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在 2019 年成立的公視台語台,繼主投《苦力》這樣接近傳統八點檔台語劇的作品之後,今年接連投資了《若是一個人》、《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和《老姑婆的古董老菜單》(註)。這三部劇各有不同策略,令人看到多元發展的潛力和企圖心,亦為台劇注入一股「新勢力」。
被形容為「台語都會偶像劇」的《若是一個人》,劇中的角色完全用台語發音對話,但除了語言以外,從影像質感與節奏、探討的議題與劇本敘事模式、演出風格到演員卡司,都是都會偶像劇本色,事實上編導和攝影都是《16 個夏天》的班底。《若是一個人》探討單身或戀愛的兩難,打中不少年輕族群的心情,也在串流平台上開出亮麗的成績,不但登上 Netflix 和 CATCHPLAY+,甚至在 Netflix 一度攻上台灣區 Top 10 榜單,證明語言並不會掩蓋戲劇本質的光芒。然而在傳統媒介上,它並不符合「電視」觀眾對台語劇的偏好,收視率始終平平,顯見其分眾與市場之明確。
相對地,同樣有著偶像劇質感與路徑的《老姑婆的古董老菜單》,將年輕世代的男女主角及愛情故事與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大稻埕的城區復興、及徘徊不去的長輩思念結合在一起,試圖做出一部在語言和文化上都更接地氣的台語偶像劇。目前隨著角色建立完成、主線正要開展而緩步增溫中,也為台語台創下開台以來最高的收視紀錄。
而不但剛在公視創下「破 3」收視紀錄、更在 LINE TV 穩居台劇榜榜首多週的《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則是更不可忽視的案例──原來,即使是符合電視觀眾收視習慣、以台語發音的「典型婆媽劇」,也能在用心的劇本、製作、節奏加持下「反攻大陸」,《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不只打破了網路年輕觀眾和中長輩電視觀眾間的隱形高牆,甚至完全台語發音也沒有所謂「華語卡司」、超級在地講台灣漢餅世家與婆媳親子問題的劇,紅到被對岸盜版,意外證明台語也能賣出國際市場,只要劇本身真的抓到了核心的人性與情感。
究竟《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做對什麼事、怎麼做對,又有什麼樣的產業意義在背後呢?
傳統的八點檔 40 集架構,容納多線角色與不同聲音
近年來的主流台劇,最多落在 12 到 20 集的篇幅,近兩年更流行 6 到 10 集的迷你劇集,但《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直接開 40 集的傳統八點檔規格,由金鐘製作人陳慧玲操刀。作為台灣少數有優質長劇作品與經驗的製作人,陳慧玲非常清楚 40 集的篇幅可以放多少不同劇情線與角色,在劇中至少有「珍賀齋」蘇家的五兄妹各自的家庭線、蘇家傳統餅店的經營危機及傳統觀念的漢餅師父發貴如何面臨時代變遷的現況、「婆婆」蘇林彩香與媳婦奚依鷗兩代寡婦如何尋找自己幸福等三條不同大線在走。
就目前走了十數集的狀況來看,每條線的行進都有條不紊,而且各線不同年齡層、不同背景的角色都有著不同的價值觀與個性,從最保守到最開放不一而足,真正把台灣目前的世代差異──包括金錢觀、生活觀、愛情觀、社會價值的轉型都搬演了出來。尤其婆婆彩香勤儉持家一輩子,對於自我慾望的節制,相對於兒女輩的自我自私與不顧未來的物質享受、甚至不惜活在謊言編織的虛榮裡,其實台灣社會的價值轉移也隱然浮現在其中。
每個世代的角色代表,既有著符合該年齡的價值觀與角度,劇本又完全不避諱不同價值觀間的衝突與對話(而非過去鄉土劇一味服膺長輩的喜好;偶像劇則完全只有年輕人的觀點),透過真實的反映與描繪,讓不同世代都能感到心有戚戚焉。
也因為篇幅夠多,更可以讓每條線和角色的轉變更細膩,讓角色間的差異做得更明確卻各自建構得立體,某種程度上讓每個觀眾都能在裡頭找到自我的投射、看到自己正在面臨的難關。
越在地越國際,當台灣的「牛粒」遇上法國的馬卡龍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直接以台南傳統餅店「珍賀齋」的經營與被時代淘汰的危機,勾勒出台灣的南北與世代差異,甚至是台灣過去對歐美外來文化的一味傾斜與嚮往,卻對自己的文化傳統連了解都不想去了解。我自己最有感的就是台灣的「牛粒」(網路上亦常稱其為「小西點」)對上法國的馬卡龍──長大到了台北後每次看到馬卡龍,都開心地吃下然後覺得太甜,和無數網友一樣後來才發現自己從小吃到大的類似甜點其實是「小西點」(這次看了劇才知道在傳統餅店裡的「學名」是「牛粒」)。這其實才是我們自己的味道,熟悉甚至更美味,但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傳統仍然缺乏自信,當我們每個人都琅琅上口馬卡龍是糖霜做成的時候,我們連「小西點」叫牛粒、在台灣出現多久、成分材料是什麼都一無所知。
《我》劇明顯做了紮實的田調,再以輕鬆生活的方式去對照台灣社會在西方價值洗刷下對自身文化的忽視,而這其實反映了所有第三世界國家的困境:我們都在追求提升自我價值,但當所有的「好」都是由西方定義時,我們是誰、我們在哪裡?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既有的一切?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實在是對台灣後殖民的景況做了真實又不古板的反映與書寫,而這個脈絡又是跟全世界連結在一起的。
幕前幕後的跨越世代對話及真實呈現,被解放的自由與火花
之所以《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可以在每個面向成功達致與不同世代對話、兼具電視與網路觀眾喜好的成果,跟幕前幕後的跨世代攜手合作是分不開的。製作人陳慧玲和導演鄧安寧是資深電視人,編劇溫怡惠則是中生代編劇,編劇協力團隊又不乏偶像劇或年輕世代編劇的參與,在公視的自由創作風氣下,不同世代的觀點得以並呈,其所產生的衝突與火花,在在證明著台灣創作的自由與軟實力。
而劇中的在地特色與自我挖掘,不但沒有成為觀眾的阻礙,反而因為真實面對自己,而掌握到普世的人性與核心情感。所謂好的作品是作者心裡沒有自己,但每個人看了都覺得這是在寫自己──《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證明了即使是婆媽劇也可以進化後出擊,在長期經營的劇型裡歷久彌新,在顛撲不破的特質中,加入真實的面貌與情感、更現代化的角色與拍攝技術,進擊的婆媽劇一樣可以走出國際,讓更多人認識到台灣的真實面貌。
全文劇照提供:齊石傳播
註:這三部劇的主要資金都來自公視台語台,但由於台語台目前新成立,為了擴大收視族群,每部劇都分別與公廣集團做策略聯盟,有不同的合製與排播策略。先前與華視合作的《若是一個人》和《老姑婆的古董老菜單》是台語台首播、華視延播;與公視合作的《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目前則是先由公視首播,後續再上台語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