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期兩年的人生交匯: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因為還要扣除睡眠時間,在家裡的時間相對沒有比學校多,但是,家庭環境影響很深,不論是什麼形式,都深深造就了現在的那一個他。孩子的個性,再加上我執我見,再加上跟他磨合的時間,零零總總扣完以後,所剩無幾。

 

兩年過了以後,我帶給他什麼?

 

第一次有這種想法萌生,是在大二暑假時時在某一間國小跟阿胖一起擔任學習扶助教師時。阿胖是我走在教育這條路以來的同路人,也是我從大一時就交到的很要好的朋友。我找了阿胖一起去國小接受面試,後來也一同錄取學習扶助教師。

 

在經過了長達三週的課程後,也迎來了與孩子們告別的那一天。

 

走去校門口的路上,一個走在前面的男孩轉身喊著:

「我下次測驗要故意不通過,這樣才能再給你們教到。」

 

我倆頓時很是緊張,怕泛起了漣漪效應,急忙跟孩子解釋道:

「如果你們故意沒有通過,主任和老師們會覺得我們教得不好,我們更不可能來喔!」

 

就這樣,我們倆看著孩子們一一離去的背影,思索著這三週我們是否有盡了老師該盡的職責?是否有教好他們該習得的能力?是否可以讓孩子在下次的成長測驗中通過標準?如果沒有通過怎麼辦?我們能做的,只有這樣嗎?

 

每每跟阿胖聊到這個話題,作為老師,就是每兩年目送學生畢業後,又是下一屆,如此看著一屆又一屆來來去去。

 

然後呢?

 

我在他們幾十年的生命洪流裡,只佔了短短兩年,甚至不到。

可是,從那時候男孩的話語,我們知道,孩子們能體會到我們這兩位老師很用心在教學,也花很多心思在陪伴他們。這樣,好像也就夠了。

 

上學期開班親會前,宥宥在《給家長的一封信》寫道:

「我覺得我自己做得很好的地方就是畫畫,因為我三四年級畫了一幅畫,就一直被嘲笑,但自從我來到這個班,我就覺得我對我的畫畫充滿自信,因為老師會鼓勵我。」

 

當老師,一定要把學生的學習成就拉拔得多頂尖,要求每個孩子都一定要跟得上嗎?宥宥的文字提醒了我,我只希望我能順著他們的天性,配合一些教育作為,讓他們以他們的個人方式成長,並時時給與鼓勵與協助。我也只希望我的孩子們,在我跟他們結緣的這兩年,可以盡量快快樂樂,不管是學習,還是玩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唯哞小學
45會員
101內容數
唯哞老師創辦的學校
唯哞小學的其他內容
2024/03/07
:「xx,給我站起來。」 我一跨進教室,就聽到xx的聲音,興奮的竊竊私語,窸窸窣窣。 :「阿凱,要一起站嗎?」我雙邊說邊走到我的電腦區,而阿凱的座位就夾在電腦區跟xx的座位中間。 :「不用了。」阿凱答道。 :「給我站著。」當時我進教室時看見阿凱面向他座位旁的男孩,我認為他們在聊天,因為相互側
2024/03/07
:「xx,給我站起來。」 我一跨進教室,就聽到xx的聲音,興奮的竊竊私語,窸窸窣窣。 :「阿凱,要一起站嗎?」我雙邊說邊走到我的電腦區,而阿凱的座位就夾在電腦區跟xx的座位中間。 :「不用了。」阿凱答道。 :「給我站著。」當時我進教室時看見阿凱面向他座位旁的男孩,我認為他們在聊天,因為相互側
2024/02/27
2022/11/8 受邀分享 很幸運受到大學時導師的邀請,請我跟蘇老師分享,主題是“如何朝優質教師的目標邁進”。 收到消息的我們又驚又喜,不過我們兩個菜鳥,什麼時候是優質教師了呢? 雖然我也對這次的主題感到有點不夠格,但還是盡心盡力準備。我分享我的經驗,並想想當初我大三時,想聽到什麼內容?
Thumbnail
2024/02/27
2022/11/8 受邀分享 很幸運受到大學時導師的邀請,請我跟蘇老師分享,主題是“如何朝優質教師的目標邁進”。 收到消息的我們又驚又喜,不過我們兩個菜鳥,什麼時候是優質教師了呢? 雖然我也對這次的主題感到有點不夠格,但還是盡心盡力準備。我分享我的經驗,並想想當初我大三時,想聽到什麼內容?
Thumbnail
2024/02/11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2024/02/11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老師』的年紀通常比學生大,學經歷通常都比『學生』好,天經地義。 所以, 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 那麼, 當老師說:
Thumbnail
『老師』的年紀通常比學生大,學經歷通常都比『學生』好,天經地義。 所以, 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 那麼, 當老師說: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