」的自殺身亡。在同個實驗室的學弟「廖稦遠」,從學姐死後,開始抽絲剝繭整個事件案發的經過,並對於學姐的死因進行深刻的思索:學姐真的是自殺身亡的嗎?
Thumbnail
工藝系主修陶藝的學生每週必須一天住在學校顧窯,控制燒陶的火侯溫度;建築系的學生買了電鍋、冰箱和睡袋在教室中蓋起小房間,為了完成學期作業;在一年一度的校慶「藝祭」中,多才多藝的學生各自發揮所長投入製作神轎,當天抬著繞行公園……
Thumbnail
大陸有狼性、台灣只有羊性? 一代真的不如一代?台灣的未來就是不斷的被唱衰? 看完這本書你絕對能夠產生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許是近年性別意識抬頭,3月上旬的 #婦女節 更受到社會重視,各大粉專、網頁,更多分享和討論,關於「女性」的議題,而今天想分享的書主角是一群女性、女人們、女孩們。 📖 《最後一個人: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受害者證言為藍本的小說》 ✏️ 作者:金息 ✏️ 譯者:胡椒筒
Thumbnail
人生,有如一齣戲,是喜劇還是悲劇卻需要在夢醒後,才能知曉。一部小說,又像一個人,生而為人的說明書。我們因為有疑惑,才開始思索,思索過後,也許沒有答案,過程卻成為一部迷人的說明,這就是《後人間喜劇》,我對它的形容。
Thumbnail
流亡從未停止,流亡人對自己離開的那個地方的情感也從來不只是不捨和憤懣,流亡是帶著痛重生;流亡,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伴著勇者的抉擇。這些女性在流亡中依舊筆耕不輟,創作屬於她們的詩歌,用母語來包圍、浸潤曾經的回憶和無法改變的那份熟悉。她們被迫成為了異鄉人,卻不曾放棄,用詩句將戰爭、人禍化作又是人類獨有的語言
Thumbnail
前陣子在翻閱這本書的時候,同時間看了許知遠的《十三邀》,那集嘉賓是吳曉波,也就是中國著名的財經作家。同時他也經營一家財經出版公司。 觀看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RMq62UExA 之所以會將這本書的書評與這集節目聯合在一起,是因為節目中恰巧
Thumbnail
    法蘭岑告訴我們,我們不該繼續假裝能夠力挽狂瀾拯救世界,應當做好準備面對一個氣候更加極端、天災更頻繁、生存更艱辛的地球,以人道、經濟、復育的角度來因應。我們沒辦法控制地球氣溫不上升,卻有能力團結彼此共度難關。這是當今希望之所在。
Thumbnail
《人蟻之家》是由望月諒子所著的社會派推理小說,社會推理著重在犯案動機。這是一部十分傑出的作品,裡面的登場角色,乍看之下粗糙、扁平、毫無思想,一度讓人誤以為是作者筆法拙劣。然而作者洞悉社會的潛在規則,並直指病癥核心,一語道出我們不自知的階級歧視:我們只知道何為貧窮,卻不理解何為貧困。
Thumbnail
小說《死了一個研究生以後》的故事開始於,一個生醫實驗室裡的博士研究生「徐語娟」的自殺身亡。在同個實驗室的學弟「廖稦遠」,從學姐死後,開始抽絲剝繭整個事件案發的經過,並對於學姐的死因進行深刻的思索:學姐真的是自殺身亡的嗎?
Thumbnail
工藝系主修陶藝的學生每週必須一天住在學校顧窯,控制燒陶的火侯溫度;建築系的學生買了電鍋、冰箱和睡袋在教室中蓋起小房間,為了完成學期作業;在一年一度的校慶「藝祭」中,多才多藝的學生各自發揮所長投入製作神轎,當天抬著繞行公園……
Thumbnail
大陸有狼性、台灣只有羊性? 一代真的不如一代?台灣的未來就是不斷的被唱衰? 看完這本書你絕對能夠產生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