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有一句名言:「在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出名15分鐘。」拜網際網路、社群媒體發達所賜,大家成名的機會變大了,但不多,沒有把握機會的話,可能就像流星一樣短暫而燦爛消失在天際。
《成功的條件:AI時代的5個大數據必勝法則》的作者巴拉巴西,是美國東北大學達基網路科學講座教授暨大學特聘教授,主持複雜網路研究中心。書的簡介寫他發現「無尺度網路」,至今仍是受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之一。
上網查了「無尺度網路」,大概是在說明,過往我們以為網路是隨機分佈,然而巴拉巴西發現,全球資訊網是由少數高連接性的頁面所串聯,絕大多數的網頁只有不超過4個超連結,極少數頁面卻擁有極多的連結,遵守冪律分布。以人的身高來比喻的話,就像是全世界只有少數幾位超高巨人,其他都是侏儒一樣,而不是像現在大家身高都落在160-180公分左右。
在這個特性之下,如果想要成功,有沒有哪些條件是我們可以把握的?作者根據其研究,提出五個定律。
第一定律: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絡能為你帶來成功。
第二定律:表現有上限,但成功沒有上限。
第三定律:過去的成功(優先連結)X適存度=未來的成功。
第四定律:雖然成功需要多元性和平衡性,但功勞讚譽只會歸於特定個人。
第五定律:堅持下去,成功隨時可能到來。
書中提到廣為人知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其實還有許多成就也很高的科學家(牛頓、波爾、海森堡),大家能叫出名字的卻沒幾個。為什麼愛因斯坦那麼有名?愛因斯坦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時,雖然已小有成就,但不到很有名,媒體到港口採訪時,發現擠了很多民眾歡迎他,在採訪完後,隔天愛因斯坦同時登上了華郵和紐時的頭版,自此愛因斯坦開始名氣開始變大。
只不過,港口的那些民眾其實不是去迎接愛因斯坦的。真相是紐約猶太人夾道迎接國際猶太復國主義組織訪團,而愛因斯坦只是訪團的其中一員。如果當時因斯坦沒有搭上那艘船,他在科學上的成就無庸置疑非常高,至於會不會變成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很可能不會。
書中還舉了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原本並沒有很有名,是在被偷了之後,才知名度大增。書中說明成功的關鍵,在於人際、眾人對你的表現有何感受,而非僅止於你自己的表現。
從這些例子可以發現,也許你很優秀,在其他人也跟你一樣優秀狀況下,最後能成功勝出的的關鍵,可能與才能無關。書中也提到了,任何一位紅酒評審對於同一款紅酒能給出同樣評分的機率,只有18%,甚至又可能今年給分非常一致,下一年就不是了;單純聽音樂猜優勝者的比例只有25%,但只看影片不能聽音樂猜優勝者的比例,卻達50%;歌唱大賽中,晚出賽的排名,不論是晚幾天出賽,或是當晚比較晚出賽者,都能比早出賽者排名來得高。在那麼多不可控因素下,似乎說明要能成功,只能靠運氣?
倒也不必這麼悲觀,社會學家凡德萊曾做了一個實驗,向沒有得到任何贊助的專案,隨機捐一小筆錢,最後發現,被他贊助過的專案,後續吸引資金的機會超過一倍。
成功會帶來成功。
這也呼應了馬太效應,富者會更富,所以要從中找出優先連結,跨出成功的一小步。
書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科學家是在職涯哪個階段,寫出最具影響力影響力的論文?分析大數據後,有13%的機率,會在職涯前三年發表最具影響力的論文,接下來三年也有差不多的機率,事實上在二十年的時間內,機率都差不多,等到二十年後,機率大幅下降,到了二十五年前後三年,要寫出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機率剩5%。
再進一步探索數據後,他們發現會有這樣的狀況,並不是因為老了導致創意降低,而是年輕時的生產力本來就比較高,隨著年紀增長,可能因為家庭因素等等,導致產量降低,因為產量較少,被引用的次數較少也是必然的結果。如果把論文以先後發表順序來看,不加入年紀因素的話,其影響力都是一樣的。
最後,作者曾問一位科學家,做過最重要的研究是哪一個?那位科學家回答:「一定都是現在手上在做的那個。」作者曾對這個答案非常失望,現在他能懂這個道理,也以此勉勵讀者,任何時候,都是有可能成功的時候,只要有好的創意跟高的執行力,都有機會。
然而創意沒有保存期,成功卻有到期日,如果一直沒能成功,也許代表入錯行,可以適時考慮轉換跑道,當成功了,也別忘了在自己的人際網路裡,幫助能見度較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