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社

含有「玉山社」共 3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書作者施益堅是個德國人,原本書是寫給德國人看的台灣導覽指南,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突然在德國爆紅,就被翻成中文。我想玉山社會翻成中文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單純外銷轉進口,這本書把台灣寫得多好多讚,所以要轉回來台灣鼻香一下,而是本書實在是太精準捕捉到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涉及的複雜文化歷史議題。
Thumbnail
《逃亡》是由彭明敏本人所寫,關於他在1970年,喬裝逃離國民黨政府魔爪的經過,除了重現當時如電影情節般的曲折離奇,也將帶領讀者體會當時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
Thumbnail
本書作者栖來光,是因為婚姻來到台灣,也已經定居超過15年的日本女性。這樣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能以很精準的視角看到台灣與日本在不同層面上的優缺,以及能夠互相學習補足之處。而過去幾年她大多將文章發佈於日本的網路平台,其中數篇也得到百萬次的迴響,這些內容經過翻譯與整理後,這本書才於2022年春季於台灣出版
Thumbnail
"不斷的開花 不滅的夢 在某個小小的角落 悄悄改換了世界"~曾貴海「冬花夜開」 第一次聽見這首詩歌是在林健吉的《狂歌詠嘆》音樂會,因為太喜歡了,那晚在至善廳遇見曾貴海醫師,我鼓起最大的勇氣去詢問可否合影。之後則是在新古典室內樂團《築詩 逐詩 文學音樂劇場》再次聽見,美得教人屏息,美來自於詩文、音樂、
Thumbnail
繼座無虛席的桃園場新書發表會後,《孟買春秋:史密斯夫婦樂活印度》台北場 6 月 19 日下午三時隆重在左轉有書登場了!
Thumbnail
文/凌煙 我二十歲踏入文壇時,梅春姐已是享有盛名的小說家,常在南部幾大報紙副刊發表作品,我不是科班出身的創作者,只是因為愛看小說,憑著一點天分與機緣便開始創作,邊看邊學,梅春姐的作品常是我學習的典範。
Thumbnail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Thumbnail
我當時想很久,在學生時代,我們什麼資源都沒有,辦黨外雜誌時,大家都很窮,還要被抓去關,我們還是在做!現在65 歲,不能說什麼資源都沒有,雖然不是很有氣力,但也有一點點累積,如果連這個都捨不得奉獻出來,我們整日想說要獨立建國那麼遠大的目標,說我們想要看到一個新而美麗國家,怎麼有可能?
Thumbnail
如今,當新聞媒體在政治、社會,甚至文化議題立場上各自選邊,並以「藍媒」、「綠媒」、「統媒」相互指稱,彼此壁壘分明,因而經常被指為製造對立的「社會亂源」時,「商業媒體基於市場考量」的簡單論斷,似乎並不足以解釋這些現象。
Thumbnail
2月17日,年假剛結束的週日午後,我應臺灣戲曲中心之邀,與著名劇作家施如芳在臺北市「臺灣新文化運動館」有一場對談,促成這場對談的因緣是我曾從事林獻堂研究,而施如芳最近剛完成以林獻堂晚年留日不歸為主軸的戲劇《當迷霧漸散》,並將在3月底正式推出公演。1週後,2月23日我在南海路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參加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