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克阿倫(Hank Aaron)曾告知我:永遠不要招惹吉布森(Bob Gibson)。他告訴我永遠不要盯著吉布森看、不要對他說垃圾話,最好是連笑都不要。如果你被丟觸身球也不要衝上投手丘理論,因為他會痛扁你一頓。」
——前太空人隊總教練貝克(Dusty Baker)
聖路易紅雀隊名人堂強投吉布森在投手丘上有著超群的主宰力,除了剛猛的速球,也以充滿威脅性的投球策略聞名。
每一位打者都有一個自己的吉布森故事,許多人都說在投手丘上的吉布森眼神犀利,把每一位打者都當成仇人般看待,不過事後根據吉布森本人回憶,他表示自己是因為視力不佳,要很用力看捕手暗號才會露出猙獰的表情。
根據統計,全美大約有20%的青年有近視問題,不過強調手眼協調、動態視力的棒球運動中,近視選手的比例相對低上許多。根據美國棒球研究協會(SABR)統計,1870到2000年期間,美國職棒選手的近視率不到3%,棒球歷史上出現戴眼鏡出賽的球員大約只有430人左右。
美國職棒史上第一位戴眼鏡出賽的選手在1886年登場,直到三十年後才出現第二位戴眼鏡的選手。當然也有球員是到生涯中後段才戴起眼鏡,像是1940年的瓦納(Paul Waner)直到三十七歲才戴上眼鏡。1970年代是選手戴眼鏡的高峰,來到一百多人,在之後人數大幅下降,除了隱形眼鏡的發明,戴眼鏡出賽的危險性也是重點。上古時代的紅雀隊投手梅道斯(Lee Meadows)曾形容近視的人把棒球當職業是既勇敢又魯莽的行為;前紅雀隊內野手托波爾塞(George Toporcer)表示曾因為近視而被拒絕申請加入大學棒球隊。
提到托波爾塞,他是美國職棒首位以非投手身分登場的「四眼仔」,長期擔任紅雀隊游擊手出賽。根據報導,他有多次因為接球判斷失誤導致鏡片破裂,五十歲出頭因為視網膜剝離手術失敗而失明。不過失明的托波爾塞並未因此沮喪,在往後四十年的人生多次演講,還出版過棒球指導書。
普通人擁有1.0的視力就被認為優良,但棒球運動更強調球的追蹤,根據美國護眼中心「Advanced Vision」與《運動基因(The Sports Gene)》作者艾普斯坦(David Epstein)研究,棒球選手的平均視力約為1.6,更有3.6%的球員視力高達2.5,相當於人類視力極限。達拉斯最大眼科中心「Key-Whitman Eye Center」醫師侯舍(Amanda Hoelscher)解釋,棒球員的優良視力能讓他們看到比一般人更遠的物品,無論攻、防兩端都能提前預判來球。
雖然普遍視力優良,但也有不少知名的選手飽受近視困擾,包含名人堂強打「馬桶哥」巴格威爾(Jeff Bagwell)與「初代山神」沃克(Larry Walker)都公開表示動過近視雷射屈光手術;投手岡尼耶(Eric Gagne)沒有因為近視而影響投球,更以救援投手身分拿下賽揚獎;現役馬林魚先發投手盧薩多(Jesús Luzardo)從九歲就戴上眼鏡,也沒有阻擋他成為大聯盟先發投手。
當然也有選手的視力超群,更勝其他棒球員。哈里森博士(Bill Harrison)是著名美國運動視覺表現權威,曾在1971年擔任堪薩斯市皇家隊顧問,協助訓練過「皇家先生」布瑞特(George Brett)的視力表現,更協助15支MLB球隊、PGA高爾夫球選手、NCAA隊伍與美國奧運代表隊。哈里森博士曾公開表示,在他五十多年的職業運動顧問生涯,有一位選手的視力表現是他見過最驚人、最優異的,他是大聯盟全壘打王「棒子爺」邦茲(Barry Bonds)。
哈里森博士有一系列視覺測試的步驟,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有超過數千位的球員接受過他的測試。首先他會先確認球員是否近視,再來進行對比測驗,對比敏感度會影響在場地光線、球的骯髒程度下識別縫線旋轉的能力。隨後他測試眼睛周圍七條肌肉的功能,並進行雙眼視功能(binocularity)檢測:「此功能是專門建構視覺立體層次的能力」。以上的分數越高,代表選手在運動視覺的追蹤能力越好。
哈里森博士與邦茲最早一次相遇是1986年春訓,前一年剛與海盜隊簽約的邦茲從1A出發,還沒被球隊列入大聯盟戰力考量:「貝瑞結束測驗走出房間,我整理他的資料後驚訝發現,他是唯一一位所有測驗項目都達到滿分、且在隨後的雙眼視功能也滿分的球員。我馬上找到海盜經理斯里夫特(Syd Thrift),跟他說這位選手是我從1970年訓練運動員以來,發現最具視覺天賦的球員。」
該年季中某天,哈里森博士伴隨斯里夫特觀賞海盜隊3A比賽,觀察邦茲的比賽狀況。當晚,哈里森博士打電話向總管報告比賽資料的整理結果,他表示邦茲的動態視力太了不起,能追蹤每一顆球、輕鬆重擊。隔天比賽,斯里夫特到球場把比賽到一半的邦茲叫下場,給了他一張飛往匹茲堡的機票,創造了往後的歷史。
「我接觸過布瑞特、「教士先生」關恩(Tony Gwynn)、打擊王卡魯(Rod Carew),當打者擁有高度視覺時,他們的大腦與身體會完全脫離,肌肉記憶與動態視力會脫離思考、自由擊球。回顧四、五十年的顧問生涯,邦茲的表現仍是我的黃金標準,他擁有我追尋的運動視覺全貌,隨著時間推移,他的表現更加出色。」
——哈里森博士
1928年《棒球雜誌(Baseball Magazine)》主編蘭恩(F. C. Lane)在書中笑道:「不少老闆、經理和教練都把戴眼鏡的年輕人歸類在無前途那一類,僅僅因為球員戴眼鏡就好像他們拄著拐杖,彷彿近視是無法克服的障礙。想想幾十年的棒球歷史,有多少年輕人因為視力缺陷而被迫放棄棒球運動。」
2019年哈里森博士因為鱗狀細胞皮膚癌過世,過世前他與兒子成立「放緩比賽(Slow The Game Down)」機構,專門協助訓練、矯正職業與非業餘選手的運動視力。從1971年的堪薩斯市皇家棒球學院,到2010、12、14年世界大賽冠軍舊金山巨人隊,機構擁有超過五十年的大聯盟協助經驗,至今仍持續在職業運動視力研究上耕耘,協助飽受視力困擾的選手,讓優秀的球員提升至卓越。
「我十八歲開始與哈里森博士一起訓練,他在整個職業生涯幫助我。他的訓練計劃提升了我的棒球技巧,幫助我打進大聯盟,並且在名人堂殿堂獲得一席之地。」——布瑞特
※訂閱《MLB星系》,幫助我們延續書寫運動的熱情,訂閱請點選頁面右上角「付費閱讀」紅色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