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雯和母親坐在咖啡屋裡,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她們的桌上,咖啡的香氣在空氣中飄散。意雯看著母親,眼前浮現出母親過去的情況。
那段日子,母親因為中風而臥床不起,曾一度想要自殺。她參加了醫院的復健課程,卻發現自己仍無法坐起來,每一次的失敗都讓她心灰意冷。意雯心疼母親的失望,開始與醫生討論,拍攝母親每天的起床動作、吃飯動作,將視頻帶給醫生,討論如何根據母親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媽,我知道你很失望,但我們不能放棄,每一次的努力都是有意義的。」意雯握著母親的手,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母親低下頭,聲音顫抖:「可是,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用了,連坐起來都做不到,還有什麼希望?」
意雯輕聲安慰:「媽,我們一步一步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你還記得你最喜歡的那些菜嗎?等你有力氣了,我們一起做。」
每一次的改進,母親的力氣逐漸增強,但只要母親獨處,她就陷入無法應付的無助。中風之前,母親愛煮飯,尤其是各種美食;她也擅長編織手工藝品。但現在,這些都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母親必須從小學生的「連連看」練習冊開始,一筆一劃地練習如何完成簡單的任務。
曾經,她每天到菜市場買菜,享受與攤販們聊天、討價還價的時光,學習手工藝品。但這些對她來說,如今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每週一到五,意雯推著坐在輪椅上的母親去復健中心進行治療,但進展非常緩慢。五個月後,復健醫生告訴母親和意雯,母親再也不能離開輪椅,最多只能在臥室和廁所之間活動。
醫生面露難色地說:「我們已經盡力了,但她的情況可能無法再有大的改變。」
母親的心情陷入極度恐慌,多次流著眼淚告訴意雯,她想用廚房的菜刀自殺。意雯深感擔憂,於是展開了一連串的搶救計畫。她一面鼓勵和安慰母親,一面祈禱,陪伴母親進行每一次復健治療。
「媽,不要放棄,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一起做。你不是說過,想再做一次你的招牌菜嗎?」意雯緊緊握著母親的手。
意雯注意到母親中風前的興趣和活動,便將這些作為藥引,導入母親的復健計劃中。逐漸地,母親開始重新煮飯,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參與戶外活動,甚至能夠野外踏青、郊遊。她還學會了使用電腦,玩起了遊戲,生活的活動範圍不再局限於病床和廁所之間。(關於這一部分,意雯究竟是如何幫助母親復健成功的,下一篇故事會繼續描素,並且與大家分享復健成功的經驗)。
「意雯,謝謝你,沒有你我真的撐不下去。現在我感覺自己重新活過來了。」母親的眼中泛著淚光,卻是欣慰的淚水。
意雯微笑著回答:「媽,我們一起走過來的路,我們都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