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新手必看】什麼是咖啡萃取?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
「咖啡萃取」這四個字,對新手來說常常聽起來很專業、很難懂。但其實它只是「把咖啡粉裡的香氣和風味,用水沖出來」的過程。沖煮咖啡的味道差異,其實大多都是「萃取程度」造成的。本文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搞懂什麼是咖啡萃取、過萃與萃取不足的差別,以及新手該怎麼調整,讓你在家也能沖出不苦不澀的好咖啡。
一、什麼是咖啡萃取?(新手版說法)
「萃取」這個詞的本意就是「把東西的精華取出來」。
沖咖啡時,水流過咖啡粉,把其中的香氣、風味物質、咖啡因、油脂等成分溶解並帶出,這就是咖啡萃取的過程。想像一下泡茶:
- 茶葉泡太久會苦澀
- 泡太短又沒味道
咖啡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好的咖啡萃取 ≠ 水沖得越久越好,而是剛剛好把美味的部分沖出來,留下不好的雜味。
二、萃取影響咖啡的三大關鍵
1.萃取時間
沖煮時間太短 → 味道酸、淡,代表萃取不足
沖煮時間太長 → 苦澀味變重,代表過萃
建議手沖咖啡總時間大約在 2 分 30 秒~3 分 30 秒 之間最為適中(依豆子與研磨度調整)。
2.水流速度與粉水比例
水流速度太快 → 咖啡粉來不及釋放風味,容易偏酸
水流太慢 → 過度萃取,苦味會明顯
常見的黃金比例是
1 克咖啡粉:15~17 克水
(例如 15g 咖啡粉搭 250ml 水)
3.咖啡粉的研磨粗細
這點很多新手會忽略。
- 粉太粗 → 水流過快,風味來不及釋放 → 酸、淡
- 粉太細 → 水流太慢,過度萃取 → 苦澀
一般手沖建議中細研磨,顆粒大小像砂糖左右。
三、過萃 vs 萃取不足:怎麼喝得出來?
很多新手覺得「咖啡好苦」,其實不是豆子問題,而是萃取太多了。
整理下表給大家參考。

四、新手掌握萃取的三個小訣竅
1.記錄沖煮參數
- 粉水比例
- 水溫
- 時間
- 注水方式
這樣下次才能「複製好喝的味道」。
2.用味覺判斷萃取狀態
- 酸 → 不夠
- 苦 → 太多
- 酸甜平衡 → 剛好
3.用時間控管
不用太複雜,先抓總沖煮時間 2:30~3:30,調整水流與研磨度,通常就能改善很多問題。
五、什麼是「均勻萃取」?
除了時間與比例之外,「均勻萃取」也很重要。
如果注水太集中、太猛,會造成咖啡粉某些區塊被萃取太多,某些又太少 → 味道不平衡。
小技巧:
- 注水時以畫圈的方式,從中心往外繞,保持水流穩定
- 注水高度不要太高,避免攪亂粉床
- 悶蒸 30 秒,可以幫助風味更完整釋放
六、總複習一下:
- 咖啡萃取就是「用水把風味沖出來」的過程。
- 三大關鍵:時間、水流、研磨粗細。
- 酸甜苦的變化,其實就是萃取程度的變化。
- 不用一次學會所有技術,從控制時間與粉水比例開始,就能讓味道進步一大步。
作者:啡常時光
咖啡的美味,其實不在昂貴的器材,而在於你能不能「懂它」。只要掌握萃取這個核心觀念,你也能在家沖出一杯讓自己微笑的咖啡。














