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度競爭不確定性的大環境,「兩棲世代」成為了這個高升學率、高失業率、高通膨時代的「不得不」接受變化的世代。在當今世界,一個新興的名詞——「兩棲世代」——正在逐漸引起關注。這個詞彙描述了當代年輕人,他們一出生就處於過分強調競爭和高度壓力的環境下,不僅得在學生時期承受繁重的課業壓力和升學主義教條,卻在踏入社會後發現學校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社會的需求完全背道而馳。這過程宛如就像是水棲的蝌蚪離開水池上岸呼吸,經歷了一種全新的生活變態,成功適應環境的人成為了人人稱羨的佼佼者青蛙,然而失敗的人只得苟延殘存,最終擱淺在池畔邊。
學生時期的壓力
對於兩棲世代來說,個體間無限的競爭似乎已經融入他們的DNA之中。從踏入校園開始,他們就被社會期待綁架,不斷追求卓越的在校成績,努力在學業甚至是才藝競賽等各個方面表現出色。為了進入優秀的高中和大學,他們經常需要參加各種激烈的考試和競賽,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了巨大壓力。
然而,升學主義教條的影響也在兩棲世代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們被灌輸了一種觀念,即只有卓越的學術成就才能確保未來的成功,而其他技能和特質則往往被忽視。這種價值體系可能削弱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因為他們被迫追求分數而非真正的學習。
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
當兩棲世代終於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迎接他們的卻往往是一連串困惑和挫敗,而非學生時期社會所灌輸的「只要讀好書畢業以後就能擁有好工作」。相反,兩棲青年們發現,學校所教授的知識和技能與現實世界存在著巨大的鴻溝。社會需要的更多是工作能力、抗壓性思考和職場人際關係經營等,而這些能力通常在學校學習中得不到充分培養。
此外,兩棲世代還需要面對職業選擇的壓力。他們可能不斷跳槽,尋找合適的職業道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有更高的要求。這種轉變可能需要他們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目標,以選擇合適的道路,這過程往往是非常艱辛而現實的。
放棄夢想,成為躺平族
兩棲世代的轉變過程中,有些人可能會面臨到巨大的生存壓力而選擇放棄夢想,進而成為所謂的「躺平族」。這種現象反映了現代社會中的一個現實,即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兩棲世代中,許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有著宏大的夢想和抱負。然而,當他們進入社會後,往往會發現實現夢想並不容易。高房價、競爭激烈的職場和經濟壓力可能會使他們感到無法承受,於是放棄夢想成為一種選擇。
「躺平文化」指的是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不積極追求事業成功或個人成就,而是選擇過著平淡、無壓力的生活。他們可能會放棄高薪職業、追求自由職業,或者選擇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這通常伴隨著少有野心、消極甚至自怨自艾的情緒。
「躺平文化」的興起引發了社會各界的討論和爭議。一方面,有人認為「躺平文化」反映了對現代社會高度競爭和不確定性的一種逃避,並且將年輕人的發展動力減弱。另一方面,有人則主張這種現象是對過去長時間過於努力工作和追求成功的一種反應,鼓勵人們更多地關注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
面對兩棲世代中一部分人的放棄夢想和躺平現象,我們或許需要重新定義成功。成功不僅僅是高薪高位、擁有巨大財富,也可以是擁有平衡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和充實的內心。同時,社會也應該提供更多支持和機會,使那些曾經感到壓力巨大的人能夠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克服人生難關。
結語
兩棲世代,這個新興的名詞,深刻地描述了當代年輕一代所經歷的殘酷現實。他們在高度競爭和壓力下成長,經歷著由水棲蝌蚪到上岸呼吸的變態過程。從學生時期的繁重課業壓力到升學主義的教條,再到走入社會後發現現實與學校教育的背離,兩棲世代的旅程充滿了無奈,也隱藏著青年人生活背後的無盡辛酸。
兩棲世代生動地勾勒出這一代年輕人的生活現實。我們像水棲的蝌蚪,一開始在學生時期習慣了水池的環境,也就是學校的課堂,學會了在高壓力和競爭的氛圍中生存。然而,當我們終於跳出這個擁擠的水池,踏上社會這片新的陸地,卻發現自己需要應對又一全然不同的挑戰。
學校所灌輸給我們的知識和技能,雖然在某些方面對我們的成長有所幫助,但往往卻不能合乎現實世界的需求。這種不符合的感覺就像是蝌蚪離開了水池,上了陸地卻發現無法呼吸一樣,讓兩棲青年感到無助和困惑。最終選擇放棄曾經的理想生活,到頭來只得被動接受低薪、高工時及派遣性質等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