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言論

含有「仇恨言論」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他人無心之言,不是我選擇記住。 記住代表自卑,自卑乃天降大任。 人生充滿選擇,拆了東牆補西牆。 除了永遠自卑,還可以永遠謙虛。
不是自己貼文,按讚、分享也會丟掉工作。歐美的專業倫理,你會覺得太嚴格了嗎?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3/29
如果是直接說出仇恨言論的人,通常就直接解聘了,沒有什麼討論空間。這句話值得宣揚。人性的準則。
日本影視作品深刻批判網路霸凌,以電影《Missing》為例,說明網路上的鍵盤戰士如何無情攻擊受害者及其家人,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並呼籲大家重視網路言論的影響。
Thumbnail
4/5Netflix
2021年1月6日國會襲擊事件加劇了美國政治的分裂,支持川普的保守派群體也因此產生矛盾心理。透過對於暴力行為的淡化、推卸責任及自我塑造等策略,羞恥感被轉化為力量,形成一種特殊的支持者文化。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政治立場,也促進人們在存有疑慮的情況下,仍然然不得不加深對川普的情感依賴。
Thumbnail
短短26個英文字,翻成中文頂多40多字,幾乎改變整個網路生態;更實際地說,如果美國當時沒有這一條法律,今日的Google、Meta未必會有目前規模。  
我該警惕各種包裝歧視與仇恨的戲謔言行,不管我是不是被指涉的族群,我都會嚴肅看待,而且我絕不沉默。
Thumbnail
真的辛苦你了,在那個自我探索、確立自我的年紀,卻要因為一個不成熟的人背負了這麼沈重的負擔到成年,還得在當中一路懷疑著自己。很欣賞你最後果決做出劃界線的決定,也很謝謝你在多年後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23
公關人生相談室 謝謝你的留言回應。對於發生在年紀一半、從一個「玩笑」展開的騷擾,我之前只敢和朋友私下討論,被一個稱不上特別邪惡、但回想起來無比反感的人用這種方式影響人生,很難不覺得自己愚蠢,噁心到不想提起。這次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的「玩笑」,我覺得自己該完整把這件往事整理清楚公開,讓大家明白玩笑如何衍生出惡意、羞辱與仇恨言論,接著會如何負面影響一個人或一群人
【新聞時事】美國南加州教堂槍擊案:捨命救人的鄭達志醫師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美國南加州教堂發生槍擊案,造成一人死亡,五人受傷,新聞報導嫌犯是因為仇恨臺灣人,才會在教會發動攻擊。節目中許律師要來談談與仇恨性言論有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就各自安好吧!
Thumbnail
紀餘-avatar-img
2022/06/20
茹素的人, 有信仰的人, 看起來溫和的人......, 底下是什麼樣子是不一定的。
又被「祖」了嗎?曾經好奇過,Facebook從何認定所謂仇恨言論、惡意攻擊,從而把留言刪除,甚至進一步將使用者停權?透過此書,應能找到一些箇中原因。 
Thumbnail
2020年3月,來自韓國的一系列新聞讓人難以置信,透過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建立的多個群組裡,潛藏著無數色情、暴力,甚至達到獵奇程度的性私密影像。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