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控

含有「咖啡控」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咖啡豆在烘焙後極易受氧氣、濕度、光線與溫度影響而變質。正確保存的核心在於防氧、防濕、防光與控溫。咖啡豆相較於咖啡粉更能保持新鮮,最佳風味窗口為烘焙後 7–14 天。隨著科技發展,氮氣充填、冷凍保存與智慧包裝等方法逐漸普及,使咖啡風味得以更長久地保存。
Thumbnail
感覺咖啡豆真的不易保存!原來可以冷凍!謝謝Simon用心整理分享!👍🏻🥰🍀
Simon-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當下的香草 對的!只要分裝密封好再冷凍,想喝的時候直接取出就行,不用退冰,這樣風味能保持更久哦!
咖啡不只是「苦」或「濃」,它還能展現出果酸、花香、堅果、巧克力等不同層次。透過咖啡風味筆記,你可以像品酒一樣,慢慢訓練味蕾,記錄下每一次沖煮的感受。本文將教你如何開始寫下屬於自己的風味筆記,從簡單的風味輪盤、酸甜苦的辨識,到記錄方法,讓你在家就能提升咖啡品飲樂趣。
Thumbnail
研磨與萃取是咖啡製作的核心,影響每一杯咖啡的酸甜苦平衡。研磨度決定萃取效率,不同的沖煮方式需要精確匹配的研磨細度與時間控制。透過科學模型如 SCA 萃取率圖表,以及現代化磨豆與自動化沖煮設備,咖啡正朝向更精準與穩定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9/21
與Simon在第二章交流後,了解寫這系列的出發點,非常敬佩Simon「決定把他寫完」,堅持至今! 「冷萃則需十數小時」得來不易呀! 謝謝Simon用心整理分享!收穫良多!支持!🥰🍀
Simo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1
當下的香草 謝謝你的鼓勵與支持
Z 世代寧願選擇咖啡,也不想談戀愛,原因在於:戀愛太耗時、太花錢、結局太可預測;相對之下,咖啡快速、穩定、誠實,提供更貼近日常的陪伴。
Thumbnail
透徹!謝謝Simon的用心感動分享!🥰🍀
Simon-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當下的香草 (^∇^)
本章深入探討咖啡烘焙的科學,從乾燥、梅納反應到一爆、二爆,說明烘焙曲線如何塑造風味。不同烘焙度呈現酸、甜、苦的平衡,而專業工具與感官杯測則幫助烘焙師掌控品質。烘焙既是精密的科學,也是因應市場與文化的藝術。
Thumbnail
本篇整理了咖啡新手常犯的 7 大錯誤:忽略烘焙日期、一次買太多、使用刀片磨豆機、不控制粉水比例、水溫不對、注水不穩定、保存方式錯誤。只要逐一改善,就能讓咖啡品質立刻提升 3 倍。
Thumbnail
沒事走走-avatar-img
2025/09/04
之前買過 Cama 剛磨好的咖啡豆。前幾日沖來喝時,那股香氣真讓人驚為天人。新鮮度真的是關鍵。
Simo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4
沒事走走 您是咖啡品味行家,咖啡磨成粉後接觸面積增加,容易氧化,建議還是買咖啡豆回來自己磨會更能保持原來的風味喔!
精品咖啡不只是飲料,更是一種細細品味的生活體驗。從觀察顏色、聞香,到啜飲、感受風味隨溫度變化,精品咖啡展現了果香、花香、堅果或巧克力等多層次風味。本文帶你認識精品咖啡的入門知識、正確喝法與常見沖煮方式,並提供實用的小技巧,讓你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享受一杯咖啡的旅程。
Thumbnail
光看文字都感覺到咖啡香
Simo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31
開域空間讀書會 (^∇^)
咖啡不僅是一種飲品,更像是隨著季節變化而轉換風味的陪伴者。不同季節對於咖啡的選擇,其實有很大的學問。無論是豆子的產地、烘焙程度,還是喝法的改變,都能讓你在一年四季裡喝到最契合當下氛圍的咖啡。以下就來看看,春、夏、秋、冬的咖啡風味與選擇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完整解析了「在家沖咖啡」的三大重點:磨豆機選擇、手沖咖啡技巧、咖啡豆保存。不論你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想提升風味的咖啡愛好者,都能透過本文學會如何沖出香醇、穩定的好咖啡。
Thumbnail
想改善美式咖啡機煮出來的淡咖啡?本文分享完整教學:從挑豆、研磨、水質比例到悶蒸技巧,並整理常見問題(咖啡太淡、太苦、香氣不足)與解決方法,幫助你在家也能煮出有層次的美式咖啡。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